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三幻神的你,如果还在纠结于如何组一支既能打又能抗的队伍,温侯弓可能就是你的答案。
它靠着吕布的高爆发和武锋阵的稳定性,在测试服中战功优异,专治慢速强队。本文将深入浅出拆解温侯弓在当前版本中的用法、细节以及实战强度,尽量帮你避开坑点。
无论你是平民玩家还是追求多穿的大佬,这里都有你需要的实用干货。
最早温侯弓:温侯弓:吕布再刷新上限!“吾观T0,如插标卖首尔”

《长安之乱》中温侯弓阵容和战法该怎么弄?
温侯弓的核心是吕布的高爆发配合+许攸的降维体系
通常泛指许攸、吕布、左慈三人。但在很多时候,如下面董白、SP袁绍、貂蝉三种(甚至包括可能的董卓/SP董卓),我也会归为温侯弓。其内核玩法一致,不同点在于组合,坊间称之为:变种。
但咱们这期只说正传的左慈版


许攸负责辅助和破防:现在主流带先登死士(提升主将坦度并减敌统率)、草船借箭(解控或续航);
吕布主输出:突击流必备断刃(高频+攻防一体),兵书“以退为进/出奇制胜+精准+善战”;普攻流血刃(增伤)和引弦(武力升维+高频输出),兵书“出奇制胜+精准+善战”
左慈主辅助:用暂避(防上兵和突击爆发)+非攻制胜(有草船,这个非必要)+援其必攻/散仙/掩虚(万能不变)。
加点上,主将(许攸或左慈)需1点智力全统率,确保暂避其锋生效;吕布全武力拉满输出。

为什么不用锦帆?事实锦帆仍然能用,但出奇制胜压制很多输出,且断刃和引弦足已解决高频输出(针对荀彧)问题。换而言之,先登这种限制敌军的战法会更有性价比。
环境调整:
1)如果对手多皇马或五谋,优先用当锋摧决和先登死士,破防效率高;
2)内战或航母区慢速队多时,换草船或乘敌;速攻队泛滥(如吴骑),暂避其锋+援助是最好的抵抗(虽然大概还是败)。
3)遇到藤甲盾,普攻流≈白给,当锋断刃有概率掀翻。

记住,战法不是死的——非攻制胜可替为临危救主或刮骨疗毒,草船也可以不要,但核心摧锋断刃尽量别动,否则强度掉档。血刃+引弦和反击流虽然也能打,但都没有摧锋断刃附带的变态防御力,在容错率上就输了一大截。
阵容的骨架在武锋阵和摧锋(一增一减),抗性靠环境微调——选对战法,温侯弓就能从纸上谈兵变成战场杀器。
吕布治军、兵书和军师如何选择?这些细节怎么影响温侯弓的强度?

吕布治军:
1)首选“辕门射戟”:弓兵时普攻后叠武力,场均轻松超550点。配合引弦力战,武力能超650+

2)次选“群雄逐鹿”(10%倒戈续航)或“飞将护主”(主将受普攻时小概率反击,但25%触发率偏低需董卓辅助)。
3)突击流别碰“温候无双”(突击战法降发动率),它拉低摧锋效果。
4)普攻流直接锁定“温候无双+辕门射戟”
兵书现在只推荐“用间类”:
1)出奇制胜:强推!第2回合起天下无双发动率提至65%,虽然造成伤害降50%,但稳定性大幅提升!
2)精准:第2-3回合必中破规避,规避流越多越强,还能无脑杀三仙
3)善战:叠满4%增伤
4)持重:混乱多的时候可以考虑(贾诩、魅惑)
这套虽降伤,但武锋阵的偶数回合增伤叠加(第4回合追回30%),加上摧锋的高输出,随打战斗回合延长,负面影响会被完全抵消,场均稳定发动3-4次无双,打五谋或规避队更稳。
军师:
无脑选择貂蝉做军师。发不发动无所谓,重点改变吕布战法后,决斗时能让对面无法发动突击战法(如下图)。这在对应皇马、裸衣张飞、内战突击流时,都大用!


