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550贴子:26,937,263

分析兰德公司《与中国的冲突:前景,后果与威慑策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13-03-09 12:16回复
    晨枫---------即将到来的美中大战
    当然,即将到来的美中大战只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任何负责任的分析报告都不可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事实上,这恰恰是兰德公司最新报告中开宗明义指出的。
    在这份题为《与中国的冲突:前景,后果与威慑策略》的报告中,作者在一开始就刻意强调:“我们不相信中国-美国军事冲突在下列讨论的任何情况中可能发生”,作者所指的“下列任何情况”指朝鲜半岛、台湾海峡、印度等地的冲突。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3-03-09 12:17
    收起回复
      2025-07-24 03:00: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即使在冷战高峰,谈论美中大战也不是军事科幻小说家的热门题材,更不在美国战略研究圈子的眼界之中。
      尽管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第一次在没有打赢战争的情况下签订了停战条约,尽管美国在越南灰溜溜地撤走,冷战时代的中国依然不成为美国值得认真考虑的对手,美国的眼光锁定在苏联。
      但是今天不一样了。兰德报告的第一句话就是:“在未来二十年里,中国的GDP和国防预算可能超过美国。对于美国来说,如果中国愿意,中国可以成为超过顶峰时期的苏联和纳粹德国的强大对手。”
      但兰德报告并没有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而是紧接着指出,“但中国并不寻求领土扩张或意识形态输出。中国对在军事上匹敌美国、达到和美国相当的全球实力或承担超越国境的防务承诺没有兴趣。”
      在后面的分析中,兰德报告也直截了当地否定了中国非理性、赤裸裸侵略邻国的可能性。


      IP属地:上海3楼2013-03-09 12:18
      收起回复

        但是,美国的战略分析一直是以能力而不是意图为基础的。美国的战略理论认为,意图是可以误判的,意图也是可以改变的,而能力则是实打实的。
        只有意图没有能力,这样的对手不足虑。具有能力但没有意图,这样的对手一旦改主意了,就是实质性的极大威胁。
        所以中国的意图不重要,美国对中国意图的正确判断也不重要,只要中国具有威胁美国的能力,美国就要研究威慑乃至反制中国的策略。就这么简单。


        IP属地:上海4楼2013-03-09 12:18
        收起回复

          兰德报告估计,按照中美经济发展速度和国防预算占GDP的比例,到2025年时,中国的国防预算可以达到美国的一半。
          但美国军力要全球部署,而中国只需要考虑西太平洋,所以在西太平洋对军力的投入对比不是简单的美中国防预算那么简单。
          这还是用汇率计算,如果用购买力等价计算,中国的等价国防预算赶上美国的速度更快。
          同时,兰德报告判断,至少在未来30年内,中国还不具有全球野心,可能的冲突都集中在中国周边。
          具体来说:


          IP属地:上海5楼2013-03-09 12:19
          回复

            2、如果台独问题爆发,大陆可能采取包括封锁、轰炸直至登陆的各种军事措施。
            美军如果干预,使命将限制在阻止大陆的武力统一,并减少战争对台湾军事、经济和社会的损害。
            美军战术重点在于阻止大陆获得制空权和制海权,削弱大陆导弹攻击的效果,必要时可以攻击和进攻台湾有关的大陆目标,但这要承担战争升级的风险,甚至可能招致中国主动攻击战区内外的美军目标。
            最重要的是,直接协防台湾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挑战,将成为更大的挑战。


            IP属地:上海7楼2013-03-09 12:20
            收起回复

              3、信息战是另一个美中可能发生冲突的方式,这可能是实质性军事冲突的前奏,但报告只考虑局限在信息领域的情况。
              如果中国军方黑客攻击美军的情报、预警和指挥系统,美军反击以示警告和报复,双方冲突会升级到通信、侦察、预警卫星领域,切断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简称C4ISR)体系。
              冲突不至于导致热战,但可能点燃世界上其他热点,并导致双方的高度敌对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冲突将没有赢家。


              IP属地:上海8楼2013-03-09 12:20
              回复

                4、南海是另一个热点。如果出现中国武力攻击的情况,美菲、美泰条约规定美国有协防义务,美国也可能帮助越南。
                由于中国的航母和空中加油能力不足,在未来20年里美国有信心直接协防南海国家。


