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0,035贴子:89,504,809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他的儿子孙虑去世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太子孙登也特意从武昌赶来建业,劝慰这已年过五十的老爸。
之后的时间里,孙登就留在了建业,陪在孙权的身边。这么做既是为了尽一份孝心,同时也是因为有陆逊镇守武昌,没什么好担忧的。
无独有偶,曹睿的女儿曹淑也于是年二月夭折了。曹睿自己还三十不到呢,就遭受如此打击,必然也是痛不欲生。所以他又是立庙祭祀,又是为女儿办阴魂,甚至还要亲自去许昌参加葬礼。
想当初,曹操曹丕去世的时候,葬礼都是相当的简单,而如今为了一个小丫头却这么兴师动众,自然招致了群臣的反对。陈群杨阜等人都纷纷劝说,当年您父亲曹丕和您奶奶(卞氏)去世的时候您都没有送葬,我们倒不是说您不孝,但如今大张旗鼓地办私事实在不妥。如今不但您自己要去,还要把后宫全带去“公费旅游”,这得多铺张浪费啊!
还有一点他们没说,估计是没好意思说,就是曹丕曾下令禁止厚葬的,曹睿这么干完全就是在带头违法乱纪啊。
不过,正处于极度悲痛状态的曹睿显然是听不进去的,三月他执意去了许昌办葬礼。
曹睿这个人吧,在攻吴取蜀的外交内政上都是很有建树的,但在自己的私生活上就有些说不过去了,这个我们稍后再说。
相比曹睿只是私事糊涂,这个时候的孙权,
连公事都开始糊涂起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3楼2012-12-03 18:23
收起回复
    某天孙权突然感慨,堂堂大东吴却没有几匹像样的马,于是就派人远赴辽东去向公孙渊买马。
    当时大家都一致表示此法不可行,而孙权却依旧我行我素。
    辽东是什么地方?是公孙家建造起的独立王国,自从董卓之乱后就仗着山高皇帝远,割据一方了。
    想当初,公孙度在董卓进洛阳之前就到了辽东,当时不少人为了躲避中原战乱而投靠了他,比如和华歆共创“割席绝交”之词的管宁。
    为了对其加以拉拢,曹操还给过他一个武威将军的头衔和永宁乡侯的爵位,而公孙度却对曹操的这番"恭维"表示愤怒:“劳资在辽东称王,当毛永宁乡侯!”并将曹操给他的印绶扔在一旁。
    公元204年,在曹操攻克邺城的同时,公孙度去世了,他的儿子公孙康继位。而公孙康死后,经过一番明争暗斗,其次子公孙渊于公元228年当上了辽东的新任土皇帝。
    曹魏对辽东鞭长莫及,所以也只能以加官进爵的方式对这个独立王国进行拉拢和名义上的控制,然而这个公孙渊却是个小滑头,脚踩两只船,肩负辽东太守的头衔却私下结交东吴。曹睿自然不允许这种情况,于是命令田豫等人海陆并进,去收拾这个吃里爬外的家伙。
    最终田豫并没能把公孙渊怎么样,倒是打听到了孙权派的使者将要返航的消息。
    当时海浪很强劲,田豫预料到了吴国的使者要找地方避风,于是就先做好了埋伏。很快,东吴的船只为了躲避风浪而跳进了田豫所设下的陷阱,当即就被斩杀了。
    孙权马没买来,反而损兵折将,这才回想起当初虞翻曾说过这么干不行,于是想把他从交州那儿调回来。
    然而,虞翻已经去世了,他仅仅是迎回了一幅灵柩。
    说起虞翻这人,不得不提起他的为人,那是的相当直率,同时还是个无神论者。
    当初孙权大宴群臣之时,他佯装喝醉倒地不起,但等到孙权一走他立马就坐了起来,为此孙权还大动肝火,差点手刃了他。
    还有一次,孙权与张昭谈论神仙时,虞翻指着张昭的鼻子说:“世上哪有什么仙人,都是死人而已!”孙权也是对这家伙忍无可忍了,立即把他发配到了交州,来个眼不见心不烦。然而现在他想见,
    却再也见不到了
    几个月后,魏国也有一人在失宠后郁郁而终,而这个人,
    就是那大名鼎鼎的的刘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4楼2012-12-03 18:26
    回复
      2025-07-28 13:15: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刘晔是个相当有才的人,可以说是胆量与智慧的化身,因此也一向被曹睿所敬重。
      但就是这么个出色的人,到了晚年却成了喜好察言观色的小人。
