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异吧 关注:2,481,416贴子:32,283,536

回复:说说我的灵异缘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然可能有些道友还是会提出种种的否定,列举出各种各样的例子,在这里,我不想和大家争论这个经文版本的与别的经文有什么出入,因为真理就是真理没有争论的必要。


593楼2013-07-07 01:51
回复
    下面我我讲一下我认识的这个法门的因缘和接触验证这个法门的过程。
    我是个虔诚的佛弟子,有让我百分之百信任并依止的上师,也有谦卑处下、大慈大悲、大智慧的师傅,在佛家我已经靠佛菩萨的慈悲庇护修到了没有烦恼忧愁,没有嗔恨愤怒,生活中万事如意、一切顺利的状态。所以我认为不需要再接受和学习其他法门,机缘成熟,我的一个师兄的儿子因为有附身多年闹的不可开交,听人说道家可以帮助解决她的问题,所以去听了道家的课程。回来后有许多不解就来问我,我当时虽然对道德经也是敬佩不已,但也只是介于文字上的解释,没有真正介入灵性从面。
    后来她把我的表面文字解释和老师的解释对比有诸多不同,她自己又解释不出老师讲的道理,所以邀请我陪他一起去道场听课,我就这样进入了道门。


    594楼2013-07-07 01:54
    回复
      2025-05-18 07:41:14
      广告
      当老师入座后,我感觉老师的面色灰暗,气场浑浊就生了疑心,我的佛家师傅身心灵都很清净,所以就疑虑正法老师不该这么灰头土脸的,于是我就去探他的功力,结果就在我触及到她心轮的瞬间,一股力量一下子反弹回来,打在我的心轮上,我一惊,本能地睁眼看她,她正好也在盯我,就在对视的瞬间,我看到她胸前罩着一团直径有50厘米的黑气,我心里一阵紧张,因为按我的理解灰黑色气场表示人气脉虚弱,黑色气场直接就是魔头。下了课,说要授功,学友来问我是否授功,我坚决说道,不受。


      595楼2013-07-07 01:55
      回复
        尽管这样,我心里还是感觉喜欢这部经,太喜欢了,爱不释手。我想我心里的提示一定是对的,我相信这部经的真实性,但对老师还是忘不掉那一团黑气。


        596楼2013-07-07 01:56
        回复
          因为这部经民间讲老子就是太上老君下凡,所以我就上了香,恭请了太上老君和这部经的笔录作者孙老师,对他们叙述了我不授功的疑虑和喜欢并想学习这部经的决心,同时请求他们的加持与帮助。


          597楼2013-07-07 01:56
          收起回复
            我按照要求的方式在没有授功的情况下开始背诵道德经,在背到第三天的时候,背了30-40分钟左右的时候,忽然晕倒,一股强光柱包裹在我身上,同时一股强大的气流将我悬浮起来,就这样飘着头晕晕的,似乎一直在旋转,但很舒服。这种状态只看到强光,看不到任何东西。大概1小时左右醒来,心里知道是好事,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我接通了启明的电话,和他讲述了发生的事情,他帮我看了一下说:“很好呀,你接通了太上老君的道场”,


            598楼2013-07-07 01:57
            回复
              为保险起见我又找了苏道长,他也说是和太上老君的道场接通了,我问他,既然接通了,我怎么看不到太上老君呀?我怎么什么也没有看到呢,道长笑着说:“你还想怎么呀,太上老君的道场,普通人要是进去很难存活”我更疑惑了,难道太上的道场还能害人?他说,不是,太上的道场是纯阳的,能量异常强大,普通人身上的阴性信息太重,进去就被化掉了。


              599楼2013-07-07 02:00
              回复
                可我还是不肯授功,因为我一直疑虑那团黑气,就算这部道德经是真的,孙老师是真的,太上老君是真的,那么现在这个老师呢,是真的吗,那怎么会有黑气呢?带着这团疑惑我问了苏道长,道长说,道家的护法有时会现黑色的,这个解释算是让我放了心。
                不过我还是想既然我能和太上老君的道场接通,那我就直接求太上老君的加持,不需要授功。


