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吧 关注:3,420,018贴子:89,516,877

回复:【轻松说历史】带上三国杀的感觉,给大家讲讲三国历史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写的真好 加油更下去啊


1845楼2012-12-07 18:48
回复
    求楼主更新


    来自手机贴吧1846楼2012-12-08 00:34
    回复
      2025-07-28 08:18: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啊,三天了,快回来吧。。。


      IP属地:福建来自手机贴吧1847楼2012-12-08 04:25
      回复
        大学,考试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是最忙的,你们懂的。。最近只能不定时来更新一些咯,望包含哈


        1848楼2012-12-08 11:01
        收起回复
          诸葛亮的去世,司马懿不会不知道(当地百姓报告),于是他立刻下令追击。
          蜀军事先就已经做好了安排,姜维还命令蜀军反过来作出了决战的架势。司马懿见此架势也没有慌乱,既不进也不退,静观其变。
          待蜀军撤退后,司马懿仔细地巡视了蜀军的营寨,不禁对自己的对手心生敬意:“诸葛亮真是世间罕见的奇才啊。”称赞归称赞,司马懿也没有忽视掉一些细节:
          蜀军退兵时,营寨中的图书、粮草还有很多没来得及带走和销毁,可见蜀军撤退时是很匆忙的。经验丰富的司马懿当时就断定诸葛亮是真死了,蜀军这次是真的撤退了,于是立刻要展开二次追击。
          司马懿自己是理解了,但那个死脑筋辛毗还没转过弯来呢,一如既往地去阻止。司马懿急了:“军事上什么最重要?不就是军书密计兵马粮草嘛!如今蜀军丢下了这些,就好比一个人扔掉了五脏,难道他能活下去吗?所以说诸葛亮肯定是死了,再不快追就来不及了!”
          其实已经来不及了。
          蜀军虽然撤退得匆忙,却没有放松警惕,一路上插满了蒺藜,司马懿自然也就追不上了。
          —————————————————————————————
          诸葛亮的死,对于本就弱小的蜀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很沉重的打击,但逝者去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奋斗下去。
          他的三个接班人,蒋琬、费祎与姜维,将继续领导偏于一隅的蜀国。
          而摆在这三个人面前的,则是更为凶险的挑战,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极为残酷的现实。
          蜀国,还有最后的二十九年;二十九年后,
          它将走向灭亡。
          蒋琬,还将执政十二年;
          费祎,还将执政七年;
          姜维,还将执政十年。
          他们三人的执政风格,也有着很大的差异。蒋琬,完全是在模仿诸葛亮;费祎,被刘禅的亲政所牵制;姜维,
          则是成为了“孤胆英雄”。
          他们三人的结局也将大相径庭:蒋琬病死,费祎遇刺,姜维战死。
          现在就先来说说这第一位,蒋琬


          1850楼2012-12-08 11:09
          收起回复
            说起来,蒋琬的继位过程其实是很惊险的,倒不是他能力不足,而是,
            有人捣乱。
            而且这不是一般的捣乱,它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甚至让蜀国元气大伤。因为它不但让蜀国失去了一位好参谋,更是失去了一位好将军。
            他们两人的名字,分别叫做杨仪与魏延。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他曾做过荆州刺史傅群的秘书,后来投靠了关羽。关羽是很器重他的,命他为功曹,并带他去见刘备。之后在和刘备纵论军国大事的时候,杨仪都回答得非常妙,于是刘备就把他留在身边了,任命为左将军兵曹掾。
            之后杨仪也是一直升官,成为了诸葛亮的得力助手,不但代管丞相府事务,还总揽全局,掌管军队的分配部署,筹备军粮。
            说起来,杨仪的确是个非常有才的人,诸葛亮最头疼的军粮筹备问题,他却很快就能搞定,而且是既好又快。不过能力强并不意味着他性格好,而且他的性格非但不好,还存在着一个极大的缺陷,那就是心胸狭窄。
            心胸狭窄的人人际关系一般都不好,杨仪也不例外。和他关系很差的人当中,最有代表性当然就是那两个人:一个是大才子刘巴,一个是征西大将军魏延。
            刘巴就先不说了,反正都是文官;但魏延是个武将,那可就麻烦了。
            魏延这人可是很率性的,而且很高调,完全不会装孙子。毕竟他资历的确很老,别人也都让着他,但杨仪就是不让;不让就算了吧,他还常常明着与魏延对着干。魏延哪里能忍?干到最后,自然就是干架。
            杨仪就是一书生,肯定打不过魏延啊,当魏延拿出刀在他面前比划的时候,他就吓得嚎啕大哭。久而久之,这两个人的关系就变得水火不容了。
            看着自己的左右臂膀如此不和,诸葛亮也是相当烦恼。他想尽办法调解他们的关系,但都没什么效果,不过后来费祎为诸葛亮解决了这个难题。每当这对冤家吵闹的时候,费祎总是能够开动和稀泥神功,让他俩不至于影响工作。
            但诸葛亮死了之后,问题就来了。


