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文学吧 关注:3,379贴子:218,419
  • 2回复贴,共1

【文苑杂谈】原创《我的诗人观》(写给“mindsetsushao ”的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朋友,你好!
首先,我以为杀妻时的顾城和卧轨的海子并非真正的诗人。
对于诗人一词,我之所以特别地加上“真正的”三个字修饰,是有我的想法在其中的。
对于诗人、哲人、圣人,我是以一种后现代的解构主义观点去看的。我以为诗人是一种境界,一种懂得诗意地生活的境界,一种“懒向尘嚣竞,从容任水东”(清风先生语)的境界,一种自在而乐观,疯狂但不失理智、愤慨却淡定的境界,而杀妻的顾城与卧轨的海子却是失了这境界,那一刻,他们的内心的非良性欲望战胜了磅礴的诗情。
当代物理学和宇宙学已经向我们介绍了一种新的看事物的方法。史蒂芬.霍金教授等一批人认为,与其以“物体观”看世界,不如以“事件观”看世界。
诚然,“面朝大海”,欣赏“春暖花开”的海子与卧轨的海子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的,杀妻的顾城也有一部分继承于(或相同于)追寻光明的顾城,但从心理学上讲,两个时期的海子已并不是一个海子,两个状态的顾城也并非一个顾城。我们常说,过去的我已经死了。我想,这话对也不对,过去的我随着其本身的代谢已被时间改变,当我们把岁月强留在现在这一瞬,我们又看到的自己已是另一个我了。
因此,我承认海子与顾城曾经是个真正的诗人,但他们杀妻或卧轨时,我不叫他们作诗人。
我觉得,诗人是种境界,而不是一些满足某些条件(即能写出真正的诗的)的人的集0合,当然,更不是简单的职业名称。
阁下所引的话中的第二首诗,是我所写的《纯白》,之所以我会将她放到这个位置,是因为我觉得在我写这首诗的时候,自我是被净化了的,那时的我不悲不喜,有的只是一种对完美的共产社会的朴素的美好憧憬,因此,我认为我那时是个真正的诗人。但,我也是个常愤怒,常常自悲,常常焦虑的人,当我在心里上被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时,我不承认自己是个诗人。我曾给朝圣姐写过首诗,名字叫《开心些罢!我的诗人》,我以为,真正的诗人是不因自己而悲伤的,我将诗人看作一个“事件”,即对于人而言,在某一刻所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或超脱放达,或激情洋溢,或感叹于世事,或感动于他人的复杂的境界。
一个卖瓜的老汉在称瓜时说,“这也是命啊!”在那一瞬,我以为他是个真正的诗人,他的情感霎时变得丰沛,以简单的五个字说出了他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叹息式的见解。但,当这老汉放下瓜,和一个买者因讨论瓜价而争得面红耳赤时,他又不是个诗人了。
所以,对于肆意描摹自己痛苦的人,我不叫他作诗人,但诗人感慨于别人的痛苦。我以为,画《格尔尼卡》时的毕加索是诗人,但晚期疯了的尼采不是诗人;画《向日葵》和《星夜》时的画家梵高是个诗人,但那个割耳朵的梵高不是诗人。我想,一个人今天是诗人,明天未必是诗人;以前是诗人,现在未必是诗人;或也许他们只在一瞬成过诗人。
诗人,于我看来,与教师、工人、农民等称谓是有大不同的,我把她看作一种积极的、放达的、多愁善感的、清醒却迷醉的、饱含日神理性与醉神激情的特殊的境界。
我想,也许你不接受我的看法,这很正常,也很合理,我的一位朋友(蓬山)曾说:“每个人都有相信、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从心中排斥与自己有分歧的意见的权利。”所以,如果你有不同的观点,自然也可提出来,毕竟交流,能丰富个人的底蕴。
红袖姐曾说:“让交流成为习惯!”这话多好啊!从容淡静的交流是两个人灵魂的对话,是互相间交换外来知识、自我理解等信息的方式,是丰富自己也丰富他人的好途径。但,交流是好的,不过最好不要在交流中太过激动,即使他人不接受自己的意见,或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意见,我们也无须争吵,争吵是吵不出答案的,毕竟每个人都有相信、坚持自己的看法,并从心中排斥与自己有分歧的意见的权利不是?因此,我想交流中应该是学会相互包容的,即使不同意什么,也从容、淡定地与对方讲,才是真正能互相促进的一种好的习惯。
很欣赏你的语言,希望能与阁下称为朋友!
如果我的语言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还望阁下能够海涵!
————————————————————————————九歌 紫寰



1楼2011-07-17 10:00回复
    清风兄所说的,小子前几年倒果真如此。如今,却是好多了。
    若兄长有空,不妨看看我刚写的《逍遥论》,我想,人活着,首先得有梦想,不然就等同于禽兽喽!但人也不能光有梦想,还得考虑到现实。不过那些因现实所迫而弃了梦想的人的做法又是不可取的。我想人活一世,当从容逍遥。逍遥,是教我不执不乱,不执是不因梦想而无意义地反抗社会或因梦想而与家人朋友拌嘴甚至仇视,不乱则是纵世事变迁,社会稂莠不齐,但我心梦想不变,我想这才是真正的“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逍遥。另一方面,人活着,还得从容,人一生得遭遇不少困苦,会有太多人事来阻碍理想之路上的前行。在这条路上,单记得逍遥,只是有个人生的方向而已,却是没有具体的行动方针。我想这方针,就是从容。从容处事,平和待人,人才能更好地活。猜到别人的想法,是聪明;猜到别人的想法后以别人乐意接受的平和的方式待人,则是智慧。这几年,我也长大了,也明白空洞理想的不可取,虽然如今还仍然未真正踏入社会,但也基本明白了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所以,这些事啊,清风兄就放心好了!
    紫寰
    


    4楼2011-07-17 11:21
    回复
      2025-07-28 13:39: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寻真理是个过程,而不是个结果。
      虽然人类可能永远也找不到真正的正确的哲学(也许因为随着时间的流转,哲学的真理性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根本就找不到真正的正确哲学,就像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一样,当你触到她时,她已经又变了),但我们还是会在现实中不断地一点儿、一点儿朝着理想,朝着真理进军,永不休憩,就像那一生只落一次地的极乐鸟。
      ————————————————————————————紫寰


      9楼2011-07-17 17: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