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0,018贴子:89,502,305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操亲自带领步骑五千人,出发了。
目标,乌巢。
战场这玩艺,其实原理上和武侠也差不多,分为内力和招式。
内力,就是士兵的精锐程度。内力相差太大,你什么招式也没用。就像觉远什么武功不会,凭着超强的内力,就可以完虐潇湘子那样
那曹操的“内力”怎么样呢?
超一流。
曹操的“霸府”,现在已经开始成型了。曹操设置霸府中军五营,“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这五营,是曹操精挑细选,强化训练得出的超一流精兵,而攻袭乌巢的五千步骑,更是从这批精锐中再挑精锐。
这支军队的战力,可说是当世无匹。
曹操的内力,用武侠里的说法,那就至少是九阳神功级别的了。
再来看曹操的“招式”。


505楼2012-09-15 23:35
回复
    很不幸,他当年的同事,淳于琼,成为了曹操精妙招式的见证人。
    镜头切换一下
    在184这年,曹操被任命骑都尉,后来,又被任命为了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
    西园八校尉,故名思议,有七个校尉。= =不是,有八个校尉。
    名字就不一一列举了,因为有一半是昙花一现的。但另外一半很有必要列举下,因为他们都青史有名。
    第一个叫蹇硕,就是那个叔叔被曹操打了的死太监。这哥们儿有一个特点,虽然被割了重要器官,但竟然“壮健而有武略”,这很让人诧异,难不成葵花宝典就是他创的?
    第二个叫袁绍,不用多说。
    第三个叫曹操,也不必说。
    第四个最有意思,因为他的名字叫做
    淳于琼。
    


    507楼2012-09-15 23:43
    回复
      2025-07-28 04:14: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淳于琼同学最大的事迹就是没有事迹。
      最大的特点就是被曹操割了鼻子回去。
      但没人知道,当年他和曹操袁绍竟还是同事。
      可以想象下,当年八个校尉,平级干部,说不定还比曹操大。曹操上班时还要用尊称:“琼哥,来了啊,来来来,喝口热茶”淳于琼点点头,抽根烟,开始看报纸。
      他要是平稳退休,这事儿完全可以吹嘘一把。
      “当年老子和曹操平级!”
      很可惜,他没这个机会了。


      508楼2012-09-15 23:46
      收起回复
        镜头切回
        当时的战况,淳于琼部有一万多人,而曹操只有五千多。
        好了,双方比武开始了。
        淳当时一看曹操兵少,也没考虑什么内不内力的事,直接带兵上。战况直接进入白热化交锋阶段,于是曹操出招了。
        曹操上来,直接来了一招“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就是靠内力硬吃你了。(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
        结果淳部一万多人,被这五千人生生打退,结果只能退保军营。
        敌军退保军营,这虽不是“攻城”,但也是攻寨了,难度很大。按一般人想法,这时曹操该想点奇谋密计了吧?
        错。
        计谋,不是魔法,它本身不具备任何实际杀伤力,从来都是士兵战的辅助,它会出现在事前,而不是事中。之前的战略之中,曹操已经使了不下百数的计谋了,为的就是现在这一刻。现在这一刻,是绝对的两军交锋,“兵贵神速”,“一与一,勇者胜”,当下之时,一切所谓“计谋”,那就只会分散军队的战斗力,现在决定一切的,只有“统率力”。
        曹操接下来做的,是连使三招“亢龙有悔”,命士兵一轮复一轮的猛攻,打的淳于琼喘不过来气。
        这就是曹操招式,凭借强大的内力(士兵战斗力),玄铁重剑+亢龙有悔。
        刚猛之极。
        然而就在这一刻,更加考校曹操决断力,指挥力的时候,到了。


        509楼2012-09-15 23:49
        回复
          袁绍虽然没听张郃的,派主力来救乌巢,但毕竟还是派了。
          “绍遣骑救琼”
          就在曹操率领五千人与淳于琼一万多人大战之时,袁绍一支援兵到了,直接向曹操后方攻去。
          这时侯,该怎么办呢?
          有人提出了办法,“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敌军从后面来啦,分点兵,去挡他们吧。
          这似乎是个好办法?本来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而曹操并没有采用这种办法。
          曹操誓要将这份刚猛,进行到底!
          曹操说了一句令自已,令读者,令士兵,令任何人听来都无比拉风的一句话。
          “贼在背后,乃白!”
          分兵?分兵个狗屁!让他来,等他打到了我,再说他来的事儿!
          这是曹操吗?按演义的路子,如此生猛,这似乎是张飞吧?
          然而这的确就是曹操。


