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的生活很无赖吧 关注:98贴子:7,325
不知道能盖好不


IP属地:湖北1楼2012-11-23 13:18回复
    。。。盖不起来啊,不可以复制么


    IP属地:湖北5楼2012-11-23 13:26
    回复
      2025-05-24 07:10:46
      广告
      那就重打一遍吧。。


      IP属地:湖北7楼2012-11-23 13:33
      回复
        发散风寒药(14味)
        气味:
        辛温,麻黄、羌活、苍耳子且苦,桂枝、防风且甘。辛入肺,苦入心,甘入脾;辛能制风,苦则泻实,甘先补其子也。
        归经:
        防风、羌活、藁本不入肺经。
        主治:
        外感风邪、寒邪,兼治湿邪。


        IP属地:湖北8楼2012-11-23 13:40
        回复


          IP属地:湖北11楼2012-11-23 13:56
          回复


            IP属地:湖北12楼2012-11-23 14:00
            回复
              等晚上再来盖,还是不要复制以前的中药了,先打地基才好。。。那中基写点什么好呢


              IP属地:湖北15楼2012-11-23 15:40
              收起回复
                《中医基础理论》(目录)
                基本特点 ——第一章
                阴阳五行 ——第二章
                藏象 ——第三章☆
                气血津液 ——第四章
                经络 ——第五章
                病因与发病——第六章
                病机 ——第七章☆
                防治原则 ——第八章


                IP属地:湖北16楼2012-11-24 09:26
                回复
                  2025-05-24 07:04:46
                  广告
                  基本特点(第一章)
                  A.整体观念——中医学的主导思想
                  1.自然统一性
                  a.天(季节气候、昼夜晨昏)
                  b.地(地区方域)
                  2.自身整体性
                  c.人
                  B.辨证论治——中医学的诊疗特点
                  原则: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IP属地:湖北17楼2012-11-24 09:31
                  回复
                    阴阳五行(第二章)
                    ①精气
                    运动——气机(升、降、聚、散)
                    变化——气化(量变、质变)
                    ②阴阳
                    相对性 ——无限可分(无条件)、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
                    交感互藏→→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
                    ③五行
                    生理→→生、克(制化)
                    病理→→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相生关系的传变)乘、侮(相克关系的传变)


                    IP属地:湖北18楼2012-11-24 09:37
                    收起回复
                      藏象(第三章)
                      ①五脏
                      心——主血、主脉——主神志
                      肺——主治节——气(主气、司呼吸)——血(辅心、朝百脉)——津液(通调水道)
                      脾——运化(水谷、水液)、主升(升清、升举内脏)、统血(统摄血液)
                      肝——主疏泄(气血津液、脾胃、情志、排泄)、主藏血(贮藏血液)
                      肾——闭藏(藏精气、纳气)、主水(蒸化)
                      ②六腑
                      胆——贮存、排泄胆汁
                      胃——受纳、腐熟水谷
                      小肠——受盛、分清浊
                      大肠——传化糟粕
                      膀胱——贮尿、排尿
                      三焦——总司气化、水液道路
                      ③奇恒之府
                      脑、脉——心
                      髓、骨——肾
                      胆——肝
                      女子胞——天癸、冲任、心肝脾肾
                      ④相互关系
                      心vs肺——a.心主血&肺主气;b.心主行血→宗气(贯心脉而司呼吸)→肺主呼吸
                      心vs脾——血液的生成与运行(心主血,脾生血、统血)
                      心vs肝——a.心主血&肝藏血;b.神志
                      心vs肾——a.水火既济(心阳&肾**.水气凌心(肾阳虚,水泛上凌于心)
                      肺vs脾——a.气的生成;b.津液的输布
                      肺vs肝——气机的调节
                      肺vs肾——a.水液的代谢(肺通调水道,肾蒸化);b.呼吸运动(肾纳气);c.阴液
                      肝vs脾——a.肝主疏泄&脾主运化;b.脾生血、统血,肝藏血;c.病理传变
                      肝vs肾——a.精血同源;b.藏泄协调;c.阴阳制约平衡(肝阳&肾阴)
                      脾vs肾——a.后天(物质)→滋养先天;b.先天(功能)→温煦后天
                      六腑之间——饮食:胃→小肠→膀胱(清)、大肠(浊),三焦(道路),胆(胆汁)
                      心vs小肠——心火下移小肠,肠火循经上炎
                      肺vs大肠——肃降&传导
                      脾vs胃——纳运相得、升降相因☆、燥湿相济
                      肝vs胆——a.疏泄&胆汁;b.谋略&决断
                      肾vs膀胱——a.尿液&气化


