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0,018贴子:89,506,156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蒋琬的设想是,从水路出发,沿汉水东下,袭击东三郡;再以那里为起点开始北伐,这样就可以两线出击了。
之所以蒋琬没选择走秦川这条路,是因为比他能力更强的诸葛亮都没成功一次,自己还能搞得定吗?于是,蒋琬将诸葛亮的攻坚战,改为自己的奇袭战
这,就是蒋琬的计划。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开始建造战船,并做好战前的各项准备。可是上天似乎,
根本就不想让他去实现这个计划


1958楼2013-02-05 20:21
回复
    以前说过,刘禅这个人还是挺聪明的,不过没什么能力,却一直感觉自己没有施展“出色才华”的机会。
    他爸爸刘备在的时候,肯定没啥表现;
    诸葛亮在的时候,完全是被诸葛亮压着;
    而现在的蒋琬,是一个克隆版的诸葛亮,所以自己照样被压着。
    (刘禅的心声:我想亲政!!!)
    不过,你要亲政,不好直接和蒋琬对着干吧?那怎么办?
    只好玩心计。
    于是,逗了几十年鸟的刘小胖,开始摇头晃脑的玩儿心计了。
    而他的对手,正是蒋琬。


    1961楼2013-02-06 17:09
    回复
      2025-07-28 06:34: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不要以为咱刘小胖只会吃了睡,睡了吃,他也是有梦想的。
      而他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虽然刘禅喜欢游山玩水,喜欢声色犬马,喜欢后宫美女……但他更想不被管束,不被限制,做一个真正的皇帝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小胖也开始玩儿起了权术。
      第一招,他不再设丞相
      诸葛亮死后,这个丞相的位子就一直是空着的,蒋琬虽然是接班人,但也只是大将军、录尚书事、大司马,并没有丞相之名。
      这倒不是蒋琬谦虚,而是小胖故意不设丞相,就是要限制蒋琬的权力。
      第二招,分权
      刘禅觉得这蒋琬虽然不是丞相,但他虽却有丞相之实,所以必须把他的权力分散。于是他想到了,
      那个人


      1962楼2013-02-06 17:10
      回复
        费祎
        在给蒋琬升官的同时,刘禅不但让费祎代替蒋琬的尚书令,后来还升他为大将军。而这时候的蒋琬,是大司马。
        这有什么意义呢?懂点儿历史的都知道,汉朝历史上的大将军和大司马,
        其实就是一回事儿。
        品级、权限、职责,全都一样。它们的关系,就好像番茄和西红柿,就是叫法不同而已。
        蜀国本来就是个小国,根本没有必要搞这一出,而刘禅这么做,就是想让蒋琬和费祎两人相互牵制。
        刘禅期待的是出现他俩互相扯皮的美好景象,这样他这个做皇帝的,就能借此控制两人了。只可惜,
        他的美好愿望落空了
        蒋、费两人不但不互相扯,反而精诚合作;一个在成都,一个在汉中,配合得十分默契。
        刘禅失望了,不过他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于是他又使了,
        第三招


        1963楼2013-02-06 17:11
        收起回复
          要知道,你为人可以很老实,但政坛上是没有这么一说的。
          蒋琬很清楚,刘禅,已经不再是诸葛亮时代的那个乖小胖了。自己必须得掌握主动权,否则会有大麻烦。
          玩政治,经常就是找个幌子,声东击西;蒋琬也一样,他说是要东征东三郡,其实是在监视成都。
          监视成都干什么?——防止生变;一旦出了啥事儿,可以马上去应对。
          蒋琬很明白,要是阿斗同学被人鼓动,真发起脾气来,说不定就要对自己下手。虽然自己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不是诸葛亮本人,
          防备,是必须的。
          就这样,蒋琬出招,阿斗接招。
          ——————————————————————————————
          大家都知道,蜀汉内部分为三股势力:荆州派,东州派和益州派。
          其中的益州派就是本土派,无论是在刘备手里,还是诸葛亮手里,都是受压制的。虽然诸葛亮时期这种情况有所改善,但地位上依然还是不如其他两派。
          而另外两派则形成了一个集团,也是蜀汉朝中掌握重权的集团。
          为了对抗这个集团,刘禅不但大造舆论,指责东征绝不可行,
          他还另想了一个办法
          【本话完】


          1965楼2013-02-06 17:13
          回复

            今天是情人节,LZ携手媳妇儿录了一首歌,献给广大支持我的朋友们,祝:还单着的很快遇到心上人;有对象的百年好合~
            总之大家情人节快乐~
            晚上再更新~
            (友情提示:大家最好拿耳机听,我加了点混响~)


            1983楼2013-02-14 16:48
            收起回复
              由于过年几天比较忙,但LZ还是在最忙的情人节抽空出来了,现在开更!


