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甘泉吧 关注:1贴子:21
  • 1回复贴,共1

《西洲陈氏祠堂记》 湛甘泉写于1551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出生在甘泉洞东边的沙堤村,母亲陈氏夫人则来自甘泉洞西边的西洲村。西洲陈氏这一支,源自沙村陈氏是增城名门望族,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汴梁(今河南开封)。始祖陈铎在北宋时任承事郎,为躲避靖康之乱,先迁到杭州,后又迁至广州番禺定居。陈铎生下承信郎,承信郎又生下忠训郎,忠训郎生下朝散大夫,朝散大夫生下粮料院判(陈炎震),粮料院判生下清海军副使,清海军副使生下学正,学正生下将仕郎,将仕郎生下陈仲裕(陈瑞贞父亲),传到竹窗公这一代。竹窗公从沙村迁居到西洲的东边,因此我们被称为“东边陈氏”。竹窗公的儿子陈斌,号云溪公,他天生身材魁梧,腰围粗壮,双目炯炯有神如晨星般明亮,声音洪亮如钟,让人见了都不由自主地敬畏。他白手起家,置办了三千亩田产。我小时候曾随母亲到他家避难,受到云溪公和他的母亲熊夫人的悉心照顾,这份恩情我终生难忘。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十二月三日,云溪公的嫡孙陈柔等人选择在住宅的东南方向,建造了一座坐西朝东的三间祠堂。正殿供奉云溪公和熊夫人的灵位,以纪念他们开创家业的功绩;侧殿安放竹窗公的神主牌位,以铭记家族迁居的起源。祠堂的建立,虽然古代礼制中没有记载,但却是合乎情理的,它成为家族祭祀祖先、传承家风的重要场所。为了表达对家族中担任过司彩女官职(指广绣先师陈瑞贞)的祖先的尊敬,祠堂的寝室也供奉了她的牌位,这既体现了亲情的深厚,也彰显了对高贵身份的尊重。虽然这种做法在古代礼制中未曾有过记载,但它是基于义而兴起的男女平等合理行为。我作为外孙,深感惭愧,没有为祠堂的创建做出大的贡献,只能谨慎地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此告慰子孙后代。竹窗公以上的世系已经无法考证了。我过去听说云溪公有四大美德,远超常人,那就是智慧、礼仪、道义和勇气。有一次,云溪公和几位族中的年轻人乘船去广州,效仿古人桓温、刘毅玩掷铜钱赌博游戏。他大获全胜后却说:“这是灾祸的根源。如果我贪得无厌,将来必定会导致家破人亡,让子孙后代蒙羞。”于是,他把赢来的钱都买了酒肉请大家吃喝,剩下的钱都扔进了江里,以绝后患。云溪公的智慧让他明白事理,勇气让他坚守原则。看看世上那些贪婪之人,为了钱财不惜抛弃祖先田地祖业,甚至变卖妻妾儿女,这又是何等的悲哀!云溪公的智勇双全,让他们望尘莫及。我记得小时候,陪着舅舅在宗庙的廊房过夜。半夜时分,有盗贼明火执仗闯入,他们用刀威胁云溪公,逼他交出财物。云溪公任由他们取走财物,自己却毫不畏惧地与他们周旋,最终盗贼没有伤害他,带着财物逃走了。云溪公面对盗贼时的勇敢和镇定,让我深感敬佩。看看世上那些贪生怕死之人,为了苟活不惜向敌人摇尾乞怜,这又是何等的耻辱!云溪公的义勇双全,让他们无地自容。因此,云溪公的后代子孙如果能够效法他的道义和勇气,就可以抵御外敌、惩治奸邪;如果能够效法他的智慧和礼仪,就可以明辨是非、持家有道。云溪公的四大美德是我们家族的宝贵财富,后世子孙应该永远铭记并传承下去。现在,我将云溪公的事迹刻在石上,并作词一首以表纪念铭记先祖啊修养美德:
兴建祠堂啊永世长存。
祠堂不朽啊殿宇常新,
念你血脉啊同出一源。
孝慈敦厚啊福泽无尽,
祖先安享啊世代永延。
嘉靖三十年九月二十二日
赐进士翰林院侍读,同修国史,经筵讲官。国子监祭酒,诰封资政大夫、兵部尚书奉勤参赞机务、外孙湛若水撰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6-28 00:21回复
    西洲陳氏祠堂記
    甘泉子生於甘泉洞之東曰沙堤,賢母贈夫人陳氏出於甘泉洞之西曰西洲。西洲之陳本於沙村,沙村之陳,邑望族也,本於汴梁。祖曰鐸,爲宋承事郎,避靖康之乱於杭,於廣,居番禺,是爲始祖。生承信郎某,生忠訓郎某,生朝散大夫某,生糧料院判某,生清海軍副使某,生學正某,生將仕郎某,生仲裕,不仕,以及竹窗公某。其族也,自竹窗公由沙村始遷來西洲之東邊,人號東邊陳氏。生雲溪公曰斌,公生而體貌魁梧,腰大十圍。目睛浮露,光如曙星,以視人,人皆辟易,不敢仰視,聲如洪鐘。陡然起家,置業三千。甘泉子髫年以及弱冠,母夫人攜以避難,鞠於其家。外祖母熊特鍾愛周全之,水自知人事,感恩不忘焉。於甲辰年十二月三日,嫡孫柔等相與度地於居之右南,亦東向,用公租之人,創祠堂三間。爲正寢,以妥雲溪公及熊夫人之靈,報起家之始也。爲寢室,以藏公父竹窗公神主,報始遷也。皆世世不祧,禮也。祀祖姑司彩女官之主於寢室,親親也,貴貴也。禮雖先王未之有,而以義起者也。水也忝爲外孫,愧無以大助其開創之工,爲謹記所聞見其大者,以爲子孫告焉。竹窗公以上不可考矣。予昔聞見雲溪公有四善焉,大過於人者,曰智,曰禮,曰義,曰勇。公與親族數少年同舟出廣,效桓温、劉毅之風,攤錢爲戲。公大捷,捷且阿堵。公曰:「此禍機所伏也。吾若乘勝以求富無已焉,喪家破產,子孫何以示矣。」即以所得阿堵物,大市酒肉與人食飲。至則盡以所得余者投諸江,其歸以,以此報令有後僞也。其視世之貪者死財,至弃父祖之田地,又不足,將輪其妻妾若子者,又何也!非智者勇者,其能割此愛乎?予爲童子,陪舅宗廟宿於廊房,夜半有盜,明火絕口,入公卧處,執公,蒙掠之刀,愼公取財。公聽其取財,獨戰不絕不暇,謂公處,款公不得免,無聞爲,爲危之,賊亦不加害公。賊得財,引公質爲,送至船而釋之。夫直與充冠,瀕死不畏,設乞備二城一面之寄,爲睢陽,爲杲卿,爲死狗奴之罵矣。其視世之衰,說乞備,祈須臾無死者,又何也!非善乎?是故能義斯能勇,能智斯能禮。智以知之,禮以節之,義以倡之,勇以當之。故四德備矣。後之子孫法公之義勇,可以爲賊,則可以疾邪,立朝則可請劍斷佞臣頭。凡義勇之事,由是充之,不可勝用矣。法公之智禮,可以戒賭,則可以審幾,居家則可以長守富焉。凡智德之事,充之無可勝矣。遷遷於石窩爲之詞曰:念爾祖兮修厥德,興斯祠兮永無極。祠無極兮棟宇恒新。念爾遺體兮,出於一人。孝慈篤兮,錫類不匱。祖考歆享兮,永於世世。
    嘉靖三十年九月二十二日
    賜進士翰林院侍讀,同修國史,經筵講官。國子監祭酒,誥封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奉勤參贊機務、外孫湛若水撰。
    增城新塘西洲陳氏后人二零一九(己亥)年春吉重刻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6-28 0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