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3日漏签0天
朴施厚吧 关注:487,180贴子:15,280,01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 204回复贴,共14页
  • ,跳到 页  
<<返回朴施厚吧
>0< 加载中...

回复:★考据★11.10.26★由家门中的“奠雁礼”中想到的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现在天朝的政府比以前重视传统的文化了,但是总觉得的力度不够,墙内开花墙外香是我感觉,孩子们也仅仅是从课堂上学到仅有的一点知识,整个社会并没形成风气。经济建设始终摆在第一,拆古建筑的现象时有发生……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欣欣,来了吗,隐厚 亲来了哦,在童心的楼里,你去看看……


2025-07-23 18:59: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亲客气了哦,有空来坐坐,偶有时间会继续更新的……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欣欣,隐厚在的,她已经给你做好了一个在童心的楼里了,她呼你了哦,你去看看吧,偶刚看见了…… 偶去哄儿子睡觉一会来。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欣欣,找到了没有,偶来了……,要不偶去童心的楼里呼你,或是吧隐厚帮你做的签签,帮你拿来???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由家门“奠雁礼”引出的思考(二)
发这个帖子的初衷只是因为1、我对韩式婚礼中的大雁感兴趣,所以简单考据一番,证实自己的猜测。2、我想多发个帖子,好在吧里升级,赶紧荣升为铁杆粉丝,(先自拍一下)
。因此,没经过多少的深思熟虑就发出去了,甚至连标题都出错,实在是惭愧之极。感觉这是对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种亵渎,在慨叹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的同时,反观自己,
又了解了多少,做了多少。不过也是叶公好龙,人云亦云罢了。
对于中国的传统婚礼,先前也只是知道些大概的程序。并没仔细深究。这些天来认真考据一番,始明了自己的粗浅,无知。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六礼即(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详见木兰的帖子:中华传统婚礼漫谈)。
人生最美好的时刻莫过于婚礼,世上最美好的容颜当属新娘。人的一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如飘渺孤鸿一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确实需要美好而特别的仪式来纪念。
华夏先民重人伦,婚礼很受重视。《礼记》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他们对昏礼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昏礼称得
上是“礼之大礼”。人伦之礼,先讲男女有别,然后才能夫妇有义;在夫妇之义的基础上,才能确立父子有亲,父子的恩义扩展开来,升华到君臣之礼……故此,昏礼乃伦礼之本。
《礼记 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
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冠 / 筓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昏礼一如黄昏时满天的晚霞,宁静深远。
那时候的昏礼不大肆举乐,不过分庆贺,很简朴干净,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天地相合,夫妻结发。从此后生死相依,从此后家族延续…… 。昏服也不是大红大绿,新郎
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黑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嫁女之家三日
不熄烛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着远去的女儿。《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着思念双亲的新娘……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
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
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便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了,当然这一仪式的神圣意识也逐渐淡去。后世婚礼的婚礼逐渐变得喜庆热闹,失去了原
先的端庄虔敬。今日人们若提起传统婚礼,瞬间浮现的印象基本都是吹吹打打、绯红一片的喜闹。而我们也只能在日韩的婚礼仪式中还能觅得依稀的风骨。
唐朝 陆畅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指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后世汉族婚礼。其中混杂了许
多非汉族来源的婚俗礼仪,有诸多变异。
1、婚礼时间由黄昏变为白天。
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感染了胡俗习惯,再加上后来的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也
就逐渐放在了上午,这样,欢庆的仪式往往持续一天。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晕死,文本文档的格式,和百度格式不一致,只好重发一次。
由家门“奠雁礼”引出的思考(二)
发这个帖子的初衷只是因为1、我对韩式婚礼中的大雁感兴趣,所以简单考据一番,证实自己的猜测。2、我想多发个帖子,好在吧里升级,赶紧荣升为铁杆粉丝,(先自拍一下)。因此,没经过多少的深思熟虑就发出去了,甚至连标题都出错,实在是惭愧之极。感觉这是对我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一种亵渎,在慨叹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的同时,反观自己,又了解了多少,做了多少。不过也是叶公好龙,人云亦云罢了。
对于中国的传统婚礼,先前也只是知道些大概的程序。并没仔细深究。这些天来认真考据一番,始明了自己的粗浅,无知。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 六礼即(六礼: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详见木兰的帖子:中华传统婚礼漫谈)。
人生最美好的时刻莫过于婚礼,世上最美好的容颜当属新娘。人的一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如飘渺孤鸿一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确实需要美好而特别的仪式来纪念。
华夏先民重人伦,婚礼很受重视。《礼记》云:“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他们对昏礼的态度是“敬慎重正而后亲之”,昏礼称得上是“礼之大礼”。人伦之礼,先讲男女有别,然后才能夫妇有义;在夫妇之义的基础上,才能确立父子有亲,父子的恩义扩展开来,升华到君臣之礼……故此,昏礼乃伦礼之本。
《礼记 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讲究天人合一的华夏先民选择了这么一个微妙的时刻,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带上了神圣虔敬的情愫。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冠 / 筓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昏礼一如黄昏时满天的晚霞,宁静深远。那时候的昏礼不大肆举乐,不过分庆贺,很简朴干净,重的是夫妇之义与结发之恩。天地相合,夫妻结发。从此后生死相依,从此后家族延续…… 。昏服也不是大红大绿,新郎新娘都穿着端庄的玄黑色礼服(玄色,黑中扬红的颜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征着天的、最神圣的色彩)。《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烛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着远去的女儿。《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夫家也三日不举乐,安慰着思念双亲的新娘……整个仪式宁静安详。但安静细致的仪式中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许这就是我们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
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便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了,当然这一仪式的神圣意识也逐渐淡去。后世婚礼的婚礼逐渐变得喜庆热闹,失去了原先的端庄虔敬。今日人们若提起传统婚礼,瞬间浮现的印象基本都是吹吹打打、绯红一片的喜闹。而我们也只能在日韩的婚礼仪式中还能觅得依稀的风骨。
唐朝 陆畅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催铺百子帐,待障七香车。 借问妆成未,东方欲晓霞。 ”指在周制婚礼的基础上逐渐演变的后世汉族婚礼。其中混杂了许多非汉族来源的婚俗礼仪,有诸多变异。
1、婚礼时间由黄昏变为白天。
婚礼是什么时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经不得而知了,也许是因为汉代以后的战乱,夜晚不安全的缘故,也许是因为感染了胡俗习惯,再加上后来的婚礼排场逐渐变大,时间变长,也就逐渐放在了上午,这样,欢庆的仪式往往持续一天。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茫茫说的是,这也正是中华文明所具有的包容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仍是中国人文精神重要特征之一。但,近代以来受欧风美雨的浸染,源于国力的衰弱,多少有些无奈。