      曹睿曾有过伐蜀的念头,不过当时群臣都反对,曹睿只好私下里询问刘晔,刘晔告之可行。然而,刘晔却和群臣说不行,也就是说,他两边都不得罪。
      有一位叫杨暨的官员,是刘晔的崇拜者,而他却是最反对伐蜀的人。当他与曹睿唇枪舌剑之时,就把刘晔给搬了出来:“您不听我的不要紧,但刘晔是您信任敬重的人,他也赞成我的意见,觉得伐蜀无利可图啊!”曹睿当即一愣:“可是他跟我说伐蜀可行啊”杨暨也愣了,于是两人把刘晔找来对质,刘晔一言不发。
      后来刘晔反过来教训曹睿:“伐蜀这种大事儿你应该保密啊,不怕告诉你,我连睡觉的时候都怕说梦话泄密出去,你到好,还四处宣扬?我想敌人已经有所耳闻了!”听完后,曹睿觉得有道理,不禁羞愧起来;之后刘晔又找其他理由把杨暨给训斥了一番。
      然而,有个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就是:谎言这东西,瞒得了初一,瞒不了十五。或许刘晔能暂时稳住曹睿和杨暨,但这种取悦两边的谎话总有一天是要被拆穿的。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人就告诉曹睿:“如果您不信的话,大可以说反话来试探一下”曹睿本来是相信刘晔的,不过试试也无妨嘛,但最终意外地验证了检举人的话。
      之后曹睿就越来越疏远刘晔了,把他明升暗降为大鸿胪,这个位高而无实权的官职。刘晔也因此悔恨交加外带精神失常,两年后便郁郁而终了。
      说起来,刘晔这人是真心有才的,对东吴西蜀公孙渊等人的判断基本都是正确的,但或许正如后人所评,“以晔之明智权计,若居之以德义,行之以忠信,古之上贤,何以加诸!”,他这种耍小聪明的人的确是不如大智若愚啊。
      就这样,刘晔从此退出三国舞台,何其可惜!不过魏吴的小打小闹仍在继续,这不,
      陆逊来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5楼2012-12-03 18:27
      收起回复
        年底时,陆逊亲率士兵,摆出了一副要攻打庐江的姿态。
        陆逊是何等人也?大家都吓坏了,赶紧劝满宠请求救援,但满宠却不以为然地笑笑:“这庐江虽为小城,但兵精将勇,防守完全不是问题。而且东吴真的敢上岸两百里和我们比拼陆军?呵呵,我倒不怕庐江失守,就怕呀,东吴不来!”
        满宠这番话,绝对霸气外露,不过他的确也有说这个话的资本。于是他不但没有救援,还作出了一副要和陆逊决战的样子。
        事实上,东吴的陆军的确无法和魏国的相提并论,看到魏军摆出这么一副架式,陆逊也只摇摇头,无奈地离开了。
        经过此事件后,满宠为了将来对付吴国的进攻,特意在合肥以西依靠险阻另建了一座合肥新城,作为将来对抗东吴的"主战场"。而且这个“主战场”在后来对吴国的作战中的确发挥到了很大的效用。
        一年后孙权再次攻击合肥时,也是因为这座新城距离长江巢湖太远,二十几天都没敢下船,只能在岸边找些无关紧要的地方耀武扬威一下。然而就是这点儿耀武扬威的虚荣满宠都没满足他,他抓住战机对孙权进行了伏击,让孙权丢下了几百具尸体后狼狈不堪地跑回去了。
        说到这儿,不禁再感慨一下,满宠这个无论是在演义里,还是在各大三国游戏里都不太出风头的人,真得是极有能力的。此时的他作为征东将军驻扎在扬州,明显比那个曹休要难对付得多,连陆逊都对他忌惮三分。
        【镜头切回】
        上次孙权派去辽东的使者被杀了后,这事儿当然不能就这么完了,于是公孙渊决定再做做样子,讨好一下那个,
        已经老糊涂了的东吴大帝。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6楼2012-12-03 18:29
        回复
          公元233年,公孙渊派使者来吴,先是对孙权拍了一通马屁,然后再上表称臣。
          这还得了?此时的孙权最抗不住的就是这套了。
          他立即高兴得眉飞色舞,甚至大赦天下来庆祝,还要派一万兵马带着金银财宝远赴辽东封公孙渊为燕王并加九锡。
          见孙权这架势,以丞相顾雍为首的群臣纷纷劝说,表示对公孙渊这种人,派个使者意思一下就行了,真得没必要用送人又送钱的,而孙权却不以为然。他觉得人家远在辽东的土皇帝都想着向我称臣,这是何等的诚意啊!我怎么能就用一纸空文打发掉呢?
