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590贴子:26,937,081

回复:【其他】 130916(转)CIA捅小白兔屋顶的故事(天涯战略忽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到了1958年夏末,Fosmire回到了华盛顿,然后加入了胡萝卜的队伍。在最初的几周里,他都忙于协助吐蕃电码的改进工作。主要是协助一个OSS的mm(查不到这为巾帼英雄是谁,有知道的同学么?),这mm可了不得,她是间谍行业的行家里手,以“创新性的加解密技术”而闻名情报界。对于这段经历,Fosmire痛苦地回忆到:“俺边听她说,边在纸上鬼画符,想尽办法假装自己能听懂她在说什么。”
不久,CIA远东司的大佬Desmond FitzGerald到吐蕃项目检查工作。虽然Desmond FitzGerald刚上任不久,但是他对亚洲事务还是比较了解。在二战前,他是一个哈佛出身的华尔街律师, 1943-1945年间担任KMT缅甸远征军的联络官。虽然他有着那种波士顿上层出身外加常青藤联盟毕业生所特有的令人讨厌的精英气质,他却对在缅甸时艰苦的战斗经历甘之如饴,而且他也对亚洲盟国的战斗力表示欣赏,当然是在他们获得足够的支援和西方的英明领导下。(nnd,现在被迫养成爱用长句的坏习惯了。。。)I


IP属地:上海267楼2013-09-17 17:44
收起回复
    Desmond FitzGerald

    Desmond FitzGerald 和他的第一任妻子Marietta Peabody

    I


    IP属地:上海268楼2013-09-17 17:46
    回复
      2025-07-19 06:18:46
      广告

      战后,FitzGerald返回华尔街,但是在调查纽约政界腐败案时,理想主义让他犯了“政治错误”。可怜的FitzGerald已经买了一栋豪宅并已经做好在纽约安家的准备,还好另外一名前律师Frank Wisner(他和FitzGerlard都是印泥叛乱的幕后黑手之一,而Wisner绝对是一风云人物,虽然外表只是个略显阴暗的地中海男)打来了电话。作为OSS在欧洲战场的老手,Wisner于1948年被任命组建一个批着纯洁马甲的隐秘行动组织---- Office of Policy Coordination (OPC政治协调办公室)。Wisner想要把OPC打造成对抗镰刀的核心力量,因此他过来拉FitzGerald入伙。
      Frank Wisner

      I


      IP属地:上海269楼2013-09-17 17:47
      收起回复

        狂热的FitzGerald立刻同意加入黑帮,并很快被任命为OPC远东部门的执行官。当时,思密达战争已经爆发,Wisner企图分散小白兔放在泡菜半岛上的注意力,恰好在此时,OPC香港地区的大佬建议武装那些在解放战争中被小白兔推过兔缅边界的KMT残军(很著名的金山角的那支部队)。他坚信,只要米帝能提供支援,这支KMT“军团”一定能在南方给小白兔造成打击。
        在得知这个计划的那一刻,FitzGerald同学虎躯一震。。。他曾经听到过那些“传说中的(原文)”小白兔的钢牙和魔爪,所以对煽动免煮游击叛乱行动十分狂热。另外,这个计划还与他心里潜藏的那点浪漫元素暗合:女王国的那种指挥当地人进行战斗的优良传统,就像尼泊尔的Gurkhas兵(廓尔喀兵,很出名的兵种)。另外,之前缅甸作战积累的经验,也给了他在该地域对小白兔发动非常规战的信心。
        廓尔喀兵、狗腿刀、和风笛,很有意思的组合

        I


        IP属地:上海270楼2013-09-17 17:48
        收起回复

          在FitzGerald的强力推动下,缅甸行动在1951年2月(注意比较下文的反攻时间)正式铺开。可是不管理论上多么有操作性,不管CIA多么慷慨无私地提供援助,这个行动最后又变成了局里小黑本里小白兔页面上的小黑点。。。他们也曾尽力,可是对云南的尝试推倒却被赶来的小白兔反推。既然不见成效,米帝与他支持的势力又一次纯洁的分手。
          俺以前看过一本资料有这方面的文字,应该就与这次OPC的建议有关,可惜现在找不到了,只有靠记忆来写了,可能有误,大家就当野史传说看吧。I


