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0,018贴子:89,516,340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琮的夫人(孙权的女儿)整天就在孙权面前诋毁孙和,慢慢地动摇了孙权对孙和的信任。
知道此事后,远在武昌的陆逊上表据理力争,但因为言词过于偏向于孙和而得罪了孙权,同时顾雍的儿子(陆逊的外甥)顾谭也惹火了孙霸。
正始二年孙权趁曹爽胡来时曾派遣四路大军攻魏,顾谭的弟弟顾承以及张休(张昭次子)在此一役中都立了些战功,回来后却因此和全琮的儿子全端全绪争吵不休。糊涂的孙权却听信了全氏的一面之词,发配顾氏兄弟和张休去了交州。大概他还觉得不解气吧,半路上又派人追上去赐了张休一死。
不得不说,孙权在此事上可以说是完全在胡来,连陆逊都倒了霉,整天被孙权派人诘问。毕竟也不是连清人了,愤愤不平的老年陆逊,不久后就气闷而死了。(同样是站在东吴顶端的男人,陆逊已经算活得很久了。。)
这位出将入相,屡建奇功,让蜀魏大为忌惮同时多次救东吴于水火的传奇人物,就这么离开了人世。
值得庆幸的是,虎父无犬子,陆逊的传奇将由他的儿子延续下去,不过也是后话了
【晚上再更一部分】


2001楼2013-02-16 20:03
收起回复
    【镜头切回蜀国】
    蜀汉取得兴势大捷的后一年,蒋琬董允相继去世,一度被人称道的【四相】只剩下费祎一人了。
    无疑,他即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种压力,是无形的,但一旦爆发,甚至就会要了你的命。
    费祎,还有最后九年,九年后,他将被人刺杀,而凶手,是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
    蜀国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幕,即将上演。


    2002楼2013-02-16 20:50
    收起回复
      2025-07-28 00:07: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此时的费祎,还在卖力的工作着,毕竟死亡离他还很遥远。
      可以说,费祎为了国家,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他的工作能力之强,前文已经提到过了,但同时他还具有一个当代干部们无法具有的品质
      ——清廉
      据史料记载,费祎的生活非常朴素,即便是对自己的儿子都严格要求,只能穿布衣、吃素食,出入既不坐车,也不骑马。
      这哪里是官二代?大家一定会如是感慨
      不但不贪,还严格约束自己的亲属,费祎的这种品格是令人钦佩的。
      在他执政的数年里,依然延续蒋琬的政策,在汉中据险而守,拒敌于国门之外他有时坐镇汉中,有时回到成都,奔波于两地,不敢有丝毫怠慢,可谓是恪尽职守了。
      当然他的努力,也换来了蜀国的安宁与民众的幸福——“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
      对于工作孜孜不倦的他,虽然经常屯兵在外,但刘禅有什么事儿还是会找他商量的;可是慢慢的,刘禅的态度,
      发生了变化


      2003楼2013-02-16 20:53
      收起回复
        就像之前提到的,在蒋琬死后,刘禅就准备开始亲政了。
        既然要亲政,当然不能只发表个声明,还要有实际行动。而刘禅的实际行动就是,
        继续削减费祎的权力,并大力分权。
        前有诸葛亮,后有蒋琬,刘禅躺着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终于要亲自上场了
        他很兴奋地爬上蜀国的顶端,本以为会看到一片兴兴向荣的景象,但他绝对想不到,自己看到的,
        是满目疮痍
        经过多年的折腾,蜀国早已奄奄一息了,如果刘禅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或许还有救,只可惜他在做皇帝方面是个庸才。
        我之前也说了,阿斗很聪明,但是没能力。
        刘禅还有十六年,十六年后,他就不再是皇帝了,
        而是亡国之君
        刘备奋斗一生所创立的蜀汉大业,就要毁在这个宝贝儿子的手里。蜀国,也将成为三国第一个走向毁灭的国家
        当然了,刘禅还可以再继续折腾十六年,就让我们在这十六年的时间里,看看他都做出了哪些
        丰功伟绩


        2004楼2013-02-16 20:54
        回复
          家里出了点事情…近几天可能更不了了,下次一定大量更新!