2025-07-23 18:53: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万象说的是,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在12点以前睡觉了。可是,网络世界太斑斓,使人变的浮躁了,能静心下来读点书的时间并不多。早上把你的公男剧评又温习了一遍。这是我看过最震撼的剧,而你的剧评亦是我看过的最具思辨和哲理的剧评,在你面前,我总觉得词穷。前些日子下载了公男,这是我电脑里保存下载的第二部剧。(第一部是《成均馆绯闻》),因为在意,因为心痛,所以珍藏,所以至今不敢看第二遍。总想着在一个没有世俗之事烦劳的时间,一个人静静的品尝回味。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茫茫啊,我觉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复兴也不仅仅是摆几尊孔子像就能解决的了的。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一个人三岁时的行为、表现和价值取向已经固定,到七岁已经基本内化了,民族的核心价值就是这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而从现状来看,这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啊,这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啊。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嗯,小悦悦事件,就是“仁”的缺失…,这样的冷漠,孔老夫子泉下有知,不知该当如何……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能在茫茫的网络世界里和你一见如故,确实是缘分,我很珍惜。《成均馆绯闻》李先俊亦是我迷恋的翩翩佳公子。因喜欢李先俊,所以喜欢朴有天,但有天在我心里只是一个孩子。
对他的喜欢不同于厚厚,你懂的。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呵呵,茫茫晚安哦,忘了你那有时差的,好梦……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记得,早年看《风云雄霸天下》记住了这样一句话: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总期许能有伯牙子期般的友情,不若高山,似水淡而绵长,就够了……


2025-07-23 18:47: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守厚★月影
  • 一日杀手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欣欣,早上好,昨天太忙了,昨晚都没时间上来,刚看到你的留言哦,总是错过时间,先抱抱哈……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下一页 尾页
  • 204回复贴,共14页
  • ,跳到 页  
<<返回朴施厚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