                      IP属地:湖北19楼2012-11-24 10:23
                      回复
                        气血津液(第四章)
                        ①气
                        生成——脾胃(地气)、肺(天气)、肾(人气)
                        功能——推动、温煦——固摄、防御——气化
                        运动——气机(升降出入)
                        分类——元气(肾、脾胃)、宗气(肺、脾胃)、营气(脾胃)、卫气(脾胃)
                        ②血
                        生成——血=津液+营气
                        功能——润形、养神
                        运行——推动(心主血、肺朝脉、肝疏泄);固摄(脾统血、肝藏血)
                        ③津液
                        生成——水谷精微
                        输布——肺通调、脾散精、肾蒸化、肝疏泄、三焦决渎、胃游溢、小肠分清
                        分类——津(稀,肌肤、空窍、血脉,滋润);液(稠,骨节、脏腑、脑髓,濡养)
                        ④关系
                        气vs血——气生血、行血、摄血,血载气
                        气vs津——气生津、行津、摄津,津载气
                        血vs津——津血同源(同源于水谷精气)


                        IP属地:湖北20楼2012-11-24 10:47
                        回复
                          经络(第五章)——绝对的弱门啊
                          ①经脉
                          十二正经(中焦→食指→鼻翼→足大趾→心中→小指→目内眦→足小指→胸中→无名指→目外眦→足大趾→肺中→…)
                          奇经八脉(督脉、阳维脉,任脉、阴维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
                          十二经别——离入出合——加强体内、纵向联系
                          ②络脉
                          十五别络(十二别络下肘膝,任脉在腹督在背,脾之大络在身侧)——加强体表、横向联系
                          孙络、浮络——溢奇邪、通营卫(灌渗气血以濡养全身)
                          ③经筋
                          功能:主束骨而利关节
                          分布:关节和骨骼附近
                          ④皮部
                          二维分布


                          IP属地:湖北21楼2012-11-24 11:11
                          回复
                            病因与发病(第六章)
                            ①病因
                            外因——六淫、戾气
                            内因——七情、劳逸、饮食
                            不内外因——痰饮、瘀血、结石
                            ②发病
                            根本原因:正气不足


                            IP属地:湖北22楼2012-11-24 12:01
                            回复
                              2025-05-24 06:58:46
                              广告
                              病机(第七章)
                              ①虚实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转化、夹杂、真假)
                              ②阴阳
                              阴阳失调(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
                              ③气血津液
                              气vs血(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
                              气vs津液(水停气阻、气随液脱)
                              血vs津液(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
                              ④内生五邪
                              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
                              寒从中生(脾肾阳虚)
                              湿浊内生(脾虚失运)
                              津伤化燥(肺、胃、大肠)
                              火热内生(气有余、邪郁、五志过极、阴虚、脏腑之火)
                              ⑤经络
                              气血盛衰——足阳明胃经
                              气血逆乱——眩晕跌仆(足太阳膀胱经)、霍乱吐泻(足太阴脾经)、出血(火热循经)
                              气血不畅——先气后血
                              气血衰竭——太阳(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少阳(耳聋百节皆纵、木睘绝系),阳明(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不仁),少阴(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太阴(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厥阴(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
                              ⑥脏腑
                              心(阳气偏盛、阳气偏衰;心阴不足、心血亏虚、心血瘀阻)
                              肺(肺失宣降、肺气虚损;肺阴亏虚、阴虚火旺)
                              脾(脾气虚损、脾阳虚衰;气阴两虚)
                              肝(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血虚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
                              肾(肾气不固、肾阳不足;肾精亏虚、肾阴亏虚、阴虚火旺)
                              胆(胆汁排泄障碍、胆汁外溢黄疸、胆经郁热夹痰)
                              胃(胃气虚、胃气上逆、胃阴虚、胃热、胃寒)
                              小肠(功能失调)
                              大肠(传化失司)
                              膀胱(排尿异常)
                              三焦(气化失司——有关脏腑气机不利、全身水液代谢障碍)
                              脑(整体相关)
                              髓、骨(骨髓空虚→生长发育迟缓、骨软、骨脆)
                              脉(津液枯涸、痰浊内阻、气机不畅、寒凝瘀阻、过食咸味→脉道不利;脾虚→血逸脉外)
                              女子胞(气血、心肝脾肾、冲任→肝肾、脾胃、阳明脉)


                              IP属地:湖北23楼2012-11-24 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