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刷贴吧的时候意外看到了搬运国外一个老哥评论的贴子,和楼主一样感到非常欣慰(顺便吐槽贴吧好卡),此间也可管中窥豹,看看国外是如何认识ml的。
————
首先其实国外和国内情况有一点比较相通,就是中立派和大部分的mmr比较多(区别在于对面的是真mmr,国内其实很多都算接触过一部分社区的,是不是mmr还有待商榷),以这个人群比例为全体观察,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
这个老哥提到的部分《鸣潮》玩家主动将鸣潮标榜为“ML”类型(尽管其本质并非如此),其实确实也有一定的比例,我偶尔在外网逛的时候时不时可以看到这些mmr双厨狂喜,两个游戏联动的二创,底下的评论也大抵正常。由此可见,他们其实是处于我们之前的一个阶段的(2023年10月份以前的“真”mmr阶段),对厂商的认识不足,整体社区还没有和我们这边一样串子乱飞。(当然并非全部情况)
————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选择“ml”?我认为,对当前游戏行业某些现状的“疲劳”,尤其是对过度强调政治正确,多元化,以及女性化(国服dlc)导致角色塑造脸谱化、宏大叙事说教化,以及忽视玩家核心情感需求(如代入感与专属关注),这是根本的原因。
————
简单化成我们口语概括就是:①角色塑造浅薄,一个版本后查无此人②狠狠搞黑深残,最后除了残,屁玩意儿都没塑造出来,除了公式化人生大道理外,没有什么新东西③漂亮的女角色理都不理你,有自己的独立生活(是哪个**想在游戏里玩地球online)。
————
再简单一点来说:因为他们讨厌所谓“政治正确”,而我们干的是所谓“政治不正确”的事。
————
而在国内外,“尘白路线”被部分人用作贬义词(尤其是国内),指代过度服务玩家而牺牲叙事深度或角色独立性。争论本质在于游戏设计优先级的分歧——是优先满足玩家情感,还是追求黑深残。
————
而在现在,很多以前对麻辣一无所知的社区成为玩家自发讨论和传播ML理念的温床,玩家试图通过社群交流重新定义游戏体验,争夺对角色关系和游戏意义的话语权。
————
但话语权的争夺却伴随了大量的“自由心证”。各方指导纷纷登场,昨天就封掉了一个厂商串子,原本玩家自由讨论的环境混入了大量的厂商水军和各类串子以后,就被污染的像粪坑一样。
————
而且很多玩家根据观察,他们想要的并不是完完全全的麻辣游戏——他们对厂商还抱有乐观态度,整体持中立,认为只要有“ml要素”,保留一定的“ml要素”,也可以当ml游戏玩。
————
至于“ml要素”,定义更加混乱。一段塑造优秀的剧情算,多角度深入互动算,漂亮的皮肤算,单纯只能靠暗示的一段游戏文案也算……有些甚至和ml调性完全不符的东西也算国内外一些人认为的“ml要素”。在结合之前玩家的想法,很多国内外玩家认为自家游戏麻辣的原因大抵也就出来了:因为我的游戏有一定的麻辣要素,所以就是麻辣游戏。
————
可讨论一个游戏是不是纯的麻辣游戏,本身就是很不靠谱的一个东西。连尘白目前的社区规则都用了将近半年以上的时间才逐步形成,而且整体来说仍然是一个局限于本身游戏内的规则,也拥有它的独特性,对于各种各样的游戏是很难起到指导作用的,只能说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
而对于全行业游戏的标准,很遗憾的,在目前要尊重女性,保护女性权益的整体风向来看,规定男性向的标准,我们是没有什么定义权的。
————
且整体玩家很多都是等待厂商喂饭吃,厂商给的就认为是对的好的。国外老哥提出ml理论的流行和得到认可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的理论建设和社区实践之路却依然还有待仁人志士建设。
————
今天仅仅有感而发,大家觉得可以就点个赞吧。
(配图是那个老哥以及装成串子进来的厂商人员)


