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吧 关注:26,670贴子:204,206

回复:关于山东胶南龙古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续顶起来


425楼2015-12-05 14:58
回复
    继续顶帖


    427楼2015-12-12 10:57
    回复
      2025-07-23 10:56: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网友——海浪无潮 在诸城刘吧说:
      我是诸城红土庙子刘,据传是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开始迁至日照,后迁往安徽砀山,后迁在诸城,一世天学用萝筐挑来是逄戈庄刘墉家系。按五行排辈,金水木火土,五辈一返。
      山西迁来?且记下,再考证。


      428楼2015-12-12 11:29
      回复
        河南省夏邑县韩道口镇东南刘套楼,位于永城、夏邑、砀山三县交界之处,原村址在今北二里路的今“大刘庄村“。砀山,是以芒砀山中的”芒山、砀山“而得名,治所(县政府住地)在今芒山山城集。后迁到下邑(夏邑)而夏邑迁到“栗城“,因此砀山是个易名县。刘套楼村,原名“大刘家村“,后简称“大刘村“。此村处于两支故黄河支流之间,黄患频发,于明代十三帝万历年间因本村出了数位官员,在我村刘良方公时任邳州知州期间集体迁住于二里河流南岸。仍沿用原村名,因建大楼套小楼形式的楼房一座,后易名“刘套楼“。刘套楼由于位于豫鲁苏皖边界的夏邑、砀山、永城三县交界之处,归属多变,但归属砀山的时间较长。根据不同的时代及归属我村称呼简介如下:(上略)元代归河南全称:河南行省归德府徐州砀山县 大刘家村,简称:徐州砀山县大刘村。明洪武四年砀山县随徐州改属中书省全称:中书省徐州砀山县大刘村,简称:徐州砀山县大刘村。洪武十四年十一月,砀山县改属直隶六部全称:徐州直隶州砀山县大刘村,简称:徐州砀山县大刘村。永乐元年,改为直隶南京全称:江南道直隶南京徐州砀山县大刘村,简称:江南大刘村。嘉靖四十一年,因黄河泛滥治所砀城被洪水荡没,县衙无处办公,我村分划给夏邑称: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大刘村,简称:夏邑大刘村。万历年间后期,因避洪水迁村今址,初沿用原村名,后因所建套楼(大楼套小楼]出名,易为”刘套楼“。故易为:河南省归德府夏邑县刘套楼村,简称:夏邑刘套楼,后复归砀山。清顺治二年,直隶改省全称:江南省徐州砀山县刘套楼,简称江南大刘村或江南刘套楼。雍正九年徐州设府全称:江南省徐州府砀山县刘套楼。民国元年砀山划归江苏,我村重划归夏邑所辖全称:河南省夏邑县东北区刘套楼。简称:夏邑刘套楼。抗战时期,在今砀山南部、夏邑东部、永城北部设砀南县我村全称:豫皖苏解放区砀南县第八区(张店区,后迁改为孔庄乡)顾厂村刘套楼村。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日本投降砀山县恢复,砀北砀南二县合并,我村重回砀山所辖,全称:解放区砀山县新兴(火店乡的前身)区顾厂乡刘套楼,简称:顾厂乡刘套楼。1949年元月,改属中原行政区商丘专署所辖全称:略。1949年10月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宿县专署。1952年11月15日砀山县划归江苏省我村全称:江苏省砀山县韩道口镇刘套楼村,简称:韩镇刘套楼。1952年2月将砀山的新兴(火店乡)、雨亭(芒山镇)二区划给永城县我村全称:河南省永城县新兴区顾厂乡刘套楼村,1954年永城县的马头、新兴二区划归夏邑,新兴区改为火店乡我村全称:河南省夏邑县火店区顾厂村刘套楼。简称:火店乡刘套楼。1958年原张店区迁至孔庄改为孔庄乡我村属之称河南省夏邑县孔庄乡后厂大队刘套楼村,简称:孔庄乡刘套楼。约1980年设韩镇乡,队队队队我村划归称河南省夏邑县韩镇乡后厂大队刘套楼。1998年4月撤乡划为镇称为: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韩道口镇后厂村刘套楼至今。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1楼2015-12-21 20:32
        回复
          :回复 sitoudeai :请告诉我“猜灯谜”的联系方式,急切与他核实。谢谢


