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副声音清澈透明,毫无,没错,是毫无,当年听到的棉被声的,均衡至极的耳机。稍具体一些说,它的三频没有任何特别突出的地方,或许5-8k范围内为了提升声音清晰感做了一点拉升,非常偶尔地会在高音乐器(比如长笛、小号)的动态中出现一两抹略微突出的呈现。关于这个问题,个人的理解是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操作,如果这个频段少了,声音就容易发暗发糊,如果多了,就会像二嫂的标志性调音一样,干薄刺耳咋呼。能够拿捏好这个频段绝非易事。
中频也是一个很意外的地方。印象里的hd600的中频人声段本应该不这么...鲜活?不应该这么细节丰富而具体才对。但实际上听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声音,非常悦耳的人声相当有感染力,在保持了足够的客观性上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听着舒服”这一个目标。
低频其实稍弱了一点。可能是受单元材料结构限制的原因,低频虽然蓬松而立体,下潜足够,量感也不差...但release太过干脆,缺少一些共鸣式的混响,整体而言有些力道不足。这种倾向影响到了大提琴、倍大提琴的表现。声音会让人觉得缺少根基,有些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