          来自手机贴吧2016楼2013-02-24 09:23
          收起回复
            ——献媚阿斗
            不得不说,献媚也是一门学问,而陈祗兄在这方面则是有着很高的造诣。他不但想尽办法来满足阿斗的欲望,还能投其所好,甚至不惜与太监勾结以把持朝政。
            很快朝廷就变得乌烟瘴气,国事也日益颓废
            在费祎死后阿斗又相继提拔了董厥、诸葛瞻、樊建这些没有道德的人来主持朝政,把原本就破败不堪的蜀国折腾得只剩下一副躯壳
            而最为致命的是,阿斗还干了一件十分混蛋的事
            ——重用宦官
            如果只是宠爱也就罢了,让他们来把持朝政..这还了得?
            【镜头切回】
            公元247年,曹爽一伙似乎从之前的大败中恢复了元气,再次开始作威作福。
            不过有司马懿这个眼中钉在,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行为受着某种限制,于是他们开始想尽办法
            来清除这个眼中钉


            2026楼2013-02-27 16:13
            收起回复
              为了彻底削弱司马懿的影响,曹爽一伙儿采取了以下两项措施
              (1).改变禁卫军的编制,将司马师的部队解散,这样的话从此皇宫禁卫军就都落到了曹爽兄弟的手里。
              对此,司马懿虽然据理力争,但因为曹爽握有实权而只能无奈放弃。
              (2).以曹芳已经成年为名,迁临朝听政并与司马家关系密切的郭太后回永宁宫,也就是让她少管闲事。
              很明显,曹爽一伙儿是把司马懿往绝路上逼,慢慢地,局势就变成了忠跳内的节奏
              不过司马懿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对曹爽不满的我也不清楚,但以晋书及资治通鉴记载,"于是与爽有隙,"可见从此之后司马懿和曹爽彻底反目了,并下定了斩草除根的决心!
              司马懿的夫人去世后,他便以69岁的高龄告老还乡,从此不再干预朝政;不过他也在暗中让司马师收集心腹,开始了,
              政变的部署


              2027楼2013-02-27 16:14
              收起回复
                曹爽一伙的胡来,不但违反了朝廷的法典,而且还给吴蜀以可趁之机
                如今曹魏的朝政,已经是动荡前最后的平静,只要有人带头,群臣立刻就会揭竿而起。但曹爽这个草包哪里看得到这等潜在的危险?他只看得见司马懿回家了,这个自己最大的政敌"垮台"的事实。
                从此,曹爽变得更加肆无忌惮、骄奢无度,他自己府上的饮食和服饰比皇宫里的都要华贵;各地有什么贡品,他也会先过目后私自留下精华;更过分的是,他连宫女都不放过,擅自拿来自己享用。
                曹爽的这番胡来,连他的亲弟弟曹羲都看不下去了,多次规劝,以至于声泪俱下。然而,兄弟之情并没有能够打动这个死到临头的曹爽,连他原来的部下都对他彻底失望了。
                曾经担任曹爽长史一职的孙礼被曹爽踢开赴任扬州刺史后,又调任冀州刺史,之后匈奴侵犯并州边境时,曹爽又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孙礼忿忿不平,先去拜会了司马懿。
                司马懿看他脸色不对,便问他:“你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嫌并州刺史官小?”
                孙礼愤然回答:“您说什么呢!我虽然不是圣人,但还不至于为这点儿小事发愁。我原本以为您能象伊尹、吕尚那样辅佐朝廷,上报先帝下建功勋(结果您到好,在家当缩头乌龟?)。如今江山社稷已经危在旦夕,这才是我不高兴的原因啊!”
                这番话,明摆着是希望司马懿有所动作了。(内奸,你再不跳还怎么玩儿?)
                作为曹爽的长史,孙礼向来是忠心耿耿的,但曹爽的胡作非为终于将他推向了司马懿的一边。
                虽然此时的司马懿已经有了诛杀曹爽的决心,但并没有忘记目前的形势还不好动手,只能继续隐忍下去。
                不过,公元248年冬,就在孙礼离开洛阳后不久,司马懿的府上,
                又迎来了一位客人


