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塔吧 关注:226贴子:139,467
  • 15回复贴,共1

不拘小节,还是肆无忌惮?这是伪善者的遮羞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不拘小节"成为风气,社会的道德底线就会不断下滑。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真正有修养的人,懂得在细微处尊重他人。所谓"不拘小节",不该成为肆意妄为的通行证。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每个人对"小节"保持敬畏。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句话成为某人破坏道德、影响他人的借口。避开自己缺德,却用"性格直爽"来掩饰自己的恶毒自私。这种"不拘小节",本质上是对他人权益的漠视,不过是掩饰缺德的遮羞布。
当"不拘小节"从一种个人性格描述异化为行为失范的辩护词时,我们不得不警惕这种话语背后隐藏的道德危机。打着不拘小节旗号干坏事,实则是将粗鄙包装成豪爽,将自私美化为真性情,这种伪饰比赤裸裸的恶行更为可怕,因为它消解了人们对基本行为准则的敬畏之心。
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早已警示:"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才是真正英雄。"真正的豪爽之人,恰恰懂得在细微处尊重他人。北宋文豪苏轼即便在贬谪途中,仍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这种对"小节"的重视,反显出人格的伟大。当一个人将不拘小节作为侵害别人利益的借口时,暴露的不是洒脱,而是骨子里的自私。
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言:"谨小慎微,克勤小物,方能成大器。"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则把"注重细节"列为成功方程式的重要因子。社会上真正的能力者,往往是那些既能纵览全局又能把握细节的人。
春秋时期,孔子见齐景公,景公问政,孔子答:"政在节文。"意为治国之道在于规范礼仪细节。今天重建文明秩序,同样需要重拾对"小节"的敬畏。这不是提倡锱铢必较的苛责文化,而是重建行为与责任之间的必然联系。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应当明白:真正的自由来自自律,实在的洒脱源于克制。
所以,陈黎丽,你的不拘小节,是否正在成为别人的困扰?须知,文明社会的底线,恰恰是由每个人对"小节"的坚守共同铸就的。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5-07-06 23:13回复
    你说的很好。感觉你们的人生观都比较端正,成熟。
    这个事情,我很多年前,就说过他。把放浪当做洒脱。玩世不恭,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狎近恶友。说的都是歪理,都是自欺欺人的狡辩,诡辩。我们这些人,三观都有严重问题。你们认识我们,不是好事情。时间久了,你们就意识到了。有些人,不如不认识。除非,跳进去,还能跳出来。这是火坑,是大染缸。你们觉得挺好玩的,其实已经开始中毒了。跳出来,是很不容易的。这里的人,跳进去之后,再没有一个人跳出来过,全都毁了。不晓得,你们能不能看得明白,引以为鉴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07 00:21
    收起回复
      2025-07-18 16:33:30
      广告
      你们现在骂大桔子,感觉很过瘾。他这个人就那样了。为了这么个人,都被他拉进里面了。我平常不怎么去说他。原因我知道,说他没有用。和他对抗,就被他拉进了。我把他骂的再惨,把他驳斥得多么狼狈,也没有意义了,我也就被他骗进里面了。对他这个人,我包容他,怜悯他,但是不赞成他。即便有时候说点话,也是侧面劝导他,寄望于万一,希望他能听进去一点点。所以,我说换位思考。我对他换位思考,是把对他的仇恨,厌恶,换成体谅,怜悯,不去和他对立,但也不是和他站在一起。同样,对其他人,我也是这么换位思考。如果不换位思考,我也会被拉进去,陷入无休止的对抗,对立中去。所以,我说你们是卖狗的,这也是我尝试用极限思维去体察,理解你们的一种方式。你们是不是不重要,作为我,都能理解。你那天说,你不忍心卖人家的孩子。这说明你的素养要比我想的还要好很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7-07 00: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