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553贴子:26,937,077

回复:【其他】 130916(转)CIA捅小白兔屋顶的故事(天涯战略忽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既然Mustang项目靠边站了,那么三哥与米帝排排坐吃果果的狗血剧就又回到舞台正中。这俩爱人于1963年11月在新德里成立了一个行动总部--- Special Center。经过精心挑选,三情局特意在在奢华的Haus Khaz(位于德里南部,环境非常不错)边上的F区租了个最现代化的别墅,以此作为中心的总部。
CIA驻Special Center的第一任首席代表Ken Knaus于11月赴任。这位同学当了两年吐蕃项目老大,在资历上完全配得起这个职位,不过这项任命还是有些争议,因为这样会CIA内部重燃地盘争夺战的战火。


IP属地:上海633楼2013-09-25 20:44
回复

    原来,在CIA还没有与三哥牵上小手的时候,近东司就用CIA副站长Bill Grimsley来负责米帝在三哥家除新德里使馆之外的所有协调事务。而现在远东司的代表Knaus也杀到了三哥家,就不可避免地从近东司手里划走了一块地盘。根据某些内部人士的说法,为Knaus举办的欢迎会多少有些死气沉沉的感觉。
    除了一些内部倾轧,Knaus还面临其他的障碍。在此之前,吐蕃项目一直依赖着来自总部的支持,也就是有远东司精明能干的老大Des FitzGerald的青睐,而Knaus同学正是那位老大的心腹兄,所以一直被安排坐着关键位置。然而到了1963年1月,Fitzgerald老大被调离远东司,转而去监控正在进行中的反雪茄国的准军事行动。接替他掌管远东司的新任老大是William Colby(1973-1976年间坐上了CIA局长宝座,也是一个很有故事的人),当时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不断升级的安南冲突上,同时他有些看不上之前在镰刀阵营后方搞的小动作。
    William Colby



    IP属地:上海634楼2013-09-25 20:45
    回复
      2025-07-23 17:25: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扑虱事业总是在不断壮大中,到了4月份,一个叫Kesang Kunga的吐蕃人又加入了Knaus的队伍。被称为Kay Kay的Kesang出身吐蕃中部的地主家庭,是个谈吐温和的和尚,还曾经做过吐蕃地方官。Kay Kay同学私奔到三哥家后又当上了Darjeeling(大吉岭)负责吐蕃宣传的主编。他掌管着一份面向吐蕃难民营的周刊,刊名恶趣味地被命名为Freedom(华莱士内牛满面)。。。他的背景也不简单,提拔他加入Special Center正是源自鸠二哥的私人决定。
      Kay Kay的手下还有一支小队伍充当助手,有3个是出身Hale营的吐蕃翻译。此外还配备了8个1963年结业的Hale营特务专门负责电台工作,其中一半留在Special Center,剩下的被分配到了Charbatia中转站。


      IP属地:上海636楼2013-09-25 20:46
      回复

        Special Center此时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隐藏特务们在新德里的行踪,Knaus和吐蕃特务这样的外国人面孔在住宅区里可是很扎眼的,难免引起邻居的注意。为了掩人耳目,Knaus总是坐在加装了屏蔽措施的吉普车后座前往中心(一周大约要来Special Center 3次),在车驶入车库之前绝不下车。吐蕃人也被安排了类似措施,不过待遇嘛就差得多了,他们被塞到封的严严实实的卡车里被像运牲口一样迎来送往。有个吐蕃人回忆到:“在1972年之前,我们都在禁足中。。。”
        到了1964年春,Kay Kay的队伍又壮大了。当年Hale营有135名特务毕业,他们大多被派往三哥家。其中有22人分到了Chakrata的第22营地,还有8个被派到Charbatia和Special Center负责电台。剩下100多人被安置在了避暑胜地Nainital附近的Joelikote村边的营地。紧挨着高山湖泊的Joelikote被松树和橡树林环绕,这里曾经款待过著名的猎人Jim Corbett上校,他曾经猎杀过不少臭名昭著的食人虎豹,其中两只各爪下各有超过400的亡魂。
        Nainital

        Jim Corbett



        IP属地:上海637楼2013-09-25 20:47
        回复

          行动在4月里正式开始,第一波共10个小组被配置到Joelikote至边界一线。
          A小组有两个特务,被配置在锡金首都Gangtok。
          B小组也是两个特务,被放在Shimla。Shimla在殖民时代就以夏都闻名,这里离Chakrata的第22营地只有80公里。
          D、V和Z三个小组被派到了所谓NEFA地区的Tuting,因为那里收容了2000个吐蕃散步人士,便于开展活动。
          还有两个小组T和Y跑到尼泊尔最东端的Walung村外,在那里设了营地。
          另外的两个小组则被调往Yeshi的Mustang营地去建立与Charbatia之间的电台联系。
          最后一组也就是Q组直接进入了不丹。不丹人虽然算是吐蕃人的远亲,但是对吐蕃人却有着复杂的感情。因为不丹人本身人口较少,非常担心散步过来的吐蕃人鸠占鹊巢,所以在第一批3000个吐蕃人散步过来之后,他们就想要堵住这个口子。到了1964年4月,不丹首相被不知名的凶手杀害。巧合的是,这也正是Q小组越过边界的时候。当时有个谣言就是吐蕃人妄图颠覆这个国家,这个谣言最终引发了外交抗议,这两个特务不得不悄悄地撤了回来,而Special Center再也没有派过特务去不丹潜伏。