              1984楼2013-02-14 21:58
              回复
                屯驻在涪城的蒋琬,病情是越来越严重了,最终病得连床都下不了。
                壮志难酬
                心系北伐的蒋琬将带着未尽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不过我想说,虽然未能完成诸葛亮北伐的遗愿,但他还是做到了自己的本分
                ——休养生息
                蒋琬让百姓又过上了几天好日子,我觉得能做到这点,就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其实在涪城时,蒋琬就已经感觉自己快不行了,国事基本都交与费祎,可见他对权力并不迷恋,同时也能看得出,
                这俩人的确是一对好基友
                只是没人能想到,费祎最后的结局,竟然如此不可思议,不过这是后话了
                眼下,在蒋琬的最后两年中,还将发生不少事,而最大的一件事,就是...
                曹魏征蜀


                1986楼2013-02-14 22:05
                收起回复
                  2025-07-28 06:28: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镜头正式切回去之前,先来说说蒋琬的接班人
                  费祎
                  费祎,字文伟,荆州人。其实费祎正式接班并非是在蒋琬死后,
                  而是在他生前。
                  因为这俩人的关系,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简单点儿说,
                  他俩就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好基友
                  费祎小时候是个孤儿,父亲去世得很早,他是他的族父(不是祖父)费伯仁养大的。费伯仁的具体信息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是刘璋的表兄弟,他的姑妈,是刘璋的老妈。就是因为这层关系,费祎才跟着族父来到益州,而刚好又碰上了刘备入蜀,于是他投奔到了刘备帐下。
                  费祎很有才,很快便进入太子府成为了刘禅的助手;在阿斗登基后,他便担任黄门侍郎。
                  诸葛亮对费祎也是非常地看重,不但常常刻意去关照他,还派他做外交大使出使吴国。
                  说起来,出使吴国并不是个美差,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吴国的皇帝是
                  那个家伙


                  1987楼2013-02-14 22:07
                  收起回复
                    孙权这人啊,完全可以称作是个外交奇才。
                    玩儿心计、玩儿手腕,无人能及!虽然他很爱开玩笑,但同样也喜欢刁难人,加之他身边的那些人都是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之士,所以去吴国当外交官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不过这些可难不倒费祎。你孙权是奇才,我费祎也差不到哪儿去!
                    事实也是如此,费祎在孙权、诸葛恪、羊衜(dào)这些刻薄之人的全力围攻下,还能从容不迫地周旋,且不失风度。
                    相信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舌战群儒”吧?其实这个词说的就是费祎。
                    “嘿,这小子不一般啊,那倒要看看你能否架得住!”孙权不服气了,使了一个
                    狠招


                    1988楼2013-02-14 22:10
                    回复
                      用酒把费祎灌醉
                      大家都知道,酒后容易说胡话或者吐真言,总之是处于比平常迷糊的状态。
                      这时候孙权就很不厚道地继续问费祎国事,一大堆刁难的问题抛出,就等着看费祎的笑话了。然而费祎却不吃这一套,各种以自己已醉来日再说为托辞,总之一句话
                      我就是不说
                      看来孙权是刁难不了他了,不过咱诸葛亮的大侄子诸葛恪,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为了设宴款待费祎,孙权下了个命令,说等费祎来了,大家就尽管吃,不要去理他,咱要故意羞辱他一下。等费祎来了,就孙权一人去招呼,而其他人都按计划行事,自顾自埋头猛吃,根本不搭理费祎。
                      费祎倒也不生气,知道这些人在捉弄他,于是笑着说“凤凰飞来了,麒麟(孙权)殷勤待士,只有一群驴骡之类非常无知,只顾趴在那里吃东西,哈哈”
                      诸葛恪哪里甘心,于是反击道:“我栽梧桐树是为了引凤凰的,怎么来了只麻雀?让我们拿弹弓把它打回去吧!”
                      费祎笑笑不说话,叫人拿了笔来,当下写了一篇《麦赋》,算是做了回答。诸葛恪笑了,你写麦子,我就磨麦子!于是他也拿笔写了一篇《磨赋》
                      果然是高手对决,不相上下
                      这么一来二去,孙权也是看上费祎了,不但大加赞赏,还送他宝刀。(定基信物)
                      能被那个时代的孙权看上,不用多说,肯定是人才。费祎也的确是很有能力,面对极多繁杂的军国事务,他每件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从不出问题。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的记忆力,不管是什么文件都能过目不忘,绝对是个记忆天才。
                      这些还不算什么,他还经常
                      一心两用。