          张昭实在听不下去了,分析道:“公孙渊是怕被魏国搞才来求援的,绝对不是心甘情愿称臣于您,如果他又改变主意臣服于魏的话,肯定会扣押我们的使者当信物,到那时我们可就成了全天下茶余饭后的谈资了!”然而孙权还是不听,张昭又继续力争,就这样俩人对峙了起来。
          最终孙权没能打赢口水仗,恼羞成怒地拔出宝剑对着张昭:“吴国所有的人,入宫敬我出宫敬您,这已经足够尊敬了您了吧?而您却屡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为难我,我真地怕自己会控制不住脾气啊(杀了您啊)!”张昭凝视孙权良久,缓缓说道:“之所以我即便知道您不会听我的,我还以死直谏,就是因为当年太后的托孤于我啊!”话毕,他泪如雨下。此情此景,连孙权也动了情,将宝剑扔在一旁,两人抱头痛苦。然而哭归哭,孙权依旧我行我素,派人去了辽东。
          张昭见孙权这么一意孤行,干脆请了病假从此不上朝了。孙权火了,立马派人用土把张昭的家门堵住,张昭也不甘示弱,干脆自己也在家门内用土把门都堵死,双方就这样展开了对峙。
          公孙渊见到孙权派人带来燕王头衔和九锡的重礼后,果然慌了。
          他很清楚,辽东离魏国近而离东吴远,再加上魏强吴弱,要是自己就这么受封了,肯定会得罪魏国的。他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使者给砍了,还把头颅送给曹睿请功,而东吴的兵马财宝则都收归己有。
          见公孙渊这么做,曹睿很是高兴,并加封他为大司马乐浪郡公。但人财两空的孙权,
          可就被气了个半死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7楼2012-12-03 18:31
          收起回复
            孙权咬牙切齿地表示:自己要是不能把公孙渊这个鼠辈的脑袋给砍下来扔海里,就无颜再君临天下了!
            于是他当即就想要北上辽东,与公孙渊决一死战。
            客观地说,孙权的水军是很精锐的,人数上也占有绝对优势,但北上辽东的话,着实不利。
            东吴群臣见大帝又想出如此创意,大吃一惊,陆逊薛综等人赶忙忙劝谏。
            他们也知道大帝这人不好劝,于是先拍拍马屁,表示大帝英明神武地领导下,这场战斗是绝对不可能打输滴,然后再陈列一大堆没必要打这场仗的理由。好说歹说,终于将大帝劝得回心转意了。
            此时大帝也知道自己错了,于是派人去请张昭回来,然而张昭却不领情。大帝只好亲自去张昭府上,但张昭依旧卧床不起,反正就是不见他。
            这下大帝又火了,立即下令点火,要把张昭给烧出来,但张昭也是一倔脾气,就是不出来。无奈的大帝只好灭火,然后在张昭家门前罚站。
            毕竟是皇帝啊,老在门口这么罚站还得了?于是张昭的几个儿子赶忙将张昭搀扶起来,送回到了宫中,君臣才勉强和解。不过说起来,孙权与公孙渊之间的这段恩怨却迎来了一个,
            可以拍成电影的结尾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8楼2012-12-03 18:32
            回复
              毕竟先前东吴带去了一万人,想要整吞还是有点难度的,于是公孙渊先把他们的兵马给分散了。
              其中秦旦、张群、杜德、黄强等人带着六十人兵马被安排在了辽东以北二百里的地方。
              心怀故国的他们,见情势有变,最终在秦旦的提议下约定起兵造反,不成功便成仁!然而就在准备起义的当天中午,他们的计划被外泄了出去,当地太守立即关闭城门进行搜捕,他们也很无奈地跳城墙逃离了。
              跳城墙毕竟是个危险的行为,张群就在跳墙时摔伤了膝盖,再加上患上了疾病,很快就没什么逃跑的力气了。
              感到自己支持不住了,张群想让大家别再管他,赶紧逃生。然而秦旦却坚决反对,表示这种时候大家更是要生死与共。经过商议,大伙最终决定由秦旦留下来照顾张群,而杜德、黄强则去去寻找救援。
              这俩人就此过上了在深山老林里采摘野果度日的生活。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之后他俩到达了高丽,并将孙权给公孙渊的头衔原封不动地送给了高丽国王,表示孙权准备的礼物全被公孙渊那个小人给抢走了。高丽国王立即派人跟从他俩,将秦旦张群从深山老林中营救出来,并准备船只把这几个勇士送回去,还带上了貂皮等贡品。
              就这样,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他们终于回到了故土,并被孙权拜为校尉。
              多么惊险曲折啊,真心可以拍成电影了有没有!
