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吧 关注:26,664贴子:204,178

回复:关于山东胶南龙古刘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东海当路村时始祖同一世的族兄弟共12人,姓名都为单字,以木为偏旁,二世都叫刘某猷;诸城刘墉家族从砀山迁诸城一世祖刘福的老祖在东海荡芦村时和日照东关刘始祖是亲兄弟,其他一个辈的10人是堂兄弟或族兄,大多数也都北迁山东了,特别是日照和胶南一带,其中有一个叫刘柱的,迁所不知,胶南六汪镇立柱村始祖刘柱可能和此人是同一人,据知晓立柱村刘氏家谱记载情况的人讲,刘柱是从十字路迁到立柱村的,也有立柱的人说,在立柱老一辈人都说其老祖是从日照搬来的。而据我们所知,十字路的刘氏始祖是明初从东海(又叫海州)移民来的。
3、刘福的老祖于洪武二年从东海当路村迁安徽砀山,某世祖刘福于宏治年间迁诸城,刘福以上老祖世代单传,人口不旺,因此考究砀山的家族情况没什么意义;刘福生子刘恒,刘恒生刘玳刘瑁,刘玳生刘恩智(注:此人说不是诸城刘统勋修的东武刘氏家谱所记载的刘思智,思字系错写),刘恩智生子刘通、刘远,刘通生刘必显,刘远生刘必前刘必大。(注:此记载与诸城家谱也不一致,其人说是诸城方面记错了),留言者判定诸城编修的刘氏家谱对刘统勋以上老祖名讳、代数、人数记载并不清晰,有多处错误之处,也断言日照草涧刘氏明万历48年所修家谱序言中关于与刘墉家族关系系民国时刘铭籍伪造。(注:以上说法如果属实,对于研究诸城清爱堂刘氏迁徙历史、渊源来历以及文化名人刘统勋刘墉有重大意义)
万历48年的家谱又出现了“伪造”一说,历史真相是什么啊?


21楼2013-07-22 18:00
收起回复
    东关刘迁日照始祖(注:始祖名讳并没有如日照旧谱那样记载为失记,在胶南这个家族资料上名讳很清楚,但此人不肯透漏)配徐氏,二世刘献猷配秦氏,三世四人琥珀珍珠,分三大支,珀公外出失续,对于日照民国第七修谱出现了老二支珀公后裔世系感到不解,建议慎之。其家谱在胶南世系是:一世始祖“刘某某”配徐氏,迁日照刘家村时年龄约在60岁左右,死后葬“五虎朝王”之地(注:日照谱记“五凤朝阳”之地);二世刘献猷配秦氏, 三世刘珍配牟氏….四世:刘怀礼。五世:刘 桂 。。六世:刘春闱。七世:刘澄。。八世:刘克真 。九世:刘必行 。。,迁胶南的是七世祖澄(谱上是繁体字),时间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徙居XXX(村名不肯说),子三名,三人后裔连绵。
    暂且记下,以备后考


    22楼2013-07-22 18:02
    回复
      2025-07-19 02:26:23
      广告
      西北龙古村的刘氏字辈不太同一,就现在已知的有几种排法:一是刘某(单个字)、往下依次是启、记(纪、继)、明、传(常)、振、华,二是刘某(单个字)、文、保(宝)、传、振、华,三是照(兆)、保(宝)、传、振、华。记、文、照是同辈,保、明是同辈,传、常是同辈。
      不知受否有宗亲也是这样排的?


      23楼2013-07-23 11:28
      收起回复
        、山东青岛胶南刘氏:其、忠、绪、玉、瑞(德)、金(墨)、润(运)、荣(永)、耀、堂 , 据传,元末刘录由四川省吉子滩迁至安徽省砀山县大刘滩黄山观,不久又迁此立村。取名刘家庄。因地处龙古山东北麓,亦称龙古。明末为与另一龙古(村)区别,改称下龙古庄。清后期,又改称东龙古。又传说由烟台龙口到诸城,和刘墉一家
        摘自网上