          IP属地:山东433楼2015-12-22 08:22
          回复
            相学明志广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5楼2015-12-24 03:20
            收起回复
              有知道 银 玉 树 下面是什么的么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7楼2015-12-25 14:25
              收起回复
                再论(“2楼Iiu01336楼主)刘氏及山东胶南龙古刘氏与河南夏邑刘套楼刘氏之间的关系“。以上帖子己谈过三者史料基本吻合。只是我们两家史载始祖是刘文而你们胶南刘氏始祖却是刘秀文。出现这种情况并非 为奇,而且很正常而又普遍。我十年来在网上与山东日照刘嘉东宗亲反复提供、研学商榷以下我刘套楼刘氏史料所载以下内容:元未,砀山是吴王朱元璋率部在淮北一带首先攻破,最早占领的一个县。由于明军在此驻扎坚守,黎民有所依靠,犹如解放战争时的根据地延安,周边乃至百里外的百姓纷纷前来避难,包括日照刘氏。大明建立,驻军撒走,元残余势力反扑卷土重来,战火再起,百姓大举逃难,洪武二年,刘文后裔大刘家村原住居民、跟随在本村避难来的莒刘(日照刘氏的先祖)返回了东海(海州)一带,之后莒刘奉旨北上于曰照一带,刘套楼刘氏留居在了此地,后人丁兴旺,形成了山东胶南刘氏。数代人后,其中胶南刘氏中有一户从胶南迁往于异地落户。又经过数代人繁衍这支刘氏形成了一胶南刘氏分支。而这支来自砀 山县大刘家村(今夏邑刘套楼)的胶南刘氏家族,日益繁荣昌盛、人才倍出,后来出来一位德高望重名讳”秀文“的刘公,给刘姓家族增添了无限光彩荣耀。秀文公作古数代后,为缅怀昔日刘公时代的辉煌,把原来为人鲜闻的刘文始祖改奉为”秀文“作始了。这种改始祖、换始祖、新立始祖的现象如”堂号“一样并不奇迹。不然全国刘姓哪来的不计其数的始祖的名字?哪来的数百个堂号?如某家族始祖是刘A,数代人后他的子孙一个迁到广州,一个迁到北京,一个迁到台湾:再过若干年,也许有的仍奉祀刘A为始祖、那么广州的一支出了个大人物刘B、他的子孙为纪念为蒙他的光,会另立刘B为始祖。那么北京的支派数辈人财平凡,世代碌碌无为,或不对此重视那么他这支始祖仍奉刘A为始祖,要么再经过几代人会改的,在台湾的一支的某代有个叫刘C的,成了一位大企家,那么他日后就有可能他的后代会尊他为始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8楼2015-12-26 00:23
                回复
                  2025-07-23 10:50: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点进展,挺好。


                  439楼2015-12-26 08:39
                  回复
                    青岛胶南各刘氏支派宗亲亲:请查阅来自河南夏邑刘套楼刘氏的很多有关以下内容片段的帖子:”……河南徐州砀山之地(明初沿旧治,砀山属河南行省归德府徐州所辖,可简称河南砀山县或徐州砀山县,归徐砀山县)………………结草为庐名曰”大刘家村“……洪武二年,……我刘氏随日照莒刘逃回东海(海州)………成化年间……京营兵马总兵……被斩…株连九族……求亲庇护,逃往山东……海州、诸城、青岛……诸城刘墉家族………此时我村属江南道直隶南京直隶徐州砀山县所辖……大刘家村…简为大刘村……简称为”江南大刘村“或徐州大刘村。……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0楼2015-12-26 10:35
                    回复
                      刘氏家族的找寻续家谱。从山东省益州(现在青州市)窊子社从明朝迁至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现在迁至邻县高唐县居住至今,爷爷辈是刘某清,父辈是刘茂某,本人是刘春某。因本人下面没有续辈了,请有知道的刘氏族人,请联系我知晓,感谢,联系方式北京号码15801551988 /。百度贴吧!QQ1501333018刘晨。再次感谢族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2楼2015-12-26 11:15
                      收起回复
                        各位楼主:徐州设府在清代雍正年间,并在历史上是首次,在此年代以前的徐州绝不能称“徐州府“。明清时期的砀山县也绝不能称”江苏砀山县“更不能称”安徽砀山县“,因砀山县归属江苏是在民国初年,归安徽更晚,是在解放后的六十年代,明清两代江苏、安徽二省在历史上也从末管轄过砀山县。明清时代的大刘家村(简称大刘村)是今河南省夏邑县韩道口镇刘套楼村的前身,1954年从砀山划归了夏邑。当您在考查砀山大刘家村时:如元末明初时期应全称:河南行省归德府徐州砀山县大刘家村(简称为”河南砀山县大刘家村“或”徐州砀山大刘家村“。曾见有称:归徐大刘村者,归徐是归德府、徐州的简化也可。永乐年间没直隶后称为:江南道直隶南京直隶徐州砀山县大刘村,可简称为:”江南砀山大刘村“。明清时期的砀山应注明:砀山,(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中南部、河南夏邑东部及永城县芒山镇一带),徐州,不是“徐州府“。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4楼2015-12-27 19:15
                        回复
                          回复|iU01336第223楼:刘套楼刘氏与大刘村刘氏是一回事,刘套楼村的前身叫大刘村,请多查看些有关的帖子你就会一目了然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5楼2015-12-27 19:44
                          回复
                            在看到刘墉家世时,说刘墉始祖刘福,二世祖刘恒,接着又说“刘福与刘恒之间世次难考”,这句话什么意思?是否可以理解为刘福与刘恒之间丢掉了几代人的记录?


                            447楼2015-12-29 09:14
                            收起回复
                              2025-07-23 10:44: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祖福又避匪,率三子恒公迁居诸诚逄哥庄。从这一句看,刘福与刘恒之间没有间隔。


                              448楼2015-12-29 09: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