貂蝉军师后,也能吃到治军【温侯无双】加成。
加上兵书出奇制胜,发动率可以叠加到80%!

出奇制胜解决吕布发动不稳的老毛病,精准针对金丹或抵御队。辕门射戟叠武力是质变,让吕布输出天花板级;群雄逐鹿的倒戈有利于持久战,飞将护主概率很坑,建议等新武将(SP董卓?)再考虑。
兵书/特性/军师不是花架子——选对出奇制胜和辕门射戟,吕布就从赌脸武将变身稳定炮台,细节拉满才有奇迹呀。
温侯弓的实战强度如何?它怕什么队伍,如何优化应对?
温侯弓在长安之乱剧本强度还算顶,但并不拔尖,专克慢速队:
当锋断刃打同红皇马胜率有5成,打五谋、都督弓更高;群弓看控,蜀弓看算,都比较看脸。只要吕布有红度,即便许攸左慈白板的平民玩家也有不错的多穿。

软肋也明显:藤甲盾(如法官盾、太尉)几乎必败,吴骑或精准张飞速攻队也难打。
优化上,主抓环境——航母区慢速多时,用乘敌或草船抗压;郊区速攻泛滥,用暂避+援助硬抗。
细节:暂避+援助最好给许攸吃,许攸内战时还能尽量避免过快打出破绽
收笔
温侯弓在《长安之乱》剧本展现了惊人潜力,时时隔2年以然能打!其核心是吕布治军和兵书优化带来的稳定性提升。但它并非万能:单核依赖吕布爆发,遇藤甲或高速控制队易崩,需要玩家灵活调整战法应对环境。
未来,或许SP董卓若带嘲讽反击,可能激活“飞将护主”特性,让反击流崛起;
但当前,温侯弓仅能以高性价比,稳居T1梯队,不要过分期待
它靠着吕布的高爆发和武锋阵的稳定性,在测试服中战功优异,专治慢速强队。本文将深入浅出拆解温侯弓在当前版本中的用法、细节以及实战强度,尽量帮你避开坑点。
无论你是平民玩家还是追求多穿的大佬,这里都有你需要的实用干货。
最早温侯弓:温侯弓:吕布再刷新上限!“吾观T0,如插标卖首尔”

《长安之乱》中温侯弓阵容和战法该怎么弄?
温侯弓的核心是吕布的高爆发配合+许攸的降维体系
通常泛指许攸、吕布、左慈三人。但在很多时候,如下面董白、SP袁绍、貂蝉三种(甚至包括可能的董卓/SP董卓),我也会归为温侯弓。其内核玩法一致,不同点在于组合,坊间称之为:变种。
但咱们这期只说正传的左慈版


许攸负责辅助和破防:现在主流带先登死士(提升主将坦度并减敌统率)、草船借箭(解控或续航);
吕布主输出:突击流必备断刃(高频+攻防一体),兵书“以退为进/出奇制胜+精准+善战”;普攻流血刃(增伤)和引弦(武力升维+高频输出),兵书“出奇制胜+精准+善战”
左慈主辅助:用暂避(防上兵和突击爆发)+非攻制胜(有草船,这个非必要)+援其必攻/散仙/掩虚(万能不变)。
加点上,主将(许攸或左慈)需1点智力全统率,确保暂避其锋生效;吕布全武力拉满输出。

为什么不用锦帆?事实锦帆仍然能用,但出奇制胜压制很多输出,且断刃和引弦足已解决高频输出(针对荀彧)问题。换而言之,先登这种限制敌军的战法会更有性价比。
环境调整:
1)如果对手多皇马或五谋,优先用当锋摧决和先登死士,破防效率高;
2)内战或航母区慢速队多时,换草船或乘敌;速攻队泛滥(如吴骑),暂避其锋+援助是最好的抵抗(虽然大概还是败)。
3)遇到藤甲盾,普攻流≈白给,当锋断刃有概率掀翻。

