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龙应台的十八岁的小渔村,我们的“小渔村”又是什么?
或许我们憎恶与焦虑的今天,会不会是奠定我们价值,给予我们力量和坚持的明天呢?
我们是否又会像她一样,当回首时,那些你青春里的困扰而坚持,彷徨却笃定时,我们会重新认识我们的十八岁,那个纷纷扰扰的自己?
是否我们也会像她一样,感谢自己当时的坚定及向往,即便是在最贫瘠的荒凉,也可以诞生最伟大的梦想?
还是说,我们还是会像她一样总是觉得自己很廉价,廉价到只剩下坚持。然后回首才会意识到其实那才是我们最宝贵的拥有?
我们也大可不必在青春的舞台上叹息着明天的还未登台。或者围观,临摹着别人的精彩。
因为,不是所有的成功都是急功近利的模仿,不是所有的梦想都是人云亦云的跟随。
也因为,青春不仅仅是一场盛大的红地毯,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毫不费力地走得步履轻盈还赢得掌声一时,
青春,也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独幕剧,
唯有最艰苦的等待,最艰难的坚持,以及最崇高的坚守梦想,才值得获得最经久不衰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