          IP属地:上海271楼2013-09-17 17:49
          回复

            按理说FitzGerald并不应该为圣朝基地的关门受太多谴责,毕竟这本身就是个烂摊子,整个部门早已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但是FitzGerald还是不可避免的遭到了批评。远东司的James Lilley回忆到:“Des(FitzGerald的昵称)就一半瓶醋,丫就一公器私用的货。”还好FitzGerald“上面有银”,他的良师益友Frank Wisner已经从OPC的老大升到了CIA的高层。。。
            扑虱的米国也讲究朝里有人好做官,在Wisner的翼护下,FitzGerald又成了局里心理和准军事操作员的老大。不过这个职位只是个空心萝卜,尽管头衔听起来很唬人。直到1958年中,失败的印泥行动坏了一批人的顶子,而FitzGerald同学趁势复起,掌管了远东司。
            FitzGerald手握大权之后,很自然的就盯上了吐蕃项目,对他来说这个项目简直就像看绿豆一样的对眼。在对小白兔屡战屡败之后的FitzGerald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屡败屡战的项目,而且这个项目正在进行中,成功的希望似乎还颇大。另外,有着浪漫骑士情节的FitzGerald同学与康巴叛匪马匪心有戚戚焉,嗯,骑士、马匪还有马是吉祥的一家。他很快就把吐蕃项目放在远东司其他项目之前。Fosmire回忆到:“FitzGerald领导亲自莅临办公室,他亲切的鼓励俺们,同志们,行动起来,要沿着胜利的道路继续前进!”于是远东司同志们的眼眶湿润了。。。I


            IP属地:上海274楼2013-09-17 18:06
            回复

              在作出激励性发言后,FitzGerald也最终得到了上面的授权来训练第二批吐蕃特务。这次训练地点不再是炎热的塞班,而是找了个和吐蕃人家乡环境相近的地点,海拔和吐蕃近似的米国科罗拉多州中部的落基山脉。这里有着米国海拔最高的城市Leadville(莱德维尔)---3162米(10430英尺)。在19世纪末,因为采掘银矿,这里塞进了40000常住人口。而到了1958,这里的人口只剩4000出头。因此这个安静的地方获得了CIA的青睐,尤其是城市西边32公里外的一个隐蔽山谷。而此地位于10公里长的Eagle River边,有一个Camp Hale(霍尔营)。
              和Leadville一样, Hale营也有着辉煌的过去。在1942年,这个营地建有1022栋建筑物,能容纳15000名士兵。当时,10th Mountain Division(第十山地师)在周边进行滑雪、攀岩以及寒冷天气条件下的生存训练(这里的气温经常跌倒零下30度)。而他们的训练也木有白费,山地师在1945年2月勇敢的翻越面条国的Riva Ridge(里维山?),从天而降扑向纳粹时。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他们又越过阿尔卑斯山穷追猛打,直到汉斯国投降。
              第十山地师

              I


              IP属地:上海275楼2013-09-17 18:07
              回复
                渡过了战时的辉煌,Hale开始走了下坡路。战后,一批纳粹战俘接受了拆除营房的任务,这批战俘是隆美尔非洲军团里的顽固分子,一共400人,当时被关在Hale。他们干的还不坏,最后整个营地只剩下了少数的建筑,这些剩余设施在50年代早期被用来周期性的训练滑雪部队。但是又过了5年,米帝发现养着一支专业的滑雪部队木啥大用,所以这个营地最后被关闭并废弃。
                Hale营的一处废墟

