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不过横塘路(七)
山林里的鸟儿醒的比别处仿佛也要早些,一只只在窗外的枝头闹着吵着,虽是清脆悦耳,到底是扰人清梦了。玄清的眉头一蹙,已然悠悠醒转。抬头看见阿晋正傻呆呆看着自己的睡容,一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表情,不禁微微一笑。
一觉醒来,倒是觉得有些再世为人的味道。再多牵挂与羁绊,此时都得放下,也许,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远离京城,以免给嬛儿带来祸殃。
一想到此,玄清敛然一笑:“阿晋,我们出发罢。随便去哪里都好,只是要快。”
阿晋迟疑开口:“刚禀告太妃回来。太妃嘱咐,王爷临行前务必前往见一面。”
玄清微微一怔,也许是母妃舍不得自己远离,想要见上最后一面。 “马车已经备好,一应物事阿晋在十天前就都准备妥当了。王爷随时可以启程。”
“好”,他颔首,“那么,就去一趟母妃那里罢。”
青布帷障,灰仆仆不显眼的颜色,马车不大,收拾得倒也整洁。阿晋的手脚利索,一跃跳上前座,将手来拉玄清:“王爷……”
玄清摆摆手叹道:“还是不要叫我王爷了,你要是改不了口,恐怕还没出城门,我们就要遇到麻烦了。”
“不叫王爷就叫主子吧”阿晋笑眯眯说,“这回总行了吧。”
只有由得他去了。玄清摇头轻笑,跨上马车。车身一动,阿晋已然挥鞭,车轮辘辘,向着凌云峰后的安栖观驰去。
山林间的的雾岚还未散尽,早晨氤氲的青草兀自在山路两旁自由舒展,马车驰过小道,清风细细,吹起车上的帘帷,心神也为之一舒。好似还是那年从母妃处送嬛儿回去的路途,零零落落的丁香杂在野草丛中开得正妍,心中却无半分离愁别怨。
自清凉台她的病尚未养好就不告而别之后,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过她。玄清知道,她在躲他。虽然凌云峰的禅房相隔也不算遥远,可是只要她存心想躲他,还是能咫尺天涯,相会无途的。
于是每次去母妃那里,总会下意识地携上“长相守”,心底深处,隐隐地、期待地,盼望会有她清逸的身影出现。“长相思”还在母妃那里,只要她一天没取回,总还会有再见她的希望。只是没想到这样微小的愿望,竟然等了三个月才实现。
当琴笛合奏的余音再次缭绕在安栖观的小小院落,玄清的心如灌春风,唇边微笑盛放,相思再苦,有这一刻的弥补,什么都是值得的。那样心灵相通的琴音,仿佛能探究到嬛儿的内心深处,若隐若现对自己的一份情愫。这答案虽然隐晦,好像就要呼之欲出,怎不令人欣喜动容?满心惆怅,顿扫一空。
送嬛儿下山的途中,她不自然地避开他话中深意,却瞧着“长相守”好奇询问:“‘长相守’是贵重之物,王爷总这样携带在身么?”
她果然有心,注意到了。玄清的心跳得似乎有些不均匀,几乎有些气息不稳地开口:“没有,只是每次来这边,才会带上。”
这样直白的回答,嬛儿你听懂了吗?他的眼睛已经那样泄露自己的心事,全心全意望着她,观察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一丝一缕。今生所有的心神,都被牢牢缚在眼前这个女子身上,挣也挣不开了,也根本就不想挣脱。
她还是那样顾虑重重,仿佛有些害怕,慌忙之中匆匆道:“王爷对太妃果然深有孝心。”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玄清觉得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她的躲避,她的拒绝,不是因为不喜欢,不是对自己无动于衷,只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判若云泥!
一瞬间,这个认知令他那样欣喜:他的嬛儿,终于有所触动了么?她晓得了什么?她意识到了什么?她在害怕什么?也许,她只是意识到了她的内心,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有了他的影子!
她不敢面对,不敢正视,所以,他要帮她。他要她正视,他需要她的回应,因为,那样爱她,已经爱到一个人已经承受不住的负荷,已经爱到极限深处,魂灵无依,千万缕情思延展,甚至都无法呼吸!