          510楼2012-09-15 23:52
          收起回复
            接下来的时日,河北大地,就成了五子良将的一张巨大军功薄,每个人都不甘落后,奋力厮杀,“一将功成万骨枯”,五将功成,血染半避河山。
            曹操的一统河北之战,就是五子良将的军功表。
            张郃--------“从攻邺,拔之。又从击袁谭于渤海,别将军围雍奴,大破之。从讨柳城,与张辽俱为军锋,以功迁平狄将军。别征东莱,讨管承,又与张辽讨陈兰、梅成等,破之。”
            于禁---------“守延津以拒绍,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于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太祖与绍连营,起土山相对。绍射营中,士卒多死伤,军中惧。禁督守土山,力战。。。。昌豨复叛,遣禁征之。禁急近攻豨;。。。。与臧霸等攻梅成,张辽、张郃等讨陈兰。禁到,成举众三千余人降。既降复叛,其众奔兰。辽等与兰相持,军食少,禁运粮前后相属,辽遂斩兰、成。”
            乐进----------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于官渡,力战,斩绍将淳于琼。从击谭、尚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行游击将军。别击黄巾,破之,定乐安。从围邺,邺定,从击袁谭於南皮,先登,入谭东门。谭败,别攻雍奴,破之。
            徐晃----------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与曹洪击强贼祝臂,破之,又与史涣击袁绍运车于故市,功最多,封都亭侯。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
            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晃至,飞矢城中,为陈成败。范悔,晃辄降之。别讨毛城,设伏兵掩击,破三屯。从破袁谭于南皮,讨平原叛贼,克之。从征蹋顿,拜横野将军
            张辽----------定鲁国诸县。与夏侯渊围昌豨于东海。。遂单身上三公山,入
            豨家,拜妻子。豨欢喜,随诣太祖。。。。从讨袁谭、袁尚于黎阳,有功,行中坚将军。从攻尚于邺,尚坚守不下。太祖还许,使辽与乐进拔阴安,徙其民河南。复从攻邺,邺破,辽别徇赵国、常山,招降缘山诸贼及黑山孙轻等。从攻袁谭,谭破,别将徇海滨,破辽东贼柳毅等。还邺,太祖自出迎辽,引共载,以辽为荡寇将军。复别击荆州,定江夏诸县,还屯临颍,封都亭侯。从征袁尚于柳城,卒与虏遇,辽劝太祖战,气甚奋,太祖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遂击,大破之,斩单于蹋顿。


            512楼2012-09-15 23:58
            回复
              曹操终于胜了。
              他终于走向了他人生的巅峰。一番奔波,一番辛劳,最终为他赢得了半壁江山,成为天下第一大诸侯。
              “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馗,古逵字,见三苍。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确如此言。曹操一战破绍,已是天下莫敌,唯我独尊。不管是左冷禅,还是任我行,一个黑社会头子,什么“千秋万载,一统江湖”,那都是纯粹痴人说梦。然而对于此刻的曹操而言,这不过是囊中之物。
              放眼天下,他是最有可能完成一统之人。
              但,这里不得不问上一句。
              有能阻止他的人吗?
              有能与这用兵冠绝当世的曹孟德,一较高下之人吗?


              514楼2012-09-16 00:07
              回复
                在后出师表里,有这样一句话,说曹操“其用兵也,仿佛孙武”
                其实这还不够准确。
                孙武之圣,在乎兵法,若论用兵实战,则更有另二人可比。在此,陈寿的评价更为恰当一些。
                “该韩白之奇策”
                曹操之用兵,一如当世之韩信白起。武安剑下,百万亡魂,淮阴剑过,漫天血染。曹操宛城降张绣,下邳擒吕布,寿春灭袁术,河北破袁绍,千里溃乌桓,纵横北方,所向无敌,真真正正是如若韩白。
                这样的一个人,当世之中还会有他的对手吗?
                这样的一个人,当世之中,还会有那把与他一争高下的倚天之剑吗?
                令曹操不幸,而令后世文人万幸的是,还真有。
                先让我们来读一首词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
                


                515楼2012-09-16 00:11
                收起回复
                  2025-07-28 04:08: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国之所以成为千古永恒的热点话题,就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聚集了太多的英雄,太多的强者,强到让你接连感叹,多到让你目不睱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天下英雄,直如穿空乱石一般,震撼着这个时代,将这个时代渲染的华丽无比。
                  曹操不会想到,在他成为一场三国之中最大战役之一的胜者之后,迎接他的,竟会是在另外一场最大战役中,成为另外一个胜者的反衬对象。
                  那个人,将在他最辉煌之时,挥出逆天绝命的破空一剑,把曹操一生的梦想,终结在一片胭脂色中,从此结束曹操“对酒当歌”的笑傲时代。
                  而就在曹操看着脚下河北大地,如日中天之时,
                  那个人,正在回去吴中的路上。


                  517楼2012-09-16 00:19
                  回复
                    先睡了哈,明天 大都督走起!