                2028楼2013-02-27 16:16
                回复
                  2025-07-28 00:01: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他就是即将赴任荆州刺史的李胜
                  李胜长期依附于曹爽,而当年攻打汉中的馊主意,就是他和邓飏的“杰作”。
                  曹爽一伙虽然将司马懿排挤出了朝廷,但对他还是有着一丝戒心,于是就让李胜以辞行及求教的理由来探探司马懿的底细。
                  当时司马懿已是古稀之年,但曹爽的这个小把戏依然瞒不过他的法眼。于是,司马懿决定演一场好戏,来招待这位客人。
                  李胜见到司马懿躺在病床上,连站立起来打个招呼的力气都没有,不禁大吃一惊:“天子隆恩,任命我为荆州刺史,特地来向太傅您辞行。早就听说您贵体欠安,但没想到病得这么厉害。”
                  司马懿故意气喘吁吁地胡说一通:“我年老体弱,恐怕难以长久了。您屈就并州,那里靠近匈奴,要好好注意边防。我死后,两个儿子就托付给您了。”
                  李胜一听,并州?于是赶紧解释到:“太傅,我是去荆州,不是并州。”
                  司马懿仍然装作听不清的样子:“您刚从并州回来?”
                  李胜没办法,只好大声缓慢地说:“我是就任荆州刺史,不是并州。”
                  司马懿这才听清,叹息道:“年老耳聋,听不清了。您是衣锦还乡啊,可喜可贺。到任后,希望您再立新功。”
                  说完后,他示意口渴,旁边的侍女便端来汤水。然而司马懿才喝了几口,就弄得到处都是。李胜看到这个样子,自觉不便打扰,便客套几句后,告辞离开。
                  李胜一定没有注意到,自己关上门时司马懿的笑容,以及司马懿床头放着的那个,
                  闪闪发亮的奥斯卡小金人
                  回去后,李胜将司马懿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曹爽,从此,曹爽一伙儿也就不再把司马懿放在眼里了。
                  ————————————————————————————————————
                  从古至今都有这么一个定律:再糊涂的一伙儿人中总有个聪明人
                  曹爽一伙儿,也不例外


                  2029楼2013-02-27 16:17
                  回复
                    这个聪明人就是魏国的农业部长,人称“智囊”的桓范
                    桓范这个人对于曹爽,就好比田丰对于袁绍,虽然忠诚又精明,但就是和上司搞不好关系。他曾经因和妻子吵架,一言不合,就把已经怀孕的妻子给误伤致死了,所以曹爽对他也是敬而远之,更谈不上言听计从了。
                    公元249年正月,魏国小皇帝曹芳照例要去祭奠曹睿的陵墓(高平陵),曹爽也跟着去了
                    曹爽这个人很爱游山玩水,平日里就经常带着自己的几个兄弟到处乱跑。桓范看到他这么做觉得很危险,于是经常劝曹爽要多多防范。自己带着亲兄弟全都出城,万一有人在城里发动个政变,还能回得来吗?因此,曹爽稍稍收敛了些。这次皇帝要去高平陵扫墓,曹爽就打算顺手在附近打打猎散散心,一高兴还把自己的亲兄弟全都带走了。

