1.为什么第一幕需要发育
这游戏本质是个资源置换的游戏,用自己的血量资源去交换卡牌、遗物等,让自己的数值成长超过怪物的强度成长最终取胜,虽然表现形式每盘会各不相同,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而为了让每一局尽量变得好打,第一幕就要尽量打高收益,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说的容易执行难,更多人还是会在第一幕发生看牌不够、火堆送死、硬冲精英送死等问题,所以“会走路”其实是个很难的技巧,起码我在这两天才基本完全明白了第一幕怎么走路,现在回看以前自己完成国内首个sl百连的时候水平还是低的可怕,虽然意识到了要多发育,但其实“路都不会走”。
2.认清局势
从开局选项和地图构成就可以判断出这一局大概能吃到什么样的资源和面临多大的压力。资源不光是要从火堆精英数量去考虑,还要考虑整体看牌量就是精英+小怪+商店的总数。降低风险的手段主要是靠开局的额外强度、前置商店、前置火堆,说人话就是别把自己玩死了,有些路线第一眼看上去好,但是权衡利弊之后可能不一定好,需要多结合初始选项去考虑。然后选的路线尽量有一定变道空间,如果收益最高的是单行道则尽量做足准备。
3.随机应变
每一把的发牌和遗物以及具体路线情况都是不一样的,粗略来说大部分局都要优先解决数值问题,即尽快让自己卡组有打击+和防御+压低战损,方便后续发育。脱离实际考虑单卡强度是毫无意义的,铁斩波闪电霹雳都不算强,但我拿的不算少,为什么?因为就是会有需要他们抗局势的时候,他们短期内可以帮助我更容易继续吃资源,发挥可能比一些强过渡差但是肯定远远好于打击防御。黑拥强不强?肯定强,但是有多少人真正考虑过什么局可以前两选就贪黑拥?实际上每一把情况都不一样,具体要取决于过渡的压力、是否有优质牌竞争、路线是否宽松等等因素。如果黑拥旁边是一张残杀,我拿了就可以打的很顺,这局也是个适合冲刺的局,那为什么会拿黑拥?如果旁边是两张比较无意义的牌,这局又可以进店找过渡,火堆也不少,那又为什么不贪?所以说脱离具体情况考虑卡牌强弱和抓位是毫无意义的,至于要怎么把握,那我建议自己多去试试,你自己去抓一张牌来体验他后续的发挥,多尝试几次就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这比打字口嗨或者脑补都更有用。
4.关于第一幕的删牌
首先明确一个结论,大部分局不推荐在第一幕商店删牌,这是因为删牌在你卡组可以快速洗牌之前意义极小,很多人玩了很久尖塔都没意识到对于抽五打五卡组删不删其实都一样,简单的说就是大部分局删牌在前期几乎没用,甚至对打三柱和史莱姆是负面的。删三次牌就需要300的金币,一局游戏不考虑额外的收益大概总金币数只有700不到,考虑到正常局不可能不买关键牌和遗物,对战士而言很难在商店删三次以上,因此你从第二幕甚至第三幕开始删都是来得及的,第一幕删牌不但降低了你后续商店的决策空间,并且降低了潘多拉和吸血鬼事件的潜在收益。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局,比如你第一幕就很早拥有战斗专注、祭品这样可以快速洗牌的手段,也有一些高价值的复用卡,并且经济不紧张,这种局删牌可以提升战力。
要说的大概就这么多了,总的来说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宏观思考比口嗨一两张牌的强度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