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是南林
南林在新高考之后,最初的21-23年投档线逐年攀高,一直都是上升趋势。这三年大多数学校都还是大专业组,那么都是大专业组的情况下,学校的title和地理位置会成为优先,也就是这段时间南林对铁三角的生源都是很有优势的。尽管江大在23年细分了组,避免整体生源的虹吸,但实际上平均生源质量南林还是高于南工高于江大的
24年开始后,各个学校开始进行细分组的调整,前面也说过,细分组以后会成为主流,但细分组容易造成冷门组的下跌。如何保障冷门组的投档线不低,甚至还会弹上去,最好的方法是缩招冷门专业,而南工在24年就是冷门专业组的计划数太多了,导致了断档。其实南林在24年也不例外,细分组之后,投档线也掉了下去,只不过没有特别离谱。
25年,南林还是略微调整一些专业组的,不过最大的问题就是跟24年的南工一样,南林淮土木招生人数太多了,省内的第二次土木危机就诞生了。不过也应该看到,即便南林的一些冷门专业组断档了,南林的热门专业组依然很稳,甚至略有进步。
南林在新高考之后,最初的21-23年投档线逐年攀高,一直都是上升趋势。这三年大多数学校都还是大专业组,那么都是大专业组的情况下,学校的title和地理位置会成为优先,也就是这段时间南林对铁三角的生源都是很有优势的。尽管江大在23年细分了组,避免整体生源的虹吸,但实际上平均生源质量南林还是高于南工高于江大的
24年开始后,各个学校开始进行细分组的调整,前面也说过,细分组以后会成为主流,但细分组容易造成冷门组的下跌。如何保障冷门组的投档线不低,甚至还会弹上去,最好的方法是缩招冷门专业,而南工在24年就是冷门专业组的计划数太多了,导致了断档。其实南林在24年也不例外,细分组之后,投档线也掉了下去,只不过没有特别离谱。
25年,南林还是略微调整一些专业组的,不过最大的问题就是跟24年的南工一样,南林淮土木招生人数太多了,省内的第二次土木危机就诞生了。不过也应该看到,即便南林的一些冷门专业组断档了,南林的热门专业组依然很稳,甚至略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