          IP属地:上海639楼2013-09-25 20:48
          回复
            除了被撤回的Q组和布置在Mustang的两个小组,其他7个小组都按时发回了任务简报,供CIA和三情局归纳总结。Knaus在简报中附上一些卫星照片,稍后他和Rabi又找到Kaykay商量要将免煮运动深入到吐蕃去,这样才能判断传说中的免煮地下党员是否能够或者真的潜伏在民间。


            IP属地:上海640楼2013-09-25 20:48
            回复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就在当月,鸠二哥在三哥家组建了个蛋痛党,叫做Cho Kha Sum,翻译成英文就是“Defense of Religion by the Three Regions”(挺简单的,俺就不翻译了)。这里的三地指的是康巴、安多和 U Tsang(卫zang,含义是吐蕃以西的地方),涵盖了传统zang区。
              这里专门发散开来讲一下吐蕃的英文称谓:西方很多时候用Tibet这个词来称呼传统吐蕃地区,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三个地区之和,比很多天朝人理解的吐蕃自治区(Xizang或者 Tibet Autonomous Region)这个称呼下的地盘要大。西方经常用这种文字游戏来含糊概念,比如,他们一直在扯小白兔对吐蕃是拥有的是宗主权而不是主权,直到前一阵,女王国的米利班德才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兔子拥有主权(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放狗搜下当时兔子和女王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嘿嘿)!


              IP属地:上海641楼2013-09-25 20:49
              回复
                三哥边界(书中原图,不一定正确)



                IP属地:上海643楼2013-09-25 20:50
                回复
                  2025-07-23 17:19: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小钻风Clyde同学在此打探一番后带着情报返回了Walling,向同伙报告了大概情况。小组其他成员中(3个康巴人分别是小组总钻风Reg,组员Robert和Dennie,还有一个安多人Grant)觉得形势不错便倾巢而出,他们沿着Clyde之前走过的小路,来到了岩洞处并建立了营地。
                  经过仔细打探,他们发现当地非常适合搞潜伏工作:他们除了冒险潜入城镇获取补给外,甚至还带回过一些蛋痛的志愿带路党。他们从那些当地人口中套问出情报,然后使用太阳能电台按一周两次地频率向Charbatia汇报。目前看来一切运转正常,所以他们决定待到入冬前夕。
                  其他三个在Tuting村开展行动的小组运气也不错。D小组有4个康巴人,人手一把勃朗宁外加一杆步枪,他们的目标是Pemko镇,此地在Tuting东北方向80公里外。因为气候温和,群山环绕,被吐蕃人称为“隐世天国”。1950年后有很多吐蕃人散步到这里,所以适合进行特务活动。而由于地势险恶难以修路,PLA很少到这附近来,所以此地相对安全。


                  IP属地:上海644楼2013-09-25 20:51
                  回复

                    不过D小组始终受到恶劣条件的掣肘。到了年末时,他们才不过完成了目标路程的一部分而已,面对漫漫长路,无心吃苦地特务们大多希望返回舒服的Tuting。只有有一个特务Nolan选择留在这里过冬。他的同伙只好一边祝他好运,一边答应会在1965年春时回来找他,然后迈着欢快地步伐回家去鸟。
                    再来看Z小组,他们的遭遇也差不多。他们向着Pemako前行,策划了一系列行动,接触过边境村民,收集了一些PLA巡逻队的情报。在年末还做了一次更深入的渗透,特务们在行动中遇到了一些支持者并且发展出了带路党。不过,就在免煮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寒冬的触手同样伸向了他们。组里大多数成员都希望在入冬前返回舒适的老巢。同样,有一个叫Chris的特务选择原地过冬。
                    最后是V小组,他们的目标是西北80公里外的Meilling。此地挨着雅鲁藏布江河岸,地势低洼,降雨量大且植被茂盛。当地人在血缘上接近吐蕃人,不过都是万物有灵论者,有着自己的语言和服饰。


                    IP属地:上海645楼2013-09-25 20:52
                    回复

                      小组成员Stuart正好有亲戚住在附近,在亲戚的帮助下,特务们与一个松散的地下带路党组织接上了头。要说这些带路党真是任劳任怨,不但干打掩护的脏活儿,甚至还去偷PLA的补给来供养特务。。。特务们在此享受着安逸的生活,颇有些乐不思免煮的感觉。他们用电台联系总部,表示免煮不怕过冬难,坚决要求在“沙家浜扎下根来”。
                      回顾截止到1964年11月的工作成绩,Knaus、Rabi和KayKay完全有理由庆祝一番。此时已经有10个小组成功开展活动,其中有4个特务已经潜伏在吐蕃内部,被当地的带路党所收容。
                      面对免煮山河一片白的大好形势,Special Center决心继续发奋图强,准备开始新一轮共计9组特务的派遣计划,只不过考虑到大雪封山的实际困难,行动时间被推迟到第二年春。
                      CIA小黑本上的黑点涂了又擦,擦了又涂,这次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在经过了无数次失败后,吐蕃项目乱炖锅似乎终于从文火慢炖进入小火加热状态。天佑阿米利加!
                      那么小火加热能否最终发展出成大火烧烤?一贯喜欢发动群众的兔子又能否抗住开始发动带路党的特务们呢?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IP属地:上海646楼2013-09-25 20:52
                      回复