        24楼2013-07-23 15:55
        回复
          我们最近又发现了一部有关日照东关刘老家谱,内容比去年在胶南找到的记录陕西和东海家族历史的老谱更详细完整,里面对祖先在陕西五陵北门里和海洲的生活历史记载更详细具体,对当年明朝洪武移民过程中怎么从海洲(东海)到日照、诸城移民,同行人数多少,以及怎样保存下来了海洲的族谱也进行了阐述。记载把祖上海洲族谱从海洲用防水材料包裹好带到日照,移民过程中还发生过死人等等,再后来根据海洲(东海)族谱续修用了3年半时间还是到陕西寻根用了3年半等等具体需要看谱。去年发现的胶南老谱只是内容粗略的,是后来从海洲抄录来的,抄的不全面,只是部分内容,内容和这部谱有相同的一部分。,该谱估计也是根据海洲老谱在日照续修的,内容记载胶南理务关刘、胶南立柱刘、诸城刘、日照东关刘等是一家。
          据“海水候咸”网友


          27楼2013-07-24 13:42
          回复
            《江西全南发现大清乾隆爱臣刘统勋家墓(刘墉祖墓)》笔者论言;笔者根据刘少卿写的 刘墉没有撰修《刘氏族谱》提供的线索发现 刘墉祖籍并非在丰县欢口。对于江苏省考古学者刘尊标给刘墉祖藉在丰县欢口已成历史定沦的结果属于无证之举的结论。作为刘墉的后裔不能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刘墉的祖籍而全面认定刘墉的祖籍之地在丰县欢口之地。我们要根据刘墉后裔提供的最原始的资料去寻找刘塘的祖籍,而不是没有历史墓志铭的参考。研究刘墉祖籍,我们首先要有刘墉家族的墓志铭,再结合刘墉家族提供的各种家传进行研究,根据大清乾隆爱臣刘统勋缡写的“东武刘氏谱和刘喜海(刘喜海,人称刘老三吧子)的东左刘氏家话及刘喜海官任汀州太守的历史去寻历代历史祖传资源。我们要把刘墉家族的墓志铭和刘墉家族的谱源字派(辈份)当成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源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原则。笔者根据刘少卿提供的“盛”字辈来分析,得出的结果证明刘墉祖籍并非在丰县的欢口。丰县欢口最多是刘墉家族迁居地之一,而刘墉的祖籍绝对不是在丰县的欢口。明代时山东简称为东左,我们只要把东左刘氏的历代变迁搞清楚就能找到刘墉的祖籍之地。在东左刘氏中最有名气的有刘通和刘顺二兄弟的家族早已迁居于东左定居,在东左区域(现山东境内)早已发现有关刘通和刘顺家族的墓志铭。在刘通和刘顺家族的墓志铭中记载的家族后人的名字,墓志铭中的书写方式均以刘字开头,清一色的单名现象,为什么???不知道刘氏历史的人很难读懂墓志铭中的人物的真名。笔者可以告诉大家,凡是墓志铭中出现刘字现象的后代人名均是辈份名。刘顺就是“刘”字辈也。刘字辈主要发源于金元代时期和明代初期,这是第一代“刘”字辈。第二代“刘”字辈主起源于明正德年前后和明代中期前后。双刘字派代表前汉和后汉。这是历代刘氏通天谱的象征性字派。刘氏通天谱字派在历代墓志铭中均有记载,大家可以根据笔者写的有关《揭开历代刘氏世派和历代刘氏通天谱原始字派(辈份)之迷》文章进行研究和参考。根据历代刘氏通天谱字派之迷,现已查明明代开国功臣刘基和刘墉之家均为同宗的家族的后裔。明代开国功臣刘基家族字派起源于宋朝时期的“均”字派,刘墉家族字派出于明代时期的“绍”字派。在刘墉家族中最能让后代记起来的人物就中“思”字辈和“盛”字辈,让刘少卿记得最深的字派就是盛字辈,请问天下刘氏谱中有那家的“盛”字派对以历史对号入座呢?另外在刘墉的家传中流传着凡是路过刘氏祠堂圣地的官员,文官必须下轿,武官必须下马的家传。同时还流传着有一对龙头柱的传说,根据笔者内部家传,这对龙头石柱是一对盘龙形态的盘龙柱,因为调刻的十分精致,调刻成精,化盘龙石柱变成为活龙活现,当时这对盘龙柱正在运往刘氏祠堂的水路途中,因为调刻成精,盘龙柱变成了真龙,最终连船一起沉没于江河中的传说。笔者在此提供刘塘祖墓,是根据刘墉后裔的家族资料信息和有关刘少卿提供的各种线索研考得出来的。在刘墉祖墓的墓志铭中均记载着恒公,玳公、瑁公、瑚公,玳公,桢公、果公、棨公和棐公等部分人物的家族成员的名字。刘墉祖墓虽然历经了长年的风吹雨打,现已字迹难于识别,但在刘墉祖墓的后代祀奉的名字还是能识别的出来。虽有部分后代名难识别,但大部分的后代祀奉的人名还是能识别出来的。笔者根据刘统勋家谱和刘基家谱信息资源及刘少卿提供的“盛”字辈资料,发现了乾隆宰相刘统勋和刘基之家出于同一祖宗的证据。刘基之家的十五世永字辈出于刘氏通天谱咏嘉郡,乾隆宰相刘统勋之家的盛字辈同样出十五世前后清朝时期(大体是起源于嘉庆年前后直到宣统年前后时期)。