                这些却正是CIA喜欢的。在初秋时分,考察Hale基地设施的任务被交给了项目第二任长官John Greaney。Greaney同学曾接受过律师教育,他一接手吐蕃任务就尝试通过查阅CIA搜集的资料来研究这个神秘的地区。但是,他很快发现,啥都学不到。他回忆到:“俺曾经想申请去奥地利出差找Heinrich Harrer(这人就不用介绍了吧)老师了解下情况,但是丫的局里居然不批。”
                狼狈为奸图

                I


                IP属地:上海276楼2013-09-17 18:11
                回复
                  2025-07-19 06:12:46
                  广告

                  Fosmire在任务完成后返回了华盛顿,此时刚好完成了对Drigu Tso的第一次空投。于是他跑到Wangyal的小屋,耐心地等待老和尚把反馈信息翻译出来。当凝视电报的Wangyal脸色慢慢变得不善时,Fosmire终于忍不住跳了起来,他焦急地询问那帮货到底有没有收到空投物资。Wangyal淡定地说:“收到了,只是他们忘了向主子爷道谢。。。”
                  训练第二批特务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米帝又将怎样发动新一轮的攻势,传说中的小黑点是否会再次出现在小黑本上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I


                  IP属地:上海278楼2013-09-17 18:12
                  回复
                    第十回上
                    二梯队勤奋学习 俩特务努力工作
                    大法王夹尾逃窜 鸠摩智登台拜将
                    上回说到米帝又开始策划新的阴谋,这回就来说一说米帝又憋着什么坏,要搞什么幺蛾子。


                    IP属地:上海279楼2013-09-17 18:15
                    回复

                      收到俩特务确认第二次空投成功的电报之后,Fosmire连忙赶到Kumitola与第二批吐蕃特务会合。像第一批人一样,这批受训人员都是由鸠二哥那个万能的厨子带着他们穿越边界,而且和第一批人一样,这批受训人员都是从海外康巴人中挑选,一共有10人,全部来自里塘。举贤不避亲是特务的优良传统,这10人中的老大Ngawang Phunjung是Tashi的侄子(就像Walt出身另一个里塘大家族一样)。而由于之前的俩翻译---鸠哥和他的仆人早已经撂挑子,鸠二哥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助手Tsering前去助拳。在见面时,这帮货给Fosmire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回忆到:“他们浑身散发着毛皮味儿和烟味,其中有两个怎么看都只能算正太。”
                      他们很快乘坐飞机向琉球飞去,但是旅途却并不愉快,这帮货居然全体晕机,可以想象整个旅途充满了沁人心脾的芬芳。好不容易到了嘉手纳,刚一下机他们就被塞进一辆涂黑了窗户的大巴,然后被运到CIA名下的一个3居室小屋。在那里,等着他们的是一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具体菜式主要有---炖菜,土豆和面包。Fosmire回忆到:“他们很快就把食物横扫一空,于是我告诉自己下一餐要给这帮饭桶们准备更多的分量。”
                      夜幕降临后,CIA头领自然要召集新入伙的弟兄们了解思想动态。谁知这帮兴奋的吐蕃人一张嘴就合不拢了,虽然Tsering的翻译有些磕磕巴巴词不达意,但是Fosmire还是被话痨们的“真诚”和“热情”感动了:“丫的,感动死个人了。”I


