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冬至吃饺子,还是有一段传说的,听俺给你慢慢到来……
话说在古时候(其实具体是什么朝代楼主忘记了,因为是小时候看得),冬天很冷,比现在冷多了(因为那时候大气层还米有漏洞),很多穷苦的老百姓都很难熬得过冬天,很多人都长了冻疮,耳朵也都冻掉了。粮食也少,很多人都捱不过冬天(还好偶米有生在那个年代)。
那时有个很体谅老百姓疾苦的好心的医生(那时候应该叫大夫,跟楼主一样是个心地善良的银),好像是姓张吧。他看到老百姓的疾苦,看在心里,痛在心上啊。于是就昼思夜想,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他叫徒弟把一些驱寒的和治疗冻疮的中药材(估计那时候也放进了消炎药吧)和牛羊肉等搅拌成肉馅,就是现在饺子馅的鼻祖,然后捏成耳朵形状的面食,再把这些耳朵形状的面食放到也是有中药材的羊肉汤锅里大煮特煮,煮好了之后就发放给穷苦的老百姓们吃。
也真是个神医阿!那些长了冻疮的,耳朵冻掉的和米冻掉的老百姓吃了这个冬冬,喝了面汤后,伤口都奇迹般的好了,而且吃完后感觉浑身热乎乎的,于是人们为了感谢这位好心的大夫,就把那天定为冬至,叫给这个像耳朵一样的吃完之后不会冻耳朵的东东起了个名字,叫饺子。从此以后,人们每年都会过这个节日,都会吃饺子,因为吃了之后,一个冬天耳朵都不会冻掉了。
哈哈哈,以上还是楼主小时候看来的,有些细节记得不太清楚,轻知识渊博的亲补充咯。
还有我昨天问了我的一个广东同时,他是客家人,他说他们冬至那天不吃饺子,你们知道吃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