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陆都督偷袭荆州的这个方略,咱家是赞赏的。吕都督难得的说了一回方略,还是复述鲁都督的原话,上一章里咱家已经说过,复述是原话,适用的时候却有些曲解了,要不然就是太按字面意思理解了。鲁都督说刘备强而曹操弱就联曹抗刘,并不能直接引申到抗刘就得打荆州这层意思,所以未来的陆都督修正了一下,觉得这时候正面抗刘是自找倒霉,不如让曹刘去血战,咱们趁乱取荆州,咱家不得不联想起当初诸葛神人同样是旁观周都督血战曹仁,然后轻轻松松地偷取荆州,如果这不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什么才是?原来吕都督在周都督灵前把诸葛兵法烧了没有留备份的,真正认真研读并活学活用了的,是未来的陆都督。


由于陆逊修正了这个方案,致使吕蒙取荆州与当初诸葛亮取荆州,细节诸多类似,“收帐”的意味十分的浓。周都督当初与曹仁血战,并没有提防诸葛亮背后捅一刀,关羽与曹军血战,也未料到东吴能在他背后捅一刀;周都督荆州城下中了一枝毒箭,关将军一样一样的,周都督的伤不能生气,否则疮口就要迸裂难免就要喷血,关将军一样一样的,周都督被诸葛神人偷取了荆州伤病不停地复发鲜血不停地喷,关将军一样一样的,你说毒箭和败军之将如此有缘为哪般呐。诸葛亮取荆州与关将军失荆州过程如此多的巧合,咱家只好认为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说明冥冥中自有天意,只是借吕都督之手收回旧帐而已。
收帐成功的吕都督被孙大权迅急地灭掉了,过河立刻拆桥,顺便也迫得未来的陆都督兔死狐悲唇亡齿寒赶紧辞职回家,孙大权终于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了一把,因为那些个恼人的大都督终于一个也没有了。咱家在此有两个感想,第一,鲁都督被列在其中有点冤枉,他其实是对孙大权绝无二心恪守臣礼没干掉分庭抗礼的事的,最多是对于军队中和孙大权不同的声音控制力弱了点,孙大权一竿子打倒一船人,有点对不住鲁都督。第二,孙大权过河拆桥的稍微早了点,明知道关羽已死刘备要来报复,你这边不留个知兵的人,是打算自己带兵了吗,主公你带兵很臭你还记得不?往你眼前瞧瞧除了吕蒙你还找得出第二个统帅不,当然未来的陆都督是很威的但眼下您不是也把他给逼走了吗。
吕蒙打牌不行,可是打仗行啊,关羽之败不就在于他太轻视东吴太轻视吕蒙了吗。关二爷认为东吴知兵的只有两人,周瑜和鲁肃,其他不足为虑。咱家听他赞周都督心里舒坦,就跟听张松在曹操那儿高调宣扬他的败绩里那句“赤壁遇周郎”一样,可与鲁肃又并立了,咱家就觉得不妥,想来关二爷是因为鲁都督大义之举深感佩服才主观地拔高了鲁都督的军事才能,其实鲁都督是不甚知兵的,且不说赤壁之战时他的作用主要是调和瑜亮关系,并没插手过战事,就说对他知之甚深的孙大权,也很明白如要开战必须得提拔吕蒙掌管军务才行,可知鲁都督虽然在战略上通透,真刀真枪干一仗八成是不成的。
说到知兵,吕都督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关羽在荆州城里只留了一万五千人,这与诸葛亮当初取荆州时候的兵力基本相当,吕都督手里家底丰厚,强攻也理应可以取胜,但吕都督要的不是“理应”甚至不是九成胜算,而是要有十足的把握,所以立即否决副将积极请战的要求,诈病令关羽更加大意再调走一万人,这且不算,还要先行干掉烽火台上的哨卡保证孤城无援,然后再举大军强攻一座只有五千人的城池,这要再拿不下来,周都督也忒不保佑了。虽然没有白衣渡江咱家非常不满,但一场厮杀让吕都督尽显神威,同时将荆州城外惨败之恨洗涮的更为彻底,咱家还是满意的。吕蒙自周都督走后一直在进步,他的副将顶替了当初那个一冲动就要开打的吕蒙吕先锋,如今的吕都督头脑清醒冷静分析也一如当年的周都督,他不但是坐上了大都督的位置,也具备了站在整个战局和三军将士的高度去考虑问题的眼光和思想,可您诈病就诈病,这说干就干也不知会一声当场厥过去的演绎风格您就没必要效仿了吧。
吕都督死后,孙大权很快就将意识到没有大都督的日子是更加难熬的,因为他实在是不知兵啊,未来的陆都督时代就要来临,咱家却只有在蛛丝马迹中间再去寻找周都督的印记了,因为,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