                600楼2013-07-07 02:01
                回复
                  2025-05-18 07:35:14
                  广告
                  后来陆续接触了一下道中的学友,他们给我讲了这部经的由来。
                  孙老师是武汉大学的教授,因为他是理科的教授,在接触这部经之前,几乎没有很透彻地学习过这部经文,有一天忽然开了天眼收到信息告诉他,让他去买一本道德经,他第二天照做了,当天晚上就告诉他让他接受大道信息,他边听边记,就在他买回的那本书上开始了道德经的更正。信息告诉他原文哪个字不对,哪一句应该改动,在记录的过程中,如果孙老师想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来记录大道传导给他的信息,怎么也无法下笔,无法写上字,只有按信息传导的文字一字不差的记录才能够正常写出字来,加杂一点自己的意思就下不了笔。经过几天的更正,整理完成了现在的这部”李耽道德经更正”。


                  601楼2013-07-07 02:03
                  回复
                    我们本市一个老师,20年前就跟着孙老师修道,当时孩子才六岁,他家是马列主义世家,父母都是无神论的马列主义的忠诚卫士,他学道德经刚刚开始完全是当做国学的一门学问来学的,绝对不接受悬疑功能之说,后来有一天,他在家里背经,他6岁的儿子喊她说:“妈妈咱家里来了一个老爷爷”,她问什么样的老爷爷,孩子说:“白头发、白胡子的老爷爷,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小扫把(应该是浮尘),穿着一件长长的衣服,衣服前面还有一个大圆盘”说着,孩子拿起旁边的一本道德经,翻开首页指着书上的八卦图说,妈妈,爷爷胸前就个这样的圆盘,不过你书上的圆盘不会转,爷爷身上的圆盘会自己转。


                    602楼2013-07-07 02:05
                    收起回复
                      这话可让这位无神论的妈妈不得不动摇了自己多年来坚守的思想,孩子从小是跟着她长大的,一切的教育都是有他亲教导,他自信没有别人会教他孩子说这番话,也确信他这个6岁的孩子没有能力自己编出这样的瞎话来。从此他自己也开始有了一些不可意思的功能。
                      我后来又和孙老师做过链接,还梦到过太上老君和孙老师一起出现,可能是因为我那时对孙老师的信心不足,所以太上老君慈悲,在梦里和孙老师一起现身给我看,让我放心接收这个法门。


                      603楼2013-07-07 02:07
                      回复
                        现在市面上好多道德经版本的解释都是靠作者大脑对文字的理解来解释的,我不想否定人家的解释,但我认为人大脑的思维是靠接收外部信息积累的经验,像佛经,道德经这样的大乘法门不能靠大脑思维来认识,人的大脑再活跃、再聪明也是二次元的产物,而大道信息是直接接收高灵神佛的信息,因为我坚信这部经的信息是太上老君亲自传导的。不然也不会写自己的意思的时候无法下笔。


                        604楼2013-07-07 02:07
                        回复
                          神佛圣人的大智慧是我们现有的思维能力无法想象的,老子为什么在2500年前没有留下只字片言的解释就离开了,我认为就是为了今天接收大道信息的方式来传导,如果2500年前他留下了解释,那么2500年来的文字变化,世事变迁人人相传的过程中怕也是面目全非了,因此这种以大道信息传导的方式才是最安全有效的。


                          605楼2013-07-07 02:08
                          收起回复
                            道常无为而无以为。意思是说,道是不常干预人间的,一旦干预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什么时候干预呢,就是现在,当人类再也没有能力拨乱反正,当人类偏离大道太远,没有能力用自己的力量回归正道的时候,就是道要出手的时候。道要出手了,才是真正需要弘扬道德经的时候,我们回顾历史,在唐朝之前国家辅佐帝王的都是道长,特别是周文王之前道家在国家的地位甚至都与君王比肩。古代的大祭祀其实都是道家传人。


                            606楼2013-07-07 02:09
                            收起回复
                              2025-05-18 07:29:14
                              广告
                              道德经在 道废一课中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意思是说,人最早的时候不需要宣传仁义道德的,当人类开始讲究仁义道德的时候,其实是大道已经废除了,当人类标榜智慧崇尚知识的时候,人的虚伪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这种靠外界信息学习来的、所谓智慧已经被人的虚伪遮蔽了灵性。六亲不和才有孝顺只说,国家昏乱了才会出现忠臣。


                              607楼2013-07-07 02: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