                IP属地:上海9楼2013-03-09 12:20
                收起回复
                  2025-07-24 02:54: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5、中日的历史恩怨和东海争议可能升级为海空军事冲突。
                  美国由于美日安保条约规定,有义务协防日本,并借此再次确认美国在亚太安全承诺的可信性。
                  美军的战术重点依然在于控制海空,减少战争对日本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损害。
                  作战行动可能包括美日联合对中国本土目标的攻击,风险是中国的反击。
                  在未来20-30年里,直接协防日本是可行的,但会越来越艰难。


                  IP属地:上海10楼2013-03-09 12:21
                  收起回复

                    6、中印之间的军事冲突可以由于边境争议或者对缅甸崩盘的反应而引起。
                    中印都是核国家,冲突具有极大的升级危险。对于美国来说,除了外交和情报支持,或许还有武器装备方面的支持,美国将不会军事介入。
                    美国的战略将集中于防止战争在地理上扩大化和防止升级到核战争。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3-09 12:22
                    收起回复

                      我就R了,这种2B怎么没有去单申闯美军基地求解救他的乡亲


                      12楼2013-03-09 12:22
                      收起回复

                        兰德报告认为,除了朝鲜的情况,美军都会不卷入地面作战。
                        但朝鲜一旦崩盘,即使与中国的军事冲突可以避免,美军地面力量也将大量卷入,用于控制局面。
                        美军对于直接协防南海很有信心,因为这可以充分发挥美军的海空优势,但对直接协防朝鲜半岛只有中等信心,对台湾则只有中下的信心。
                        这是地理位置和中国军力发展的综合结果。
                        目前中国的远程打击能力还集中在东南沿海,对朝鲜半岛的威胁有限,对南海深远海域更是鞭长莫及。
                        但假以时日,中国的这种局限将消失。


                        IP属地:上海13楼2013-03-09 12:22
                        回复

                          兰德报告认为,除非出现现在还不可预见但足以保障美军和C4ISR生存力的奇迹技术,美国要阻止中国军力和影响的扩展,要么在技术上不可能,要么在经济上不可负担。
                          美国要武力保卫台湾已经很成问题,但假以时日,美军在朝鲜半岛和南海的战术选择也越来越狭窄。美军只有拉开距离,从更远、更安全的距离发动攻击,避免前进基地在中国打击下的脆弱性。
                          美军的决策基点被迫从局部的直接防御转向有限升级。也就是说,局限于冲突地区的直接军事行动已经不足以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只有把军事行动扩大到冲突地区之外。
                          在有限升级也不管用的时候,全面升级的威慑就成为最后的防线。换句话说,美国将失去控制冲突规模和时间的能力,只能用大规模升级来威慑。
                          这使得美国只有在两个极端之间选择:要么不惜主动升级,要么避免和中国冲突。
                          在台海将最先发生这种情况,接下来是朝鲜半岛,南海可能稍晚。


                          IP属地:上海14楼2013-03-09 12:23
                          回复

                            具体来说,当美军常规军力不足以抑制中国,或者美军面临战败,或者美国核心利益受损,美国只有动用核威慑了。
                            美国对中国的核威慑一直是若隐若现地存在着,这和美国对苏联核威慑的明确性截然相反。
                            在冷战时代,中国不是主要目标;现在,国际政治的微妙使得美国不愿主动触及这个敏感的话题。
                            但核威慑最大的问题是,这是一个双输的战略,只有在核心利益再也保不住的时候,在美国退无可退的时候,才能祭出的最后法宝。台海、朝鲜、南海都不是美国的核心利益,而中国是具有核反击能力的国家。
                            中国的公路和坑道机动发射洲际导弹、潜射洲际导弹、多弹头技术和其他战略打击手段有能力突破在可预见的将来任何美国战略导弹防御系统的防御,为了非核心利益而招来中国的核报复显然不符合美国利益。


                            IP属地:上海15楼2013-03-09 12:23
                            收起回复
                              2025-07-24 02:48: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中国的卫星、通信和网络下手是另一种升级手段,与核威慑的界限明显,不容易导致核升级。
                              问题是中国也有能力在空间和网络反击,足以阻断美军C4ISR,严重危及美军的行动自由,而美军对计算机网络和基于卫星的C4ISR的依赖远远超过中国,双方信息战和空间战的结果只能是美军受害更大。
                              更大的问题是升级容易,收场就难了。
                              卫星、通信和网络作为美中冲突的主要层面的话,很难界定冲突的结束,而无限期的冲突肯定不符合任何人的利益。
                              此外,卫星和网络在本质上都是易攻难守的领域,双方很难抵制主动升级以夺回主动的诱惑,把冲突引向交替升级。


                              IP属地:上海16楼2013-03-09 12: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