笔者调研过丰县刘氏历史和家谱,并没有发现那里有历代原住民的墓志铭记载过有关刘墉之家的先祖墓群,因此笔者可以肯定刘墉的祖籍不是在丰县欢口之地的结论。刘墉祖籍之地早在明代初时期就有历史可考,刘墉祖籍之地根据刘氏通天谱字派记载起源于绍字派。刘基之家则起源于均字派,均则郡也。在此笔者对江西赣州刘氏以宗臣公墓为后裔的刘氏通报笔者的研考结论有了新的突破性发现,根据刘氏通天谱记载和历代有关世茂公后代墓志铭记载,再根据宗臣公墓志铭的现实历史,在宗臣墓志铭中透出了另一个历史人物的大名,那就是汉分之子刘大禄的名字,为什么在宗臣墓志铭中会透出刘大禄的伟名,这就值得宗臣公和世茂公的后裔思考的问题。世茂公的祖墓是由世茂公带领家人共同祀奉的墓志铭已在江西全南发现,这是不争的事实。刘大禄的伟名在宗臣公墓志铭被发现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希望宗臣公的后裔及世茂公的后裔加快研讨这些历史问题。如有不明之处可向笔者咨询,宗臣公和全世茂公家族的字派根据刘氏通天谱记载起源于绍字派。宗臣墓志铭十有八九是出于汉公之子刘大禄后代的暗藏之手笔,暗示宗臣墓与汉公之子刘大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能是出于刘大禄的配偶之言留下来的历史证据结果。绍公是刘大禄老祖父也。当我们解开了刘基家族的迷团之后,有关福建刘氏祥公之家的迷团就有了新的突破,一切刘氏家族迷团的突破都要归功于先祖留下来的历代刘氏通天谱的墓志铭。有了历代刘氏通天谱墓志铭,历史证据就是铁的证据,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笔者在此转告大家,江西全南刘氏已经启动重修刘氏祠堂,祠堂修好后将重修刘氏族谱,希望各地刘氏根据笔者论著的历代刘氏通天谱字派加紧研讨核对,江西全南刘氏祠堂是由大明开国前后由由绍公(绍琮,绍宗)亲手建立起来的刘氏祠堂。刘绍琮的伟名是出于汉公和淮公之亲笔书写之名,刘绍宗的伟名是出于汉公之子刘大禄或刘大禄的孙子刘天赐或刘天元等亲笔书写出来的名字。
            2011年12月11日笔者欢迎各地刘氏共研共探讨
            摘自网上


            29楼2013-07-24 15:04
            回复
              每日一顶,呵呵


              30楼2013-07-27 15:58
              回复
                自己的帖子自己顶


                31楼2013-07-29 13:49
                回复
                  2025-07-19 02:20:23
                  广告


                  32楼2013-07-30 15:00
                  回复
                    必须顶


                    33楼2013-07-31 09:02
                    回复
                      据网友“太极缘”讲,黄山馆西头阁是现在的黄山关镇店子村。


                      34楼2013-08-01 14:07
                      收起回复
                        网友“太极缘”是山东平度南刘家庄的,是“思成”祖的后人,“思成、思龙、思臣”三祖是亲哥仨,同宗的刘氏后人请打个招呼哈。


                        35楼2013-08-01 14:59
                        收起回复
                          顶顶好


                          36楼2013-08-08 09:16
                          回复
                            继续顶


                            37楼2013-08-13 11:17
                            回复
                              2025-07-19 02:14:23
                              广告
                              继续顶


                              38楼2013-08-14 15: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