记住,战法不是死的——非攻制胜可替为临危救主或刮骨疗毒,草船也可以不要,但核心摧锋断刃尽量别动,否则强度掉档。血刃+引弦和反击流虽然也能打,但都没有摧锋断刃附带的变态防御力,在容错率上就输了一大截。
阵容的骨架在武锋阵和摧锋(一增一减),抗性靠环境微调——选对战法,温侯弓就能从纸上谈兵变成战场杀器。
吕布治军、兵书和军师如何选择?这些细节怎么影响温侯弓的强度?

吕布治军:
1)首选“辕门射戟”:弓兵时普攻后叠武力,场均轻松超550点。配合引弦力战,武力能超650+

2)次选“群雄逐鹿”(10%倒戈续航)或“飞将护主”(主将受普攻时小概率反击,但25%触发率偏低需董卓辅助)。
3)突击流别碰“温候无双”(突击战法降发动率),它拉低摧锋效果。
4)普攻流直接锁定“温候无双+辕门射戟”
兵书现在只推荐“用间类”:
1)出奇制胜:强推!第2回合起天下无双发动率提至65%,虽然造成伤害降50%,但稳定性大幅提升!
2)精准:第2-3回合必中破规避,规避流越多越强,还能无脑杀三仙
3)善战:叠满4%增伤
4)持重:混乱多的时候可以考虑(贾诩、魅惑)
这套虽降伤,但武锋阵的偶数回合增伤叠加(第4回合追回30%),加上摧锋的高输出,随打战斗回合延长,负面影响会被完全抵消,场均稳定发动3-4次无双,打五谋或规避队更稳。
军师:
无脑选择貂蝉做军师。发不发动无所谓,重点改变吕布战法后,决斗时能让对面无法发动突击战法(如下图)。这在对应皇马、裸衣张飞、内战突击流时,都大用!


貂蝉军师后,也能吃到治军【温侯无双】加成。
加上兵书出奇制胜,发动率可以叠加到80%!

出奇制胜解决吕布发动不稳的老毛病,精准针对金丹或抵御队。辕门射戟叠武力是质变,让吕布输出天花板级;群雄逐鹿的倒戈有利于持久战,飞将护主概率很坑,建议等新武将(SP董卓?)再考虑。
兵书/特性/军师不是花架子——选对出奇制胜和辕门射戟,吕布就从赌脸武将变身稳定炮台,细节拉满才有奇迹呀。
温侯弓的实战强度如何?它怕什么队伍,如何优化应对?
温侯弓在长安之乱剧本强度还算顶,但并不拔尖,专克慢速队:
当锋断刃打同红皇马胜率有5成,打五谋、都督弓更高;群弓看控,蜀弓看算,都比较看脸。只要吕布有红度,即便许攸左慈白板的平民玩家也有不错的多穿。

软肋也明显:藤甲盾(如法官盾、太尉)几乎必败,吴骑或精准张飞速攻队也难打。
优化上,主抓环境——航母区慢速多时,用乘敌或草船抗压;郊区速攻泛滥,用暂避+援助硬抗。
细节:暂避+援助最好给许攸吃,许攸内战时还能尽量避免过快打出破绽
收笔
温侯弓在《长安之乱》剧本展现了惊人潜力,时时隔2年以然能打!其核心是吕布治军和兵书优化带来的稳定性提升。但它并非万能:单核依赖吕布爆发,遇藤甲或高速控制队易崩,需要玩家灵活调整战法应对环境。
未来,或许SP董卓若带嘲讽反击,可能激活“飞将护主”特性,让反击流崛起;
但当前,温侯弓仅能以高性价比,稳居T1梯队,不要过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