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 okay
相信omori玩家都会对这句话不陌生,但其实我今天要说的不是这句话。而是一个同名的游戏。
是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偶然看见的一个奇异的游戏,由Nathalie Lawhead制作的一款页面冒险游戏。游戏的内容非常具有实验性,充满了迷幻美学,黑色幽默和超现实主义。这种游戏的风格有个官方名字叫做weirdcore,也是核类艺术的一种。游戏的内容是内部有大量的网页让你去点开,每一个网页都会呈现出来不同的内容,有些网页还会互相串通。是非常典型的超媒体超文本网络艺术,这种艺术的共同点是去中心化的结构,碎片化的媒体,超现实主题,低技术的画面。传达的是混乱,迷失,疏离,怀旧及情绪化的感觉。其风格会让人想起梦日记,牙龈,无尽虚空,破碎的现实以及一系列较为著名的迷幻游戏(对不起,本人的rpg阅历确实有点少)。其风格有点像早年的互动网页博物馆,独立实验游戏等等。如果你喜欢这样的游戏,可以直接去
网页链接 这一独立游戏发布平台上观看,有大量类似的独立实验游戏。
游戏开发者就曾经说过,如果你喜欢一件作品,请务必告诉他的开发者,告诉他们这些作品对你意味着什么……我想这句话也适用于所有的独立游戏开发者。鉴于我前面有部分都是对于这个游戏开发历程的联想与感叹,我觉得这个游戏作为一个标本是有范例价值的。
游戏的作者也曾经跟omocat一样被集火过,导致必须要被绑在自己的游戏下写下无数篇博文自证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言论就是作者曾经对那些嘲讽迷幻游戏,说这些不过是把一团垃圾拼在一起的人的反驳:“你所认为杂乱无章,抽象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耗费了游戏开发者大量的心血的。”这句话实际上不仅在omori,也在很多的rpg,包括最近评价两极分化的三角符文中都有过体现。
我为何会将这个游戏放在这里讲述呢?除了这个游戏也是独立游戏,算是omori的前辈之外,这个游戏也与omori有很多共同点。两者都是一款关于创伤,支离破碎的梦境,以及最终直面结果的游戏。游戏中的人会不断的对你进行类似精神病患者所体验的互动,就像游戏开发者本人说的,这是夹在可怕幸存与难以启齿之间的艺术。相较于omori要疯狂的多,解离感要大的多,是去中心化,层级化的后现代性游戏。形似德勒兹哲学上的块茎式游戏。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游戏的主角是一堆外表可爱,实际上过分神经大条的没有手没有脚的圆滚滚的兔子,与omori中最普遍的兔兔敌人一模一样。
这让我想起了个双关笑话:这玩意儿完全也就是个兔子洞,像这种超现实文本游戏虽然大部分都是青草和土块,但是直不准你就会挖到个宝藏让你扎进去,半天出不来。而兔子洞这一行为本身就符合实验游戏的宗旨——无目的的探索,尝试走在时代前锋。我本人最近也在看scp,其中提到说这样大型的网络创作本身就是一种先锋文学——或者其他先锋表现形式的实验场。游戏算是更古老的传统了。
这款游戏如今已经登陆steam了,想要体验的可以直接去steam上面购买。我也会把之前所提到的那个独立游戏发布网站放在这里,也可以直接从这个网站上下载。但是要当心,这个网站还有游戏本体都带来非常强烈的光敏癫痫效果,点进去之前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