                    518楼2012-09-16 00:19
                    收起回复
                      在吴郡,有一个青年现在非常郁闷。
                      他的名字叫孙权。
                      郁闷的原因也很简单,原来的老大孙策哥哥死了,他现在理论上正在是老大。
                      这年他虽然只有十八岁,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老油子”了。他在15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县长,正处级工龄至少也有三年了。
                      后来,在孙策周瑜一起把妹的时候,孙权小正太就在军队里巴巴的跟着两个哥哥混,所以军龄也有了。
                      而且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结交侠士,江表传给他的评价是“权常随从。性度弘朗,仁而多断,好侠养士,”,也就是说,道上经验也很熟悉。
                      从上面种种看,18岁的孙权,实则是一个纵横黑白两道的小教父了。
                      于是他很有资格去发愁。
                      他知道,现在他正在坐着的这个老大位子
                      有三个巨大的不稳定因素。


                      524楼2012-09-16 21:07
                      收起回复
                        第三个问题,周瑜。
                        虽然这个问题大家都清楚,它最后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东吴的王牌。但孙权不会穿越,他不会知道十年之后的事情,他必须为此担心,而且是十足的担心。
                        因为这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
                        在江东,一直有一个传说。两个血气方刚,又才气无双的年青帅哥,共同开创了一份辉煌的事业。
                        在曹操袁绍袁术刘表刘焉等一票中老年人,靠着混迹江湖多年的经验,纷纷逐鹿中原之际,两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异军突起,横空出世,带一份青年特有的壮志豪情,如东升旭日般,席卷了江东。
                        他们自小一起长大,他们自小一同生活。他们有着同样的才华,有有着同样的梦想,还娶了一对姐妹花。
                        在他们的世界中,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实现的。他们打算用自己的那份昂扬斗志,去在乱世中争下一份自已的天地,划出一个自己的时代。
                        他们的确做到了。
                        然而就在他们壮志正筹,要更进一步,烽火天下的时候,其中一个,却永远不在了。
                        “才出双绝,谈笑定天下风云。魂归一去,叹苍天早召英姿”
                        于是这份梦想,不得不为这天塌一方而暂停它的脚步。
                        不只这份梦想的脚步要暂停,孙权也在担心着自已的安危。
                        枪杆子里出政权,这是从来的真理。孙周共创江东,现在孙策已死,那枪杆子……
                        周瑜,才是现在孙权最大的危胁。
                        700年后,发生了一个近乎一样的事件。


                        528楼2012-09-16 21:24
                        收起回复
                          700年后,也有一对青年,怀着同样的梦想,开创了一份事业。
                          就在事业正兴,马上要更进一步时,一个人死了。
                          于是死人的公司,成了还活着那个的公司。
                          这对青年,一个叫柴荣,一个叫
                          赵匡胤。
                          现在的周瑜,一如700年后的赵匡胤,同样是战功素著,同样是绝世才华,同样是军权在手,同样是君主骤亡,后继人无权无兵。
                          这是一个历代的公式。一旦君主突然死亡,那个他最信任的领兵大将,就会成为他后人最大的危险。所以诸多帝王选择了在自己死前,先除掉这种大将。(朱元璋属于除得比较过分的)
                          “军权在手,天下我有”,这不是一个孙权能解决的问题。
                          更何况,现在的周瑜,比起之后的赵匡胤,还有两个更大的优势。


                          529楼2012-09-16 21:33
                          收起回复
                            第一个,周瑜的股份问题。
                            从前面的一系列事件就可以看出,周瑜不但战功素著,而且参与投资了公司最初的组建。孙策过江时的丹杨兵是周瑜带来的,钱粮是周瑜提供的,车船是周瑜搞定的。
                            真争起来股权,周瑜怎么着也得是个49%----不说50%是为了保障公司的控股人不变。
                            从法律问题上讲,即便周瑜这么多股份,但孙策凭着51%,照样是控股人,没什么问题。
                            而现在孙策死了,这个问题就复杂了。
                            周瑜的49%股份是不变的。而孙权能拿到他哥全部的股份么?很明显不能。如果能,他就不犯愁了,他就不会被拍着肩膀让下属来个礼仪尚简了
                            孙权现在刚刚继位,集团不稳,不少持股人还呈观望状态。
                            所以说,现在的周瑜,实际才是江东政权第一控股人,这是他相对于赵匡胤的第一个优势。
                            现在说第二个优势。


                            530楼2012-09-16 21:35
                            回复
                              2025-07-28 04:02: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二个优势,政治牌。
                              说起俩,孙权做为孙策的指定继承人,似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但问题从来不是在于他存不存在,而在于有没有人想他存在。
                              现在,的确有一件事情,足以成为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孙策的儿子,孙绍。
                              不要小看这个问题。因为君位的传承,从来都是立子的。最多存在个“长贤”之争,不存在是立儿子,还是立弟弟的问题。
                              那当然是立儿子了。
                              千万不要小看这件事。孙绍的儿子,孙奉,最终就是因为这件事而死的。孙策的孙子,尚且会因为被皇帝当成威胁而处死,更何况孙策的儿子?
                              而且,这个孙策的儿子,还是周瑜外甥。
                              这是周瑜可以打的一张超级王牌
                              ---当然如果他有这个意思的话。
                              周瑜,完全可以以孙权假传遗命为由,带领军队,保护外甥孙绍入吴,诛杀孙权,立孙绍为帝。这件事还是比较名正言顺的,尤其在周瑜军权的立挺下,这件事就是相当名正言顺了。此牌一打,只怕就连宗室,也要有一半去支持。
                              这就是现在的周瑜。
                              一个孙权压根无法解决的问题。
                              如果周瑜有意趁机让江东公司改姓周,孙权一点办法没有。
                              然而他现在,还可以抱着一个希望。


                              531楼2012-09-16 21: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