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指令集授权”是国内当年某MIPS芯片企业负责人提出的说法,其准确表述应为“architecture license”,从字面意思翻译是“架构授权” 。这种授权仅MIPS和ARM架构的IP原厂对外出售。获得该授权后,企业便能够设计兼容MIPS或ARM指令架构的CPU,无需担心专利侵权问题。以飞腾的FTC663微架构为例,其与ARM的Cortex A72架构框图极为相似,但内部单元等存在差异,这正是“architecture license”赋予的权利体现。
据胡伟武此前透露,“architecture license”每5年需续交一次授权费,并且每个季度还需按产品销量支付版税。
在X86架构领域,不存在任何“architecture license”对外销售。Intel、AMD、VIA三家公司通过专利诉讼(其中也包含反垄断因素),最终达成“交叉授权”协议,即相互授权专利,免除彼此起诉风险。此外,三方交叉授权协议中明确规定,允许与第三方进行合资或合并,且不得相互起诉。
在国产X86领域,海光微电子持有X86 IP。该公司由AMD持股51%、海光信息持股49%,本质上是以AMD子公司的身份开发X86 IP,因而不会存在侵权问题 。
另一家国产X86企业兆芯,于2013年由上海国资与VIA合作投资成立。公司以VIA原大陆研发团队为班底组建研发团队,在VIA原有的X86技术基础上研发新型CPU,新研发CPU的知识产权归兆芯所有。自兆芯成立后,VIA再未推出任何X86 CPU产品,X86产品线均由兆芯发布和运营,这种关系既属于合资,也可看作兆芯对VIA X86部门的合并,符合交叉授权协议里的“可以更自由的与第三方进行合资或者合并”。2020年,兆芯与VIA达成交易,收购VIA部分X86基础技术的知识产权。这是因为尽管兆芯基于VIA技术开发的CPU知识产权归自身所有,但仍会使用到VIA的部分X86基础技术。完成此次收购后,兆芯的CPU无论是在基础技术还是新开发技术方面,均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兆芯获得X86入场权利的模式,实际上比MIPS和ARM的指令集授权更为高级且灵活。例如,兆芯具备自主扩展指令集的权利,并已成功实现国密算法指令集扩展。兆芯还拥有在华虹、中芯国际采用40nm、28nm、14nm工艺流片生产的ZXB、ZXC+、KX - 6900等型号产品,这充分表明兆芯完全具备独立生产经营X86 CPU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兆芯的X86技术无需缴纳授权费和版税,而ARM指令集授权则存在相关费用。此外,海光的X86 IP归属于AMD控股子公司,而兆芯的相关知识产权完全归自身所有。
据胡伟武此前透露,“architecture license”每5年需续交一次授权费,并且每个季度还需按产品销量支付版税。
在X86架构领域,不存在任何“architecture license”对外销售。Intel、AMD、VIA三家公司通过专利诉讼(其中也包含反垄断因素),最终达成“交叉授权”协议,即相互授权专利,免除彼此起诉风险。此外,三方交叉授权协议中明确规定,允许与第三方进行合资或合并,且不得相互起诉。
在国产X86领域,海光微电子持有X86 IP。该公司由AMD持股51%、海光信息持股49%,本质上是以AMD子公司的身份开发X86 IP,因而不会存在侵权问题 。
另一家国产X86企业兆芯,于2013年由上海国资与VIA合作投资成立。公司以VIA原大陆研发团队为班底组建研发团队,在VIA原有的X86技术基础上研发新型CPU,新研发CPU的知识产权归兆芯所有。自兆芯成立后,VIA再未推出任何X86 CPU产品,X86产品线均由兆芯发布和运营,这种关系既属于合资,也可看作兆芯对VIA X86部门的合并,符合交叉授权协议里的“可以更自由的与第三方进行合资或者合并”。2020年,兆芯与VIA达成交易,收购VIA部分X86基础技术的知识产权。这是因为尽管兆芯基于VIA技术开发的CPU知识产权归自身所有,但仍会使用到VIA的部分X86基础技术。完成此次收购后,兆芯的CPU无论是在基础技术还是新开发技术方面,均拥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兆芯获得X86入场权利的模式,实际上比MIPS和ARM的指令集授权更为高级且灵活。例如,兆芯具备自主扩展指令集的权利,并已成功实现国密算法指令集扩展。兆芯还拥有在华虹、中芯国际采用40nm、28nm、14nm工艺流片生产的ZXB、ZXC+、KX - 6900等型号产品,这充分表明兆芯完全具备独立生产经营X86 CPU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兆芯的X86技术无需缴纳授权费和版税,而ARM指令集授权则存在相关费用。此外,海光的X86 IP归属于AMD控股子公司,而兆芯的相关知识产权完全归自身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