              【镜头切回】
              曹魏、东吴、辽东的“三角关系”先说到这儿,现在还是将历史的聚光灯,
              重新打回到诸葛亮的身上吧
              【本话完】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19楼2012-12-03 18:33
              收起回复
                马克一下。感谢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21楼2012-12-04 00:20
                回复
                  2025-07-28 13:09: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手机贴吧1823楼2012-12-04 16:52
                  回复
                    正如司马懿所预料的那样,蜀汉整整沉寂了三年的时间。
                    经过前几次北伐,诸葛亮深刻地认识到了粮食问题是自己最大的短板。如果想要真真正正地打一次胜仗,不解决这个问题是绝对不行的。为此,他想了很多办法。
                    在这三年里,为了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诸葛亮将军队屯驻在黄沙一带,开始施行屯田,一边训练,一边种田;为了解决粮食运输问题,他又搞发明创造,制作出了一种叫做“流马”的工具,与之前的“木牛”一起,并称为“木牛流马”;为了解决粮食囤积问题,他在斜谷修建大粮仓。总之,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可以说诸葛亮是想尽了一切办法。(然而前不久看到有人说诸葛亮沉寂了三年是因为“心冷了”,当时就笑了,这么评价完全是对不起诸葛亮这三年来的努力啊!)
                    另一方面,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同时又让魏国疲于奔命,诸葛亮又亲自给孙权写信,请他在东线出兵,和自己的战略配合起来。
                    公元234年春,一切准备妥当的诸葛亮,倾全国之力,亲率十万大军,开始了他人生中,
                    最后一次北伐。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24楼2012-12-04 17:32
                    收起回复
                      这次诸葛亮没有“按套路出牌”
                      他一反先前从祁山进兵的套路,改为入斜谷出陇东,并且事先在半路上设置了驿站,专门用来转送军粮。
                      然而,这所谓的“不按套路出牌”也早在三年前就被司马懿所预测到了,所以此时的魏国也已经做好了防备。换句话说,魏国战略已定,只是在具体战术上还需要商讨一下。
                      魏国的将领们大多主张在渭水北岸列阵,凭借天险固守,但司马懿没有采纳,他觉得百姓都在渭河以南,那里才是必争之地。于是他立即引军渡渭水,做出了背水一战的姿态。司马懿还告诉部下:“如果诸葛亮东进武功,依山势扎营的话,那这仗就不好打了;但如果他扎营在西边的五丈原,那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虽然司马懿作出了两种假设,但其实他心里已经很清楚诸葛亮会选择走哪条路了。
                      司马懿的这番话并非仅仅是料定了诸葛亮必然会在五丈原驻扎来显示自己的料敌如神,后来双方战争的进程也的确说明了五丈原的缺陷
                      ——对魏军缺乏压迫力
                      换句话说,诸葛亮在五丈原,无论用什么方法都奈何不了魏军的一个“拖”字。
                      说起来,司马懿的战略其实从来就没有变过,

                      依靠魏国雄厚的“内力”,就足以拖垮蜀军!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25楼2012-12-04 17:33
                      回复
                        前几次北伐总露脸的那个郭淮,又要来为难诸葛亮了。
                        他认为诸葛亮要是渡过渭河后占据北原,将会断绝魏国通向陇西的道路,形成对魏军的南北夹击之势,必须要防备。司马懿也很赞同这个看法,并立刻命令他前去驻防。
                        果不其然,郭淮的防御工事还没完工,蜀军就蜂拥而至了,早有准备的魏军自然也没费什么功夫就把他们赶跑了。
                        几天后,蜀军又大举西向,郭淮又是一眼就看出了他们是在声西击东,真正目标必然是阳遂。此次郭淮再次言中,不久后蜀军趁黑夜偷袭阳遂,但再次被早有防备的魏军打退。
                        遭受了这些局部的失利后,诸葛亮不得已放弃了偷袭边角的策略,准备在五丈原与司马懿进行正兵决战。
                        当然了,诸葛亮也很清楚司马懿这货的尿性,所以他干脆命令士兵屯田于魏国民间,力求当地解决粮食问题。
                        就这样,时隔三年,双方再一次展开了宿命的对决!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26楼2012-12-04 17:34
