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得看你怎么看的,如你那样说,善恶的区分是以外界的“道德”来衡量的,这也就是尼采的境界,一个连自己都没缕清楚的人。
说深刻一点,善其实是一种境界,不要用克制,理性之类的一堆词去形容,这样越定义越会向恶靠拢,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果然是恶的。这样说,善是绝对的,恶是相对的,善是初生永恒的生命,恶是这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粘上的泥土。这个世界又叫婆娑世界,说一个人是善的,但是这个生命可能会妨碍到其他人,在那些人看来,这个生命又是恶的,于是他们会“自卫反击”,而如果有些人看透了这点,以人度己以己度人,则会适当的让步,这就是理性,我们就说他们是有智慧的;同时这个人看来,那些“反击”的也是恶,同理推之;但是旁观者则分不清谁善谁恶。 善有真善伪善,恶也有“真恶”和“伪恶”,前面都是“伪恶”。在第一点中,如果让步会损失得很多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即使“懂得”也还是会“反击”,这就是真正的恶,这就是你踏上这片土地所粘上的尘土,也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为每一位行上这片大地的勇士唱一句哀歌,祝福他们。
当然这个“善”并不是LZ所说的欲望,欲望是什么,那得在社会中才起作用,想想世界就你一个人,还有所说的欲望吗?除了想死的欲望。但是善是一直都存在的,一般来说,很少人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善”,当你明悟了这个后,即使全世界就你一人,你也会想办法生存下去。所以说尼采就是个二货,虽然他确实很聪明。
有些人总是追寻一种绝对的东西,什么都是非要哪样哪样才对,他们看不惯一个东西“不左不右”,非要弄个黑白分明,很有喜感,不黑不白不是真理,我只能说你还没长大,恰恰是,灰色才是真理的基调。尼采就是这样,他从来就没清醒过,也许是小的时候受过刺激,他唯一的优点就是精力旺盛,旺盛到把“自己的善”活埋了。
说太多了,顺便吐槽一下那位的引经据典,你是尼采的木偶还是在为尼采打广告么?
(这个贴吧是尼采吧么,我没看见)
说深刻一点,善其实是一种境界,不要用克制,理性之类的一堆词去形容,这样越定义越会向恶靠拢,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果然是恶的。这样说,善是绝对的,恶是相对的,善是初生永恒的生命,恶是这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粘上的泥土。这个世界又叫婆娑世界,说一个人是善的,但是这个生命可能会妨碍到其他人,在那些人看来,这个生命又是恶的,于是他们会“自卫反击”,而如果有些人看透了这点,以人度己以己度人,则会适当的让步,这就是理性,我们就说他们是有智慧的;同时这个人看来,那些“反击”的也是恶,同理推之;但是旁观者则分不清谁善谁恶。 善有真善伪善,恶也有“真恶”和“伪恶”,前面都是“伪恶”。在第一点中,如果让步会损失得很多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即使“懂得”也还是会“反击”,这就是真正的恶,这就是你踏上这片土地所粘上的尘土,也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为每一位行上这片大地的勇士唱一句哀歌,祝福他们。
当然这个“善”并不是LZ所说的欲望,欲望是什么,那得在社会中才起作用,想想世界就你一个人,还有所说的欲望吗?除了想死的欲望。但是善是一直都存在的,一般来说,很少人意识到自己的这个“善”,当你明悟了这个后,即使全世界就你一人,你也会想办法生存下去。所以说尼采就是个二货,虽然他确实很聪明。
有些人总是追寻一种绝对的东西,什么都是非要哪样哪样才对,他们看不惯一个东西“不左不右”,非要弄个黑白分明,很有喜感,不黑不白不是真理,我只能说你还没长大,恰恰是,灰色才是真理的基调。尼采就是这样,他从来就没清醒过,也许是小的时候受过刺激,他唯一的优点就是精力旺盛,旺盛到把“自己的善”活埋了。
说太多了,顺便吐槽一下那位的引经据典,你是尼采的木偶还是在为尼采打广告么?
(这个贴吧是尼采吧么,我没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