                    本来你曹大人就不是一定要去的,去就去吧,还拉着自己的兄弟全都出去,一条后路也不给自己留
                    我们能说啥呢?
                    自作孽,不可活
                    曹爽出门前,桓范还又劝谏了一次:“您这一走,城中要是有什么变故可就回不来了啊!”曹爽却不以为然:“呵呵,哪个不要命的敢反老子!”然后就信誓旦旦地出门了。
                    呵呵,这样的人是当领导的料么?
                    曹爽的大意,自然早被司马懿看在眼里,这个他苦苦等待的跳内的最佳时机,
                    终于到来了
                    ————————————————————————————————————————
                    几年前,司马懿称病告老还乡后,也让长子司马师以照看父亲及母亲去世守孝为由辞掉了那个有名无实的职位,并专心准备政变事宜。然而,他并没有把这些事情告诉司马昭,直到动手前的那一晚。
                    当天夜里,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司马昭,你是什么心情?兴奋?激动?紧张?总之有一点肯定没跑,就是睡不着!而反观司马师,早就鼾声如雷了。第二天,司马懿再次确定了曹爽出城的消息后,终于开始了那个,
                    改写三国历史的计划


                    2030楼2013-02-27 16:19
                    收起回复
                      行动开始
                      首先,他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了洛阳城的各个城门。而司马师则是在暗中早已准备了三千死士,此时统统发难,分别在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带领下占据了武器仓库及皇宫。然后司马懿命令司徒高柔假节,代理大将军一职,以太仆王观代理皇宫禁卫队队长,分别夺取了曹爽和他弟弟曹羲的军营。
                      曹氏兄弟的军营因为群龙无首,而来的又是三公九卿,谁都不敢乱动。待洛阳城被控制后,司马懿经郭太后批准,立刻上表曹芳,将曹爽的罪行一一列举,并亲自带兵占据洛水桥头。
                      在路过曹爽家门口时,一个曹爽家的侍卫突然弯弓搭箭瞄准司马懿。
                      箭已上弦,一触即发!难道司马懿的计划将被此箭戏剧性地终止吗?


                      2031楼2013-02-27 16:20
                      回复
                        眼看那个侍卫就要将箭射出,他的身旁却出现一人大声呵斥:“太傅打算干什么还不清楚呢,不能鲁莽行事!”于是,这支可能改变三国历史的箭,最终还是未能射出。
                        很快,司马懿就顺利地占据了洛水桥头,彻底断绝了曹爽回洛阳的道路。
                        原本正在郊外吹着口哨的曹爽,在看到司马懿的上奏后,下巴都下掉了一半:“我勒个擦,那个老头不是早残血了么?怎么又突然来这么一手!”
                        惊慌失措的曹爽不敢将表上奏曹爽,只好在郊外草草扎营,带着小皇帝一起风餐露宿。
                        说起来,在司马懿还未完全控制住洛阳的时候,曹爽府上的司马鲁芝和辛敞就突围去向曹爽报信了。不过他俩倒没啥,司马懿担心的只有,
                        那个人


                        2032楼2013-02-27 16:20
                        回复
                          “智囊”桓范
                          为了稳定住他,司马懿立刻以太后的名义任命桓范为中领军。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桓范也知道现在是个什么形势,跟着司马懿绝对比跟着曹爽混要有前途,所以他准备接受司马懿的封赏,但他的儿子却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劝他还是赶紧去给天子(实际上自然是曹爽)报信。
                          此时,城南昌平门的守将是司藩,是桓范的老部下,于是桓范就直奔城南,还口称有太后诏书,司藩犹豫了一番,还是开了城门。但没想到的是,桓范刚出城就换了一副口气:“太傅谋反,你还不和我一起去出首?!”(他不该这句话的)司藩这才明白上了当,立即派人追并报告司马懿,只可惜桓范动作太快,没能被追上。
                          司马懿听说此事后大吃一惊,身旁的蒋济却淡定地却说着:“像曹爽这种废物,要是能听桓范的也不至于有今天。他平常不听,今天又能如何?”司马懿这才安心了下来,并接二连三地给曹爽派去使者,说自己只是为了夺权,并无意加害于他。
                          说了这些还感觉不够,司马懿又加上了一句:“如今我和蒋太尉已经对着洛水发了誓,如果你能放弃兵权回来,仍然不失封侯的爵位!”(只能说司马懿还是很了解曹爽的草包特性的,这句话必将发挥出很大的效用)
                          【镜头切到郊外】
                          鲁芝辛敞和桓范先后到达曹爽所在地,把洛阳城变故的过程告诉了他,并称司马懿已经据守洛水。眼下洛阳肯定是回不去了,不如请陛下去许昌,然后调集各地军兵讨伐司马懿。正说着呢,司马懿的使者就到了。
                          司马懿为了安抚曹爽,派的使者都是曹爽平日的好友。果不其然,曹爽开始动摇了。桓范见状,急坏了:“匹夫临难,还知道求生反扑呢,何况您还有不少军兵在这附近;而这里到许昌不过一天的路程,那里的武库足以支持大军的用度;我们所担心的,只是粮草而已。我身为农业部长,又带来了印绶,就连这唯一的担心都没有了呀!”(你还动摇个**?)”
                          曹大将军思考了片刻,却窝窝囊囊地决定再好好思考一夜,于是曹爽一伙就这样在洛阳郊外度过了自己人生中
                          最漫长的一夜