                        收起回复
                          是年五月,孙权配合诸葛亮的攻势,率十万大军亲征合肥新城。同时,他命令陆逊、诸葛瑾带兵攻襄阳,孙韶张承攻广陵淮阴,三路大军共同伐魏。
                          当时身在寿春的满宠也深感压力,开始准备求援工作,但部下田豫却劝他再等一等:“您想想看,孙权这次如此得兴师动众,他的目标必然不止合肥这一座城,而是想以合肥为诱饵来逼我们决战。相比决战,我们还是选择守城为好,坐等他的锐气消磨殆尽,然后我们再出手,必然大获全胜!退一步说,如果他们足够聪明的话,就不会真的去打合肥了,那我们又何必庸人自扰呢?综上,如果我们现在出兵的话,只是中了他们的圈套”
                          田豫这番“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战术分析很是到位,满宠也觉得很有道理,但当时扬州地区的魏军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于是满宠先上表请求朝廷派御林军并立即命各地部队结束休整准备战斗。
                          曹睿的秘书刘邵建议道:“如今满宠手下能够立即投入作战的部队并不多,估计对付不了声势浩大的吴军。我们可以先派精锐步兵五千、骑兵三千,摆出一副很大的架势去增援,并虚张声势要截断吴军的后路粮道,那么他们一定会惊慌失措而撤兵的。”
                          然而,或许是东吴的声势过于浩大,满宠想要进一步退兵到寿春,曹睿当即就制止了:“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就是因为这些地方是必争之地,万万不可退让。再说了,就凭孙权的力量,哪里打得下合肥新城?您只要命令大家坚守就行了,我会率兵亲征的。不过我觉得啊,我还没到孙权就跑了。”话毕,曹睿就派秦朗(曹操的养子,他的母亲就是那个令关羽曹操神魂颠倒的美人)率两万人马增援司马懿,并明确下令:“您只要坚守来消挫诸葛亮的锐气即可,时间一长粮食必成问题。他靠屯田这样的零碎收入哪里能喂饱十万张嘴?到时候他必然会撤兵。”
                          部署完毕后,是年七月,曹睿亲征孙权。
                          得知这个消息后,满宠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派敢死队趁吴军不备直接把他们的攻城军械给烧了,甚至连孙权的侄子孙泰都杀掉了,再加之吴国将士水土不服疫病流行,士气大挫。
                          曹睿离前线还有几百里的时候,大摇大摆地把自己亲征的消息“泄露”给了孙权。原本以为诸葛亮在关陇一带能够拖住魏军主力的孙权,见魏国这东攻西守的态势,也着实感到了不安,果断选择了撤退。
                          大帝都跑了,攻击广陵淮阴的孙韶张承自然也硬撑不了,就这样,三路大军一下子就败退了两路,再次验证了孙权的“大帝亲征定律”。而唯一能给东吴争气的,
                          也只能是那个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27楼2012-12-04 17:35
                          收起回复
                            ——陆伯言
                            三路大军一下子只剩下陆逊这一路了,于是他给孙权写表以阐述自己的打算,不过没想到使者在半路上就被曹军给劫了,他的亲笔信也落到了魏兵手里。
                            局势一下子变得危险了起来,连诸葛瑾都坐不住了。他赶忙写信给陆逊:“我们的主力已经撤退,现在我们的计划又败露了,赶紧撤退吧!”陆逊对诸葛瑾的劝告倒是不理不睬,反而若无其事地让大家种地消遣,自己则和部下们下棋射箭,好不自在。
                            见此情此景,诸葛瑾倒也不担心了,因为他很清楚陆逊的足智多谋,如此“不务正业”的背后必然另有深意,于是亲自前来拜访陆逊。
                            诸葛瑾:“嘿,伯言好雅兴啊!”
                            陆逊:“哟,子瑜你来啦,来来来,陪我下一盘”
                            诸葛瑾:“不急,先和我说说你的想法吧,为什么还不退兵呢?”
                            陆逊笑了笑,说:“子瑜啊,如今我军两路人马都退兵了,敌人也可以集中精力专门对付我们了,而且要害之方也已经被他们占据,因此我要故作镇定先把军心给安定下来,然后再想办法撤离。如今要是立刻退兵的话,敌人一定会痛打‘落水狗’而紧追不舍,这样对我们才是最大的不利。计划我已经想好了,所以你也不必多担心啦,来来来,下一盘!”
                            待两人秘密商定之后,决定以诸葛瑾统领舟船,而陆逊则是把这些船全都塞满后作出一副攻打襄阳的架势。
                            魏军向来对陆逊敬畏三分,赶忙退保襄阳,诸葛瑾便趁机把船头一改,缓缓退兵,而步兵也在这些船队的掩护下安全撤退了。计划本来已经成功,但路过江夏等地的时候,陆逊仍意尤未尽地突袭了一把,消灭了魏军一千多人,也算是给东吴这次不完美的进攻划上了一个,
                            比较完美的句号。


                            1828楼2012-12-04 17: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