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始交大生活两周,但我已有了强烈的印象:大学就是一个“亚社会”。
如果将我们所处的环境划成几类,范围划得大一些,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划为一类,那末大学只能和社会归为另外一组——因为进入大学之后,独立自主,取代原来的学习成绩,成为最为重要的事。
独立自主是什么?且不说那些最普通的事,办银行卡,办护照,自行车被偷了就报案...在中学同样也会有。在大学里,独立自主更表现为一种恒心,一种镇定,一种探索。比如,没有课的时候干什么?或许出去感受感受西安的风土人情,或许“扎根”钱学森图书馆自习室,或许回寝室补个觉。我则拿上一个小本子四处游荡,记下一些有用的信息:B104周二上午第二节课有10级钱学森班的电子信息双语课程,中三有物理试验班的力学课而且教授是大牛,这节课用的课本是...,教授是...,只消拿出小本子,我就知道下节课我可以听什么,知道哪些课最有挑战性。而且,和社会上的总经理一样,大学里的教授是不会主动发现你的闪光点的,如何在有限的与教授见面的时间里,给他/她最深刻的印象?我知道这一点自己做的还不够。
当然,大学里不只能听课,单是从食堂里留学生的人数(两周内我有三次与留学生同桌吃饭)上就可以知道,西安交大是个国际化的学校,上个星期我就有幸参与了一次与食品安全和生物膜技术有关的学术交流会,来自世界各个知名大学的教授利用Skype进行学术交流,可是这次交流会也让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清醒的认识:七成以上听不懂。。。但确定无疑的是,大学给了我一种高度,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高度,等着我积极进取,追求卓越。这是中学无法比拟的。有个身在普林斯顿的学长说:在校园里见到J.F.纳什是常有的事,与诺奖获得者同桌吃饭的几率则更高。我想,这形象地说明了大学的高度,也催促着我继续努力,进入那些更为顶尖的大学。
大学的高度也能从图书馆看出来,科技丛书阅览室里浩如烟海的科技图书,行走其中就会有种被完全淹没的感觉,翻开一本,里面掉出一个纸条,上面有认真清秀的笔迹:“天道酬勤”,低下头仔细读这本已被“天道酬勤”的书,却发现它的高度自己真的无法企及。自习室里同学们的疯狂更令人佩服。每天早上,钱学森图书馆前都会有许多人排队,等待着占领自习室最好的座位。通宵自习室,代表着学霸和传说。
西安交大对少年班的要求和培养质量也很高,入学时的摸底考试,我们用的卷子和侯宗濂班、钱学森班都是一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交大制定了较为详细的“2011级少年班培养方案及管理办法”,(请注意,这只是给2011级少年班的,换言之只是给我们120多人的)确保我们在学校中的特殊培养。老师们(我也不知该称教授还是老师,权且称老师吧)也非常好。数学陆老师颇有费老师的风范,只是更为年轻。物理强老师说:“这点没讲过,你们就去自学!钱学森图书馆里都有。少年班的学生,就是要有这种能力!”而班主任两个星期来了近十次班级,这在大学中很罕见吧。。。有些同学认为,与在苏州时相比我们不够受到重视,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正是因为在少年班,我们就更应该懂得更多,大学里的机会远远要比中学里多,但是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西安,黄土,城墙,给人一种彻底沉下心来的感觉,推荐一个交大拍的片子:《大树西迁》,很有内涵。
如果将我们所处的环境划成几类,范围划得大一些,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可以划为一类,那末大学只能和社会归为另外一组——因为进入大学之后,独立自主,取代原来的学习成绩,成为最为重要的事。
独立自主是什么?且不说那些最普通的事,办银行卡,办护照,自行车被偷了就报案...在中学同样也会有。在大学里,独立自主更表现为一种恒心,一种镇定,一种探索。比如,没有课的时候干什么?或许出去感受感受西安的风土人情,或许“扎根”钱学森图书馆自习室,或许回寝室补个觉。我则拿上一个小本子四处游荡,记下一些有用的信息:B104周二上午第二节课有10级钱学森班的电子信息双语课程,中三有物理试验班的力学课而且教授是大牛,这节课用的课本是...,教授是...,只消拿出小本子,我就知道下节课我可以听什么,知道哪些课最有挑战性。而且,和社会上的总经理一样,大学里的教授是不会主动发现你的闪光点的,如何在有限的与教授见面的时间里,给他/她最深刻的印象?我知道这一点自己做的还不够。
当然,大学里不只能听课,单是从食堂里留学生的人数(两周内我有三次与留学生同桌吃饭)上就可以知道,西安交大是个国际化的学校,上个星期我就有幸参与了一次与食品安全和生物膜技术有关的学术交流会,来自世界各个知名大学的教授利用Skype进行学术交流,可是这次交流会也让我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有了清醒的认识:七成以上听不懂。。。但确定无疑的是,大学给了我一种高度,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高度,等着我积极进取,追求卓越。这是中学无法比拟的。有个身在普林斯顿的学长说:在校园里见到J.F.纳什是常有的事,与诺奖获得者同桌吃饭的几率则更高。我想,这形象地说明了大学的高度,也催促着我继续努力,进入那些更为顶尖的大学。
大学的高度也能从图书馆看出来,科技丛书阅览室里浩如烟海的科技图书,行走其中就会有种被完全淹没的感觉,翻开一本,里面掉出一个纸条,上面有认真清秀的笔迹:“天道酬勤”,低下头仔细读这本已被“天道酬勤”的书,却发现它的高度自己真的无法企及。自习室里同学们的疯狂更令人佩服。每天早上,钱学森图书馆前都会有许多人排队,等待着占领自习室最好的座位。通宵自习室,代表着学霸和传说。
西安交大对少年班的要求和培养质量也很高,入学时的摸底考试,我们用的卷子和侯宗濂班、钱学森班都是一样的,结果可想而知...交大制定了较为详细的“2011级少年班培养方案及管理办法”,(请注意,这只是给2011级少年班的,换言之只是给我们120多人的)确保我们在学校中的特殊培养。老师们(我也不知该称教授还是老师,权且称老师吧)也非常好。数学陆老师颇有费老师的风范,只是更为年轻。物理强老师说:“这点没讲过,你们就去自学!钱学森图书馆里都有。少年班的学生,就是要有这种能力!”而班主任两个星期来了近十次班级,这在大学中很罕见吧。。。有些同学认为,与在苏州时相比我们不够受到重视,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正是因为在少年班,我们就更应该懂得更多,大学里的机会远远要比中学里多,但是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西安,黄土,城墙,给人一种彻底沉下心来的感觉,推荐一个交大拍的片子:《大树西迁》,很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