            1851楼2012-12-08 11:42
            收起回复
              诸葛亮临死前在做退兵安排的时候,魏延没在场。
              按道理来说,大将军魏延是应该在场的啊,但诸葛亮这次的确是背着魏延的。不是不信任,只是怕魏延不听从安排。
              诸葛亮最后做出了这个决定:魏延负责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听,那大军就直接按原计划退兵。
              诸葛亮去世后,杨仪封锁消息,秘不发丧,然后命费祎去打探魏延的意思。魏延果然不听命令:“丞相虽然不在了,但我魏延还在啊,北伐还是可以继续的啊,怎麽能因为一人去世而影响此等大事呢?”
              而对于杨仪,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我魏延怎能做他杨仪的部下?”
              且不说他俩之间的私人恩怨,句官爵来说,魏延本来就是在杨仪之上的,要他服从杨仪的指挥,铁定没门。
              话毕,魏延要求与费祎重新商定退兵安排,并要费祎亲笔与自己联署,通告各位将领。这事儿费祎哪里敢做?但看着眼前的魏延,费祎也不敢贸然违抗。他为了脱身,便开始哄骗魏延了:“嘛..我肯定是完全同意你的看法的,但我还是要跟杨秘书长解释一下嘛,再说了,他只是个不懂军事的文官,肯定不会反对将军您的部署的。”
              魏延到底也是个单纯的人,居然就这么信了,并放走了费祎。
              魏延回到帐内,越想越不对劲,“啪”地一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大呼“糟了,上当了”,于是他赶紧派人去追,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魏延很不甘心,立即派人去秘密察看杨仪的行动。当得知杨仪他们依旧按照诸葛亮生前的部署行事后,魏延非常的气愤。他立刻率领自己的部队,抢在杨仪出发前,提前撤军。并且在撤退的过程中还把沿途的栈道全都烧了,以阻止杨仪撤军。
              要知道,这些栈道都是立在险崖峭壁上的,而且是大军安全返回的唯一通道,一旦被毁,大军就会陷入绝境,被司马懿围歼。
              魏延这样做,形同谋反,于是杨仪立即向朝廷发告急文书,指控魏延谋反;魏延也同样发告急文书,指控杨仪谋反。
              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1852楼2012-12-08 11:44
              回复
                两人的文书同时到达刘禅的手中。
                刘禅也慌了,毕竟他从来没遇到过这种事情。他立即询问董允和蒋琬的意见,而这他们两人也是一致认为杨仪不会谋反,而魏延就不一定了。
                这是什么意思?不就等同于是说魏延谋反么?
                安全起见,刘禅决定让蒋琬带着禁卫军火速北上,去应对那所谓的叛乱。
                说起来,之前魏延将栈道烧掉并没有为难的了杨仪。
                面对退路已断的局面,杨仪从容不迫地指挥军队凿山开路,并日夜兼程,带领近十万大军安全地撤出了前线。而此时已走出褒斜谷的魏延,则是准备下毒手,派兵逆击杨仪。
                走投无路的杨仪,只好发兵应战,与魏延死磕。
                一场血战,即将展开!


                1853楼2012-12-08 11:45
                回复
                  2025-07-28 08:12: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签到都断了,没红字的伤不起。。
                  下一次更新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哈
                  【本话完】


                  1854楼2012-12-08 11:46
                  收起回复


                    来自手机贴吧1855楼2012-12-09 17:38
                    回复
                      mark~


                      IP属地:吉林1856楼2012-12-09 21:17
                      回复
                        等更新等到肝肠寸断啊……


                        IP属地:湖北来自手机贴吧1857楼2012-12-10 01:07
                        回复
                          噗,还没更完呀,楼主辛苦了,我都看好久了。不错不错,满喜欢的,晚安了~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1858楼2012-12-11 00:14
                          回复
                            说到底杨仪就是个文人,真叫他自己和魏延打仗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派出了王平
                            王平是谁相信大家还记得,就是在大参军成名战里表现突出的那位草根英雄,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很聪明,也很能打,同时他也是诸葛亮最精悍的特种部队“无当飞军”的统领。这位草根英雄倒也不是上来就和魏延硬碰硬,而是“讲道理”。
                            只见王平大步迈向魏延,隔多远的,上来就一声“狮子吼”:“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居然就谋反?!”
                            虽然只有简简单单一句话,但效果显著。
                            一来,王平绝对是个人物;二来,也的确是魏延这儿理亏,于是魏延的前锋瞬间退散开了。
                            前锋一散,铁锁效应出现了,魏延手下的军队一瞬间就瓦解了。刚刚还气势汹汹、誓杀杨仪的魏延瞬间失去了所有的资本,我们无法想象那一瞬间魏延脑中的景象,或许,
                            只是一片空白吧。
                            魏延仓皇逃窜,带着几个儿子就往汉中奔去了。
                            从此他们隐居了起来,更名换姓,过上了行善除恶的侠客生活。


                            1859楼2012-12-11 11:49
                            收起回复
                              2025-07-28 08:06:5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历史不是小说,更不是电视剧,就凭这几个人也能跑得掉?结果大家也都清楚了:马岱将魏延捕获,魏延被夷三族。
                              就这样,“叛徒”魏延被杨仪给剿灭了。
                              虽然魏延不像演义里说的那样反叛,虽然杨仪的确是个小人,虽然各种虽然,但魏延有违军令是事实,
                              无论如何处置都是不过分的。
                              蜀汉最后一位大将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
                              按照《三国志》的记载,“魏延冤案”到此也就差不多结束了,但我想告诉大家,历史不等于事实,而事实,
                              远没有这么简单!


                              1860楼2012-12-11 1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