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度梵唱吧 关注:21贴子:730
  • 8回复贴,共1

【 存资料 建筑 】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2-05-02 18:45回复
    哥德式建筑(英语:Gothic architecture),或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一种兴盛于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它由罗曼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特色包括尖形拱门、肋状拱顶与飞拱。


    2楼2012-05-02 18:47
    回复
      2025-05-10 06:53:37
      广告
        哥特式建筑(Gothic architecture),又译作歌德式建筑,是位于罗马式建筑和文艺复兴建筑之间的,1140年左右产生于法国的欧洲建筑风格。它由罗马式建筑发展而来,为文艺复兴建筑所继承。哥德式建筑主要用于教堂,在中世纪高峰和晚期盛行于欧洲,发源于十二世纪的法国,持续至十六世纪,哥德式建筑在当代普遍被称作“法国式”(Opus Francigenum),“哥德式”一词则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带有贬意。哥德式建筑的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均有重大影响。哥德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其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学问。十八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德复兴,蔓延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并持续至二十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建筑最明显的建筑风格就是高耸入云的尖顶及窗户上巨大斑斓的玻璃画。最富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以及凯旋门。


      3楼2012-05-02 18:51
      回复
        科隆主教座堂(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它是科隆市毫无争议的标志性建筑物。157米高的钟楼使得它成为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主教座堂)、世界第三高的教堂,另外也是世界上第三大的哥特式教堂(前两位是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和米兰主教座堂)。它从13世纪中起建,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直到今日仍然修缮工程不断。


        4楼2012-05-02 18:52
        回复
          英文名称:The Cathedral of Cologne

          德文名称:Kö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
          法文名称:Cathédrale de Cologne
          教堂所在地:德国科隆中心地带,位于莱茵河左岸,紧靠火车站。
          建造时间:1248~1880年
          建筑风格:哥特式
          简介: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考古发掘表明,在今天科隆大教堂高高耸立的地方,曾存在过一座罗马的神殿,围绕它的是富裕商人的豪宅。第一座基督教堂建于公元320年,当时的洗礼盆在今天的大教堂内还可以看到。


          5楼2012-05-02 18:53
          回复
              科隆是阿尔卑斯山以北著名城市,有"北方的罗马"之称。公元前37年的罗马时代,罗马帝王奥古斯都女婿阿格里皮在此地建城,为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市名就是由Colonial(殖民地的)演变而来,正门此城遂成为罗马帝国军事要塞。公元50年,该城为罗马皇后克罗迪娅的出生地,并把它正式命名为科隆。
             785年,罗马天主教会设置主教, 莱茵河交易中心发展起来。795年被定为威斯特法伦大主教驻地后,科隆宗教地位日趋加强。因以大教堂为主一系列教堂建筑的兴建,科隆获得"北方的耶路撒冷"之名。1201年辟为自由市,发展为东西欧贸易中心和中世纪德国最大城市。由于此时贸易、手工业和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手工业行会甚至选举自己的市长与罗马统治者分庭抗礼。成立汉萨同盟时,科隆成为主要城市。设有下莱茵——西法伦城市群本部。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承认科隆为自由城市,该城获得城市自由权。15世纪后随着汉萨同盟的衰退,科隆在德意志中的经济地位逐步下降。
            这种变化直接说明为何科隆大教堂以哥特式建筑手法建成。德国早期深受罗马文化影响,教堂建筑是典型罗马风格。12世纪以后,市民阶级兴起,政治和经济变化,建筑形式随之改变。大教堂的兴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在欧洲勃兴的象征。1164年,德意志帝国皇帝、科隆大主教莱纳德征战意大利米兰时,夺得一件珍贵的战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东方三圣王的遗骸。于是,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圣地亚图、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有名的朝圣地。1238 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庭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保住圣地的地位,科隆主教团决定修建一座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大教堂,来供奉这份遗骸,建筑风格选取当时新兴的哥特式。科隆主教选定在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动工建堂,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在当时德国这最大城市建世界第一大教堂为他们的共同愿望。


            7楼2012-05-02 18:53
            回复
              本段建筑外观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
              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圣坛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科隆大教堂[1]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自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至1880年落成,它不断被加高加宽,而且建筑物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高16l米,是全欧洲最高的尖塔,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见图)。
              科隆大教堂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
              夜色中的科隆大教堂
              夜色中的科隆大教堂最为壮观:在灯光的辉映下,教堂显得荧光闪烁,灿烂夺目,美不胜收。装在四周各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一道道青蓝色的冷光,照在宏伟的建筑上,蓝莹莹的璀璨晶亮,仿佛嵌上了蓝色的宝石,染上了绮丽的神秘色彩。教堂中央的双尖顶直剌云霄,一连串的尖拱窗驮着陡峭的屋顶,整座教堂显得清奇冷峻,充满力量。
              自从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更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游客们来到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旁,由衷的赞叹不绝于耳。只见这座用磨光大理石砌成的大教堂,其内外雕刻物皆似鬼斧神工之作;教堂里森然罗列的高大石柱,鲜艳缤纷的彩色玻璃,精致的拱廊式屋顶以及凌空升腾的双塔皆气势傲然。登至150多米的塔顶,俯瞰市区,科隆美景一览无遗。科隆大教堂的巍峨壮观令所有瞻仰到它的人叹为观止。


              8楼2012-05-02 18:54
              回复
                内部构造与设施
                大教堂内分为5个礼拜堂(有资料说是10座),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 地面的彩绘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位5700个,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具中世纪晚期风格的唱诗台是德国最大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各有一个预留给教皇和皇帝的座位。
                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1 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据说,画面如此漂亮,却只有用4种颜色,而且很有讲究: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是教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教堂内装饰
                教堂顶上一共安置了12口钟。最早的是3.4吨重的三王钟(Dreikönigenglocke),铸造于1418年,安装于1437年(后来三次重新铸造,最近一次于1880年)。之后是重达10吨的"Pretiosa"(当时西方最大的钟)和4.3吨重的"Speciosa",分别于1448年和1449年安装。而教堂内目前最大的钟是圣彼得钟,重达24吨,直径3.22米,安装于1924年,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粹"。每逢祈祷时,钟声洪亮,传播得很远。登上钟楼,可眺望莱茵河的美丽风光和整个科隆市容。
                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故事。
                三圣王金棺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设计图纸,现在仍保存第一位建筑师哈德设计教堂时用的羊皮图纸,为研究13世纪建筑和装饰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还有从东方去朝拜初生耶稣的“东方三圣王”的尸骨,被放在一个很大的金雕匣里,安放在圣坛上。这里还有最古的巨型圣经、比真人还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及教堂内外无数的精美石雕。一些珍贵文物现保存在—个金神龛内,此金神龛被认为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之一。在教堂祭坛摆放有中世纪黄金匣,由黄金和宝石组成。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唱诗班回廊,还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壁画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教堂地基,发现了历次修建时基础工程的不同做法,十分珍贵。


                9楼2012-05-02 18:55
                回复
                  2025-05-10 06:47:37
                  广告
                  特点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的玫瑰窗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花窗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尖肋拱顶、飞扶壁、修长的束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10楼2012-05-02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