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是当时的国际背景就是列强在全世界抢殖民地,但帝国主义之间的内部矛盾不可调和。比如甲午战胜后,日本就想占东北了,结果被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不准日本占东北,庚子之变后沙俄却出兵17万自己占了东北。你就说小日本能不能咽下这口气吧。而作为沙俄的百年老冤家大英帝国,在西边都不准沙俄独吞奥斯曼,又怎么会允许你沙俄占东北在远东做大?根据当时沙俄准备强迫带清签订的条约,不仅要占东北,还想染指新疆和外蒙,所以就算是勉强能算得上是沙俄唯一的西方盟友的德二都不能忍了。德国已经向清廷撂下狠话,如果你敢签约,我们7国就敢继续进兵瓜分你带清,山东租借地将直接纳入德国版图。面对德国威胁,带清终于硬气了一把,而俄毛连一个大英都怕,更别说单挑7国了,于是割土条约作罢,口头答应退兵。大英已经把长江流域都纳入势力范围,控制了大清关税,在华倾销商品是最多的,利益最厚,任何的强分带清都有损自己的利益。美国来得晚,如果按照各国现有势力范围瓜分带清,自己啥也轮不到,倾销商品的统一大市场还没了,所以美国也是最坚决反对瓜分带清的。明白了吧?如果八国联军强分带清,只怕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提前打起来了。
接前,当然俄毛身体是诚实的,实际上只是象征性地退了一点兵。英美一看,赖着不走是吧,咱们协助日本去打。1904年日俄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英美对日本又是贷款又是卖武器,小日本也争气,真把沙俄打败了。要知道东北也是日本垂涎三尺之地,当然也是要占东北的。所以某些人意淫什么清廷驱狼吞虎真的想多了。
作为英美来讲,当然也不想日本做大,所以英国就“规劝”日本撤军。那日本为什么要屈服呢?一方面当时大英是世界第一强国,不敢忤逆,另一方面是为了打这一战小日本差点耗干国力,而沙俄断然拒绝赔款,并且誓言还要打回来,如果没有英国调停,东北不一定守得住。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沙俄把东北南满的殖民权益(包括铁路及沿线山林矿藏)全部转让日本,自己占北满,双方都撤走大军,只留下少量“护(铁)路”的军队。沙俄在北满大概留下三千兵,日本留下了1.5万兵,也就是后来的关东军。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918那会东北军大营对面就是关东军驻军,人家清朝就来了,已经在东北“深耕”二十年了。
在整个事件里,清朝就是一个国际笑话。日俄在自己的领土打战,自己却以第三国身份对外宣布“保持中立”。东北在当时没有被直接割走,完全是帝国主义内部矛盾不可调和,互相掣肘导致的。但日本这头豺狼还是在东北殖民了,最后是二战胜利,关东军才回了日本老家,但这还只是南满,北满是新中国建立后与当时的苏联谈判收回的。东北近代这段历史中,带清就一任人宰割的肥猪,有啥发言权?又有啥贡献?

接前,当然俄毛身体是诚实的,实际上只是象征性地退了一点兵。英美一看,赖着不走是吧,咱们协助日本去打。1904年日俄战争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英美对日本又是贷款又是卖武器,小日本也争气,真把沙俄打败了。要知道东北也是日本垂涎三尺之地,当然也是要占东北的。所以某些人意淫什么清廷驱狼吞虎真的想多了。
作为英美来讲,当然也不想日本做大,所以英国就“规劝”日本撤军。那日本为什么要屈服呢?一方面当时大英是世界第一强国,不敢忤逆,另一方面是为了打这一战小日本差点耗干国力,而沙俄断然拒绝赔款,并且誓言还要打回来,如果没有英国调停,东北不一定守得住。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沙俄把东北南满的殖民权益(包括铁路及沿线山林矿藏)全部转让日本,自己占北满,双方都撤走大军,只留下少量“护(铁)路”的军队。沙俄在北满大概留下三千兵,日本留下了1.5万兵,也就是后来的关东军。现在明白了吧,为什么918那会东北军大营对面就是关东军驻军,人家清朝就来了,已经在东北“深耕”二十年了。
在整个事件里,清朝就是一个国际笑话。日俄在自己的领土打战,自己却以第三国身份对外宣布“保持中立”。东北在当时没有被直接割走,完全是帝国主义内部矛盾不可调和,互相掣肘导致的。但日本这头豺狼还是在东北殖民了,最后是二战胜利,关东军才回了日本老家,但这还只是南满,北满是新中国建立后与当时的苏联谈判收回的。东北近代这段历史中,带清就一任人宰割的肥猪,有啥发言权?又有啥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