                        第二十九回
                        小白兔摔破黑蛋 三哥哥心惊胆战
                        各项目拖拖拉拉 马利克怒气爆发
                        上回说到米帝往小白兔家里成功地派遣了特务潜伏,CIA的吐蕃项目似乎又看到了曙光。那么米帝这次能乘胜追击,成功发动“两个人”会心一击么?


                        IP属地:上海647楼2013-09-25 20:53
                        回复

                          游说联合国失败之后,有些灰溜溜的鸠二哥冒险前往华盛顿与米国高官会面,与会的还有吐蕃项目的坚定支持者FitzGerald。这位老大此时已经不再负责雪茄国项目,他于1965年春被提升至项目计划副局长,这样他就掌控了局里所有的秘密行动。会后,FitzGerald趁机邀请鸠二哥在精英荟萃的Federalist Club(联邦党人俱乐部)共进晚餐。久未出现的胡萝卜(Frank Holober)同学也坐在了餐桌旁,他刚在1965年9月结束了无薪休假回来,同时接管CIA兔子司下属吐蕃特遣队的空壳子。胡萝卜回忆到:“Des(FitzGerald)深爱着鸠二哥,取悦着他。他说‘在一个独立的国家,你会是最好的外交部长。’”
                          鸠二哥很快就在黑帮支持的另一个项目里证明了自己的能力。鸠摩智一直渴望建立个吐蕃文化学院,鸠二哥就想办法从黑帮搞来了秘密经费帮鸠摩智实现了这个愿望。他弄来了了一幅壁挂,也就是传说中的thankas(唐卡),再加上其他的吐蕃佛教艺术珍品,在新德里心脏地带建了一个Tibet House,包括了一个博物馆,一个图书馆和商场。这个Tibet House于1965年10月由三哥教育部长和鸠摩智一起主持开业,至今仍在经营。


                          IP属地:上海651楼2013-09-25 20:57
                          回复

                            三哥方面积极的态度使得米国可以和他携起手来进行一些更敏感更害羞的情报行动。
                            例如,蜷缩在宝岛上的KMT也不甘寂寞,作为一个比三哥和米帝更激烈的反小白兔逗士,KMT此时妒火中烧地想方设法挤进米帝和三哥之间当电灯泡。具体项目有:KMT在Charbatia派驻了翻译来监听小白兔的电台通讯。KMT的情报官甚至沿三哥-兔子边界设立了监听前哨站。黑帮驻新德里的准军事官员Wayne Sanford在三哥官员的陪同下去视察了边界一线,结果他被深深地震撼了。据他回忆:“(1965年) 10月10日Subramanian带我去了主要的监听站,那天也是KMT的双十节(萌节,嘿嘿)。一个KMT指挥官看到我后问我是否到过大陈岛。我说是。他又问我是否坐过鱼雷快艇从那里撤离。我说是。然后我们一起喝起酒来追忆往昔。。。”
                            三情局还与CIA搞了另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构想形成于1964年末,也就是在小白兔第一次核试验之后,他们计划在干城章嘉峰(锡金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第三高峰)顶安装一个核动力感应器。这个安装在高处的感应器理论上能够转播兔子在吐鲁番进行的中程弹道导弹的遥测数据。但是攀登干城章嘉峰难度实在太大,因此三情局和CIA在1965年又将行动目标改在南达德维峰。是年十月,项目人员终于将设备运到了峰顶附近,但是还没来得及启动就碰上了恶劣天气。他们不得不将设备保存在一个裂缝中,等到来年春天再返回。


                            IP属地:上海652楼2013-09-25 20:57
                            回复
                              2025-07-23 17:13:4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这些米三合作项目中,最实际最核心的部分都是通过ARC在Charbatia的分支机构进行的,米帝也是不惜血本的投入人力物力。截止1964年,米帝总共运了10架C46和4架赫利奥短距起降飞机给三哥。当年迟些时候,米帝又多给了两个赫利奥改型的机身,这就是传说中的双发赫利奥。这个改型和单引擎版差不多,只不过在机身上方机翼前端改装了两个螺旋桨。这是CIA考虑到寮国战争而于1960年研发的,双发赫利奥的引擎方案不但不会影响侧面视野,还降低了引擎被简陋跑道上的碎片破坏的可能性。这个机型一共只造了5架,其中一架在1964年夏天时在玻利维亚做场测,其他的则全部移交给CIA进行8月的尼泊尔行动。
                              1961年米国空军测试的双发赫利奥,稍后被移交给了ARC



                              IP属地:上海653楼2013-09-25 2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