玄清轻轻开口,说出早就想说,早已经在心中重复过千万遍的话:“是因为‘长相思’在你这里。”这样自然而从容,这样的情深意重,这样的理所应当。
她一怔,连掩饰的笑意都那样勉强:“王爷实在有趣,为‘长相守’而来寻‘长相思’。”
嬛儿,不要再逃避了,看清楚你自己的心意。你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挣扎,写着心慌意乱,玄清心中满怀柔情蜜意,凝望着痴痴怔怔的她,一字一句道:“清是‘长相守’的主人,来寻‘长相思’的主人。”
嬛儿本来几近苍白透明的脸色渐渐雨润红姿分外娇,淡淡红晕在脸颊蔓延,似要开出一对并蒂花,只道:“王爷真会玩笑。”
他望住她良久,强抑住想要揽她入怀的冲动,摇头叹道:“你知道我不是与你玩笑。”
她还是退缩了,用一双明月般清冷的妙目回望自己,毫无感情地回答:“可是我,只能当王爷是玩笑。”
她的眼角仿似有晶亮的泪光闪烁,似乎下了决心要把自己逼到绝境,也把他逼到绝境:“人非草木,王爷的心意我并不是不晓得。……只是,王爷再好,我甄嬛,偏偏不喜欢!”
这话伤得人真彻底,比那句“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还重上千百倍!饶是他已经知晓她将要彻底逼迫自己、斩断牵绊,还是被刺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似乎已经听不见心跳、没有了呼吸,那日的冰雪只冷冻了身子,心到底还是热的;此时却连心也被埋在三尺以下的雪地里,没有一线生机,也逃不出九重生天。
她那样激动地喘着,背靠石壁,已经没有退路,只能靠着背后的坚硬来支撑住摇摇欲坠的身子。要说出这样绝望冰冷的话来,实在耗费了她太多本就孱弱不堪的心神罢?她扭过头去,甚至都不敢看他一眼,手一直藏在身后,生怕泄露了隐藏心中的秘密,这样的自怜自苦自伤,教他怎样能狠下心来拆穿她口不对心的倔强?
怜惜她星泪弥漫的双眸,却连轻抚她微微发抖的双肩也不能够。他的心,苦似黄连,连笑容也那样苦涩:“你这般说,那么这朵相思甚苦的丁香,看来便要属于我了。”
眼望着她踉踉跄跄奔去的背影,玄清的心,慢慢,慢慢沉浸无边的海底,没有光明,没有声音,只有无边的荒凉与寂寞,孤独与凄清。世上苍生,洪天幕地,仿佛只余他一个,以等待的姿态静立原地,亘古未变。
嬛儿,我仍在等你,纵使你始终凌波不过横塘路,我却仍盼望,在你孤独害怕的时候,只要回首一顾,就会发现,我始终在这里,一直在这里,等着你!
山林里的鸟儿醒的比别处仿佛也要早些,一只只在窗外的枝头闹着吵着,虽是清脆悦耳,到底是扰人清梦了。玄清的眉头一蹙,已然悠悠醒转。抬头看见阿晋正傻呆呆看着自己的睡容,一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表情,不禁微微一笑。
一觉醒来,倒是觉得有些再世为人的味道。再多牵挂与羁绊,此时都得放下,也许,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远离京城,以免给嬛儿带来祸殃。
一想到此,玄清敛然一笑:“阿晋,我们出发罢。随便去哪里都好,只是要快。”
阿晋迟疑开口:“刚禀告太妃回来。太妃嘱咐,王爷临行前务必前往见一面。”
玄清微微一怔,也许是母妃舍不得自己远离,想要见上最后一面。 “马车已经备好,一应物事阿晋在十天前就都准备妥当了。王爷随时可以启程。”
“好”,他颔首,“那么,就去一趟母妃那里罢。”
青布帷障,灰仆仆不显眼的颜色,马车不大,收拾得倒也整洁。阿晋的手脚利索,一跃跳上前座,将手来拉玄清:“王爷……”
玄清摆摆手叹道:“还是不要叫我王爷了,你要是改不了口,恐怕还没出城门,我们就要遇到麻烦了。”
“不叫王爷就叫主子吧”阿晋笑眯眯说,“这回总行了吧。”
只有由得他去了。玄清摇头轻笑,跨上马车。车身一动,阿晋已然挥鞭,车轮辘辘,向着凌云峰后的安栖观驰去。
山林间的的雾岚还未散尽,早晨氤氲的青草兀自在山路两旁自由舒展,马车驰过小道,清风细细,吹起车上的帘帷,心神也为之一舒。好似还是那年从母妃处送嬛儿回去的路途,零零落落的丁香杂在野草丛中开得正妍,心中却无半分离愁别怨。
自清凉台她的病尚未养好就不告而别之后,已经有三个月没有见过她。玄清知道,她在躲他。虽然凌云峰的禅房相隔也不算遥远,可是只要她存心想躲他,还是能咫尺天涯,相会无途的。
于是每次去母妃那里,总会下意识地携上“长相守”,心底深处,隐隐地、期待地,盼望会有她清逸的身影出现。“长相思”还在母妃那里,只要她一天没取回,总还会有再见她的希望。只是没想到这样微小的愿望,竟然等了三个月才实现。
当琴笛合奏的余音再次缭绕在安栖观的小小院落,玄清的心如灌春风,唇边微笑盛放,相思再苦,有这一刻的弥补,什么都是值得的。那样心灵相通的琴音,仿佛能探究到嬛儿的内心深处,若隐若现对自己的一份情愫。这答案虽然隐晦,好像就要呼之欲出,怎不令人欣喜动容?满心惆怅,顿扫一空。
送嬛儿下山的途中,她不自然地避开他话中深意,却瞧着“长相守”好奇询问:“‘长相守’是贵重之物,王爷总这样携带在身么?”