————
首先其实国外和国内情况有一点比较相通,就是中立派和大部分的mmr比较多(区别在于对面的是真mmr,国内其实很多都算接触过一部分社区的,是不是mmr还有待商榷),以这个人群比例为全体观察,那就非常有意思了。
————
这个老哥提到的部分《鸣潮》玩家主动将鸣潮标榜为“ML”类型(尽管其本质并非如此),其实确实也有一定的比例,我偶尔在外网逛的时候时不时可以看到这些mmr双厨狂喜,两个游戏联动的二创,底下的评论也大抵正常。由此可见,他们其实是处于我们之前的一个阶段的(2023年10月份以前的“真”mmr阶段),对厂商的认识不足,整体社区还没有和我们这边一样串子乱飞。(当然并非全部情况)
————
那么,他们为什么要选择“ml”?我认为,对当前游戏行业某些现状的“疲劳”,尤其是对过度强调政治正确,多元化,以及女性化(国服dlc)导致角色塑造脸谱化、宏大叙事说教化,以及忽视玩家核心情感需求(如代入感与专属关注),这是根本的原因。
————
简单化成我们口语概括就是:①角色塑造浅薄,一个版本后查无此人②狠狠搞黑深残,最后除了残,屁玩意儿都没塑造出来,除了公式化人生大道理外,没有什么新东西③漂亮的女角色理都不理你,有自己的独立生活(是哪个**想在游戏里玩地球online)。

————
再简单一点来说:因为他们讨厌所谓“政治正确”,而我们干的是所谓“政治不正确”的事。
————
而在国内外,“尘白路线”被部分人用作贬义词(尤其是国内),指代过度服务玩家而牺牲叙事深度或角色独立性。争论本质在于游戏设计优先级的分歧——是优先满足玩家情感,还是追求黑深残。

————
而在现在,很多以前对麻辣一无所知的社区成为玩家自发讨论和传播ML理念的温床,玩家试图通过社群交流重新定义游戏体验,争夺对角色关系和游戏意义的话语权。

————
但话语权的争夺却伴随了大量的“自由心证”。各方指导纷纷登场,昨天就封掉了一个厂商串子,原本玩家自由讨论的环境混入了大量的厂商水军和各类串子以后,就被污染的像粪坑一样。

————
而且很多玩家根据观察,他们想要的并不是完完全全的麻辣游戏——他们对厂商还抱有乐观态度,整体持中立,认为只要有“ml要素”,保留一定的“ml要素”,也可以当ml游戏玩。

————
至于“ml要素”,定义更加混乱。一段塑造优秀的剧情算,多角度深入互动算,漂亮的皮肤算,单纯只能靠暗示的一段游戏文案也算……有些甚至和ml调性完全不符的东西也算国内外一些人认为的“ml要素”。在结合之前玩家的想法,很多国内外玩家认为自家游戏麻辣的原因大抵也就出来了:因为我的游戏有一定的麻辣要素,所以就是麻辣游戏。

————
可讨论一个游戏是不是纯的麻辣游戏,本身就是很不靠谱的一个东西。连尘白目前的社区规则都用了将近半年以上的时间才逐步形成,而且整体来说仍然是一个局限于本身游戏内的规则,也拥有它的独特性,对于各种各样的游戏是很难起到指导作用的,只能说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

————
而对于全行业游戏的标准,很遗憾的,在目前要尊重女性,保护女性权益的整体风向来看,规定男性向的标准,我们是没有什么定义权的。

————
且整体玩家很多都是等待厂商喂饭吃,厂商给的就认为是对的好的。国外老哥提出ml理论的流行和得到认可固然是好事,但是我们的理论建设和社区实践之路却依然还有待仁人志士建设。

————
今天仅仅有感而发,大家觉得可以就点个赞吧。

(配图是那个老哥以及装成串子进来的厂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