                      1989楼2013-02-14 22:11
                      回复
                        那个十年前听信杨仪一起围杀魏延的“无当飞军”统领
                        ——王平
                        虽然杨仪被办了,但王平并没有受到牵连,反而还升官了。
                        当初魏延死后,朝廷派了吴懿代替魏延的位置,而王平就是他的副手;三年后,吴懿死了,王平就代替了他的位置,一直呆在汉中,守卫蜀国北疆。
                        虽说有这个很生猛的王平在,但蜀军毕竟还不到三万,面对十万大军必然还是有些吃力的吧?很多蜀兵因此畏惧了,连守城的信心都没了,甚至还劝王平把敌人放进来,说这样可以关门打狗。
                        关门打狗?知不知道打不了狗的话就成了引狼入室呢?而后来的姜维,就犯了这个错误,不过也是后话了。
                        当下,王平力排众议,带领大军占据兴势山等待敌军到来。
                        光等肯定不行,为了迷惑敌军,王平在兴势山上到处插旗帜,连绵一百多里,蔚为壮观。
                        而此时在涪城的蒋琬与在成都的费祎,都积极调集军队,准备驰援汉中。特别是费祎,身为大将军,责任必将更加重大。
                        而就在这三军整装待发之时,突然来了一个人,说要跟费祎,
                        下一盘围棋


                        1991楼2013-02-14 22:14
                        回复
                          这时候还下围棋?
                          这人脑子有毛病吧,费祎哪儿有时间陪他下棋?
                          不过他还真有时间
                          淡定的费祎接受了那个人的邀请,开始专心致志地下起了围棋。而这个来下围棋的人,就是国策顾问来敏
                          他表示自己是故意来试探费祎的,看费祎这么气定神闲,一定能打败敌人。
                          呵呵,奇怪的试探方法
                          下完围棋后,费祎便统领各路大军赶赴汉中了。
                          可是他左等右等都没等到曹爽,难道这曹爽跟他老爸一样又搞起了野外生存训练了?
                          原来,曹爽是被王平给挡在兴势山了,而且还碰到了传说中的日全食。
                          曹大将军可真有够倒霉的
                          进退不得的他看着运粮的驴马大量死亡,看着运粮的百姓嚎啕大哭,几乎就要崩溃了。
                          自己原本的目的可是扬威天下啊!现在好了,你妹的臭名远扬了……
                          没办法,只能回去了。于是曹爽决定撤军
                          可是,撤军是你曹爽说撤就能撤的了的吗?
                          费祎辛辛苦苦前来可不是来旅游的,早就在曹爽回家的路上等着他了——占据三岭,挡住曹爽退路
                          一场血战,即将打响
                          【本话完】


                          1992楼2013-02-14 22:17
                          回复
                            说是血战,其实也就是对于曹爽来说是这样;而对于以逸待劳的费祎来说,
                            完全就是二十分钟的节奏。
                            此战令魏军损失惨重,运输队几乎全军覆没了,而关中地区也是因此被折腾得民穷财尽。我想,远在涪城的蒋琬也一定很开心吧?
                            一来是好好地教训了曹魏,二来,好基友就是靠得住,丞相没有看错人啊!
                            而夹着尾巴逃跑的曹爽可就惨了,本来想要学司马懿那样打个胜仗耀武扬威一下,结果不但被别人痛打了,还导致威望尽失,真可谓东施效颦。
                            兴势之役,表面上的确是以曹爽的惨败蜀汉的获胜而告终了,然而战略上,
                            却是蜀汉的回光返照


                            1998楼2013-02-16 19:54
                            收起回复
                              2025-07-28 06:22: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蜀汉已经无力进行全面防御了,而被迫改其为重点防御
                              自从刘备任命魏延镇守汉中后,蜀汉对抗曹魏的全面防御方针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在兴势之役前,蜀汉的将领却有了放弃险要固守汉,乐两城的打算,只是被王平拒绝后才取得了全胜。
                              但这也阻止不了蜀汉防御方针逐渐向重点防御倾斜的趋势了
                              为什么呢?是因为魏国在战场上给蜀国带来的压力吗?
                              当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
                              首先,南方少数民族的反叛是个很令蜀汉头疼的问题,诸葛亮时代的"不驻兵"早就成为传说了,直到成都被邓艾攻陷时南方仍有一万蜀军驻足在那儿。
                              此外,孙刘联盟也逐渐崩坏了。
                              自从诸葛亮去世后,吴国便增兵万人于巴丘,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如果救不了蜀国,那抢点儿地盘也是好的,也就是“一欲以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国自然不能置之不理,于是增兵永安,“以防非常”。作为联盟,却毫无信任可言,这也很大程度上拖住了蜀汉的后腿
                              以上两个不安定因素一下子就让蜀汉失去了约两万人的机动兵力,所以全面防御的方针也变得力不从心了,不过,
                              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镜头切到吴国】
                              曹爽吃瘪后变得老实了,魏国的政坛也平静了不少。然而,曹魏在内政上的衰败却像瘟疫一般,向吴蜀传播了过去。我们的东吴大帝孙权,也进一步走上了下坡路
                              公元241年五月,孙权的太子孙登去世。哀痛之余,孙权也安排了新的太子人选孙和
                              既然安排好了太子,应该也就没什么事儿了,但孙权却又搞出了点儿事儿来


                              1999楼2013-02-16 19: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