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巢湖区划变动。
当年年底,合肥常驻人口752万,gdp3636亿。
同期区划过后的芜湖市gdp1658亿,人口356万,马鞍山gdp1144亿,人口218万。
比较巧合的一点,那一年,芜湖➕马鞍山人口总和为585万,是新合肥市的77%,GDP总和2802亿,也是合肥的77%,换句话说,如果芜马是一个城市,其人均GDP和合肥一样,都是4.8万元。
13年之后的2024年,合肥gdp绝对值相比刚区划时增加了接近一万亿,人口增加了248万,接近一个宣城市的人口体量,合肥率先进入万亿俱乐部。
而芜湖人口增加了23万,马鞍山仅增加了2万。
站在2011年的时间线上,如果按合肥与芜马组团两个双核来看的话,倒也算合理,差别就在人口增量上。虽然2024年人均gdp方面,合肥为13.5万,芜马为13.2万,二者依然相当,但这是后者在人口和经济总量同步缓慢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的。
如果我没猜错,从三分巢湖那时候开始,安徽的想法就是把合肥作为一个核心,芜马组团作为第二核。所以这个层面上讲,不久以后安徽在内地第一个实现两个万亿城市并不难,有人要说,居然还有这种赢法?但你参考一下面积,这其实并不过分的说法。
芜湖➕马鞍山总和10053平方公里。再看中部省份其余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情况:
比如湖北的两个副中心:宜昌2.12万平方公里,襄阳1.97万平方公里。
湖南的副中心岳阳14858平方公里,衡阳15310平方公里。
再比如江西的俩副中心九江19084平方公里,赣州高达3.9万平方公里。
河南俩副中心:洛阳15230平方公里,南阳2.66万平方公里。
山西省三个副中心:大同14176平方公里,长治13955平方公里,临汾市20302平方公里。

当年年底,合肥常驻人口752万,gdp3636亿。
同期区划过后的芜湖市gdp1658亿,人口356万,马鞍山gdp1144亿,人口218万。
比较巧合的一点,那一年,芜湖➕马鞍山人口总和为585万,是新合肥市的77%,GDP总和2802亿,也是合肥的77%,换句话说,如果芜马是一个城市,其人均GDP和合肥一样,都是4.8万元。
13年之后的2024年,合肥gdp绝对值相比刚区划时增加了接近一万亿,人口增加了248万,接近一个宣城市的人口体量,合肥率先进入万亿俱乐部。
而芜湖人口增加了23万,马鞍山仅增加了2万。
站在2011年的时间线上,如果按合肥与芜马组团两个双核来看的话,倒也算合理,差别就在人口增量上。虽然2024年人均gdp方面,合肥为13.5万,芜马为13.2万,二者依然相当,但这是后者在人口和经济总量同步缓慢增长的前提下实现的。
如果我没猜错,从三分巢湖那时候开始,安徽的想法就是把合肥作为一个核心,芜马组团作为第二核。所以这个层面上讲,不久以后安徽在内地第一个实现两个万亿城市并不难,有人要说,居然还有这种赢法?但你参考一下面积,这其实并不过分的说法。
芜湖➕马鞍山总和10053平方公里。再看中部省份其余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情况:
比如湖北的两个副中心:宜昌2.12万平方公里,襄阳1.97万平方公里。
湖南的副中心岳阳14858平方公里,衡阳15310平方公里。
再比如江西的俩副中心九江19084平方公里,赣州高达3.9万平方公里。
河南俩副中心:洛阳15230平方公里,南阳2.66万平方公里。
山西省三个副中心:大同14176平方公里,长治13955平方公里,临汾市20302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