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上又看到一信息,暂摘记如下:(一下文中的我不是本楼主,而是原文作者,见于“胶东书院”之马姓寻亲网友的留言)
诸城刘墉家族送灯笼联宗的故事,在我们老家胶南刘家岛村(今黄岛区薛家岛街道),也有传说。每逢年节吉庆假日,刘氏家族都要把上有“清爱堂”字样的灯笼挂出来,这对灯笼已经世代相传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刘墉送的那对灯笼,现在是刘氏家族的传家宝了。刘墉带人马到刘家岛村联宗祭祖时,特意送给刘氏家族一对灯笼,族人号称“刘大灯笼”。以后,刘氏家族在祠堂挂“清爱堂”灯笼时,文官遇着下轿,武官遇着下马,想必是文武官员对刘墉的尊重吧。
在我要告别刘姓老人时,他说:“诸城庞戈庄刘墉家族,称本村(刘家岛村)刘氏为‘大少爷’支派。”再细问原因,老人始终说不清楚来历。
告别老人后,我上网查找刘家岛村简介得知:据传,明洪武年间,刘姓兄弟三人随移民大潮由山西洪洞大槐树底来到这里定居。刘姓人迁来后,因这里地处半岛,故定村名为“刘家岛”。刘姓人最早的墓地在棘子林,老大去世后就被安葬在此。后来,老二刘禄迁至诸城庞戈庄居住,老三刘禧去向不明。
又是明朝的移民大潮,把人们的祖籍搞乱了吧?期待还原历史真相!
——楼主疑问,都说是讳福祖迁庞各庄,这又来讳禄祖迁逄戈庄?最为关键的是“大少爷支派”是从何而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