                          2033楼2013-02-27 16:22
                          收起回复
                            次日五更,大家早早地聚集在了曹爽的军营外,等待着大将军最后的将令。
                            一夜无眠的曹爽看起来十分地憔悴,他缓缓地走出营帐,无力地丢下手里的宝剑,无奈道:“太傅要的只是兵权,我大不了不起兵,回家安心当个地主也好啊!”桓范一听,当下就不能忍了:“废物,废物啊!虎狼之侧岂容酣睡!艹,连我都要跟着灭族了!”
                            说完后,他仰天大哭:“曹真大人啊,您一世豪杰,怎么生了这么个水逼!”
                            曹爽麻木地将司马懿的表章上奏了曹芳,并称愿意卸甲缴枪,请求曹芳免去自己的官职。同时,他还派人将大将军的印绶交出,送给身在洛阳城中的司马懿。
                            曹爽的主簿杨综一把把他拉住:“大将军,您要是交出此印,恐怕难逃一死啊!”曹爽却摇了摇头:“太傅不会失信于我的。”
                            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就这样,高平陵一行草草收场,曹芳君臣启程返回洛阳,一路无话。想当初曹爽出城时,他的仪仗甚至超过了皇帝曹芳,而回来时则是灰溜溜的,兄弟几个连个随从都没有。
                            见皇帝一伙回城,司马懿赶紧微笑着上前迎接曹芳,并仍然按照君臣身份行礼,但对曹爽一伙,则是看都不看一眼。然而,曹爽的苦难,
                            才刚刚开始


                            2034楼2013-02-27 16:23
                            收起回复
                              2025-07-27 23:55:3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曹爽回到府第后,司马懿就立刻拨了洛阳平民八百人将他的大将军府团团围住,并在四角建高楼密切监视。
                              用八百人来监视,想想就觉得慎得慌
                              曹爽往东,他们就跟着往东;曹爽往西,他们也跟着往西。曹爽闲暇无事,拿着弹弓想到后花园打鸟解解闷,他们就立刻大喊:“前任大将军到东南角去了!”
                              谁顶的住这份压抑?
                              曹爽气的直接把弹弓向地上一扔,做什么事儿的心情都没有了
                              这样的待遇,自然引起了曹爽对其前途的不安。他的弟弟曹羲就给他出了个主意,以家里断炊为由向司马懿借粮。司马懿见到信后倒也没说什么,立刻拨了一百斛米粮,并且附带了大量的肉脯食盐大豆等副食,还亲笔写信好言抚慰。
                              这下曹爽的小心脏算是平静了:“看来太傅没有害我的心思嘛~”正当曹爽松了口气,安心一笑之时,司马懿也笑了。只是司马懿的笑,
                              却显得那么的意味深长


                              2035楼2013-02-27 16: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