                      IP属地:上海280楼2013-09-17 18:16
                      回复

                        此外,Fosmire还得到了鸠摩智三哥Lobsang Samten(中文名自己查吧,以后简称鸠三哥)的帮助。时年25岁的鸠三哥属于“温和”的类型,。他曾经短暂的担任过鸠摩智的内侍总管,护送鸠摩智去了三哥的佛陀加雅,并且滞留在那里。他倒不是喜欢三哥,而是为了间接投入米帝的怀抱,抵达米国后,CIA安排他进Georgetown University(乔治城大学)学习英语。虽然鸠三哥并不一定情愿,局里还是定期把他拉到Peary帮忙做翻译工作。Greaney回忆到:“丫几乎木有表现出抵触情绪,只是更喜欢跑到我的房子来陪小孩玩。”
                        偶然的情况下,另一位教员来到了“The Farm”。John "Ken" Knaus,时年35岁,曾在斯坦福大学修哲学。二战期间,他曾作为汉语专家在圣朝南方的第一军总部服务。战争结束后,他既没有回到学术界,也没有去当外交家,而是在通过了Foreign Service exam(驻外事务处考试)后回到了斯坦福继续学习。直到1951年思密达战争爆发,此时快拿到博士学位的他又一次投笔从戎。经过了两年的军旅生涯,“也许更多的时间是待在思密达当地电影院里”,他回到了华盛顿,想要在Foreign Service(驻外事务处)弄个职位,结果却是米国国务院的一位顾问淡定地请他下次再来。
                        I


                        IP属地:上海282楼2013-09-17 18:19
                        收起回复

                          在稍后去买军服的途中,不甘心的Knaus同学顺便去CIA总部拜了山头,在那里,他表明了自己汉语专家的身份,招聘人员闻言虎躯一震,立马拉着他谈了45分钟的人生,之后他顺利地加入了CIA黑帮,与众兄弟共烧一炉香。。。这个故事告诉俺们,只要学好了知识,出路总是有的。
                          由于Knaus有着汉语言资质证书和学术背景,局里更多的安排他进行亚洲宣传事务。在1954年至1956年期间,他可以算是紧排在U.S. Information Agency(米国新闻署,扑虱帝的喉舌,于1953年成立,直接向大统领负责。1999年并入米国国务院)之后的小白兔政策官员。在这个职位上,他协助局里在HK印刷了一个小手册“小白兔的镰刀主义是什么?”这个小手册是提供给亚洲的报纸编辑作为入门读物的,里面充满了冷战式的言辞。。。米帝还是很看重喉舌作用的,所以一直对新闻石油事业呵护有加。
                          米国新闻署

                          I


                          IP属地:上海283楼2013-09-17 18:19
                          回复

                            在米国的很多徽章,比如国徽和货币上都有一个拉丁文“E PLURIBUS UNUM”,可以算是米国的座右铭:“合众唯一”。
                            1958年,Knaus回到了CIA大家庭,他被派往弗吉尼亚的阿林顿教授国际镰刀主义方面的知识。CIA的这个项目主要是向外籍骨干灌输“社极权主义”头上长角,身后有尾,手里拿个大钢叉的形象。。。是年年末,Knaus接到了吐蕃项目的电话,让他过去搞个关于圣朝体制的讲座。
                            接到任务后,Knaus草草归纳了几个演讲要点,然后赶往Peary。可是当遇见了鸠三哥后,他意识到丫本身就知道很多的第一手资料,Knaus郁闷地撕碎了自己准备的要点。他回忆到:“(这种情况下)俺还能讲啥,难道跟他们讲Punic Wars(布匿战争)咩!”I


                            IP属地:上海284楼2013-09-17 18:20
                            回复
                              2025-07-19 06:06:46
                              广告

                              抛开自嘲不谈,Knaus的到访还是将众人从紧张课程中缓解出来。而1959年初,吐蕃项目开始了更多的艰苦的准军事场地训练,因此,第三名CIA官员前来与Fosmire和Smith会合。已婚男Anthony "Tony Poe" Poshepny时年34岁,曾是是米国San Jose(圣何塞大学)的校际高尔夫球手,后来加入海军陆战队。他曾在Iwo Jima(硫磺岛)和其他太平洋战斗中获得了一系列的Purple Hearts(紫心勋章,1782年8月7日由乔治华盛顿设立,最初叫军功章,专门授予作战中负伤的军人,也可授予阵亡者的最近亲属。)。战后,他于1951年来到华盛顿,本来他的第一志愿是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FBI,米国另一大黑帮),可是FBI的招聘人员在看了他的战斗履历后,告诉他,出门,拣直走,找CIA去。
                              紫心勋章

                              I


                              IP属地:上海285楼2013-09-17 1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