她果然有心,注意到了。玄清的心跳得似乎有些不均匀,几乎有些气息不稳地开口:“没有,只是每次来这边,才会带上。”
这样直白的回答,嬛儿你听懂了吗?他的眼睛已经那样泄露自己的心事,全心全意望着她,观察她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生怕错过一丝一缕。今生所有的心神,都被牢牢缚在眼前这个女子身上,挣也挣不开了,也根本就不想挣脱。
她还是那样顾虑重重,仿佛有些害怕,慌忙之中匆匆道:“王爷对太妃果然深有孝心。”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玄清觉得已经控制不了自己的思维,她的躲避,她的拒绝,不是因为不喜欢,不是对自己无动于衷,只是因为,两人的身份,判若云泥!
一瞬间,这个认知令他那样欣喜:他的嬛儿,终于有所触动了么?她晓得了什么?她意识到了什么?她在害怕什么?也许,她只是意识到了她的内心,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有了他的影子!
她不敢面对,不敢正视,所以,他要帮她。他要她正视,他需要她的回应,因为,那样爱她,已经爱到一个人已经承受不住的负荷,已经爱到极限深处,魂灵无依,千万缕情思延展,甚至都无法呼吸!
玄清轻轻开口,说出早就想说,早已经在心中重复过千万遍的话:“是因为‘长相思’在你这里。”这样自然而从容,这样的情深意重,这样的理所应当。
她一怔,连掩饰的笑意都那样勉强:“王爷实在有趣,为‘长相守’而来寻‘长相思’。”
嬛儿,不要再逃避了,看清楚你自己的心意。你的脸上,明明白白写着挣扎,写着心慌意乱,玄清心中满怀柔情蜜意,凝望着痴痴怔怔的她,一字一句道:“清是‘长相守’的主人,来寻‘长相思’的主人。”
嬛儿本来几近苍白透明的脸色渐渐雨润红姿分外娇,淡淡红晕在脸颊蔓延,似要开出一对并蒂花,只道:“王爷真会玩笑。”
他望住她良久,强抑住想要揽她入怀的冲动,摇头叹道:“你知道我不是与你玩笑。”
她还是退缩了,用一双明月般清冷的妙目回望自己,毫无感情地回答:“可是我,只能当王爷是玩笑。”
她的眼角仿似有晶亮的泪光闪烁,似乎下了决心要把自己逼到绝境,也把他逼到绝境:“人非草木,王爷的心意我并不是不晓得。……只是,王爷再好,我甄嬛,偏偏不喜欢!”
这话伤得人真彻底,比那句“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还重上千百倍!饶是他已经知晓她将要彻底逼迫自己、斩断牵绊,还是被刺得遍体鳞伤,鲜血淋漓!似乎已经听不见心跳、没有了呼吸,那日的冰雪只冷冻了身子,心到底还是热的;此时却连心也被埋在三尺以下的雪地里,没有一线生机,也逃不出九重生天。
她那样激动地喘着,背靠石壁,已经没有退路,只能靠着背后的坚硬来支撑住摇摇欲坠的身子。要说出这样绝望冰冷的话来,实在耗费了她太多本就孱弱不堪的心神罢?她扭过头去,甚至都不敢看他一眼,手一直藏在身后,生怕泄露了隐藏心中的秘密,这样的自怜自苦自伤,教他怎样能狠下心来拆穿她口不对心的倔强?
怜惜她星泪弥漫的双眸,却连轻抚她微微发抖的双肩也不能够。他的心,苦似黄连,连笑容也那样苦涩:“你这般说,那么这朵相思甚苦的丁香,看来便要属于我了。”
眼望着她踉踉跄跄奔去的背影,玄清的心,慢慢,慢慢沉浸无边的海底,没有光明,没有声音,只有无边的荒凉与寂寞,孤独与凄清。世上苍生,洪天幕地,仿佛只余他一个,以等待的姿态静立原地,亘古未变。
嬛儿,我仍在等你,纵使你始终凌波不过横塘路,我却仍盼望,在你孤独害怕的时候,只要回首一顾,就会发现,我始终在这里,一直在这里,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