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们,陈老师爱你们。”
这一期的一年级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整个人的情绪都崩不住了,感觉有无数的话语堵在了胸口。
看这个节目已经第七期了,七个星期,我每周盼望这周五的到来,却又每周都舍不得一次性看完。我在盼望着周五快快来到的时候,却又希望着节目不要那么快结束。
最怕离愁别绪,也许是对这个节目,投入了太多感情。可能我从未对一个节目,有过这么深的不舍。就像看到陈学冬说舍不得孩子们,看陈学冬说谢谢孩子们让他学会做一个老师一个爸爸,我内心的感动心酸和不舍,还是全都涌了上来。
最初看《一年级》,并不是为了谁,那时候还不是陈学冬的粉丝,还没有被陈老师打动,那时候仅仅觉得陈学冬长得帅,宋佳很大气很漂亮。第一期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被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陈学冬是一个90后,作为同龄人,那一刻我像是看到了一个自己的同龄人,他可以那样努力,可以做的那么好。我看到前期陈老师的准备的时候我就感动了,看到他跟孩子们的相处的时候,我觉得他真的在短时间内学会了不少老师的技能。
是的,我也是一个老师,这才是我为什么对这样一个节目如此喜爱的原因。大抵是因为找到了共鸣,大抵在陈老师成为“学童鲜师”的路上,我也学会了不少。
也许今天的我,还无法把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平日做着公司职员的我,只能周末休息的时候,去经营自己的书法班,去和孩子们相处。
但是每一个周的课都让我充满期待,孩子们让我充实而又满足。尽管他们会调皮会胡闹,会惹我生气,可是我在思索着如何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并没有真的生气。我会喜欢私底下说他们是熊孩子,可是没有人真的知道,我有多爱他们。
《一年级》不得不说,是一档很有情怀的节目,正是这份情怀,深深的打动了我。而冬冬和小花,他们在做老师的这条道路上,让我学到了很多,有些共鸣,有些感动,有太多感同身受。
记得有一期,陈老师有一段独白,他说:“老师一定是一个有魔力的字眼,任何姓名与他排列组合,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而孩子们的变化和成长,也让我第一次觉得,陈老师,这三个字,会是我人生路上,最与众不同的经历,最独一无二的归属。”
是的,在我的心里,孩子们,也是我独一无二的归属。
最后,第七期了。舍不得《一年级》那么快播完,希望后面还有很多期。
最最后,谢谢《一年级》和陈老师教会我的。谢谢这一年十月我成为了陈学冬的粉丝。
最最最后,我相信,有一天我可以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做自己想要的教育和自己的书法学校。
这一期的一年级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整个人的情绪都崩不住了,感觉有无数的话语堵在了胸口。
看这个节目已经第七期了,七个星期,我每周盼望这周五的到来,却又每周都舍不得一次性看完。我在盼望着周五快快来到的时候,却又希望着节目不要那么快结束。
最怕离愁别绪,也许是对这个节目,投入了太多感情。可能我从未对一个节目,有过这么深的不舍。就像看到陈学冬说舍不得孩子们,看陈学冬说谢谢孩子们让他学会做一个老师一个爸爸,我内心的感动心酸和不舍,还是全都涌了上来。
最初看《一年级》,并不是为了谁,那时候还不是陈学冬的粉丝,还没有被陈老师打动,那时候仅仅觉得陈学冬长得帅,宋佳很大气很漂亮。第一期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被吸引,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陈学冬是一个90后,作为同龄人,那一刻我像是看到了一个自己的同龄人,他可以那样努力,可以做的那么好。我看到前期陈老师的准备的时候我就感动了,看到他跟孩子们的相处的时候,我觉得他真的在短时间内学会了不少老师的技能。
是的,我也是一个老师,这才是我为什么对这样一个节目如此喜爱的原因。大抵是因为找到了共鸣,大抵在陈老师成为“学童鲜师”的路上,我也学会了不少。
也许今天的我,还无法把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平日做着公司职员的我,只能周末休息的时候,去经营自己的书法班,去和孩子们相处。
但是每一个周的课都让我充满期待,孩子们让我充实而又满足。尽管他们会调皮会胡闹,会惹我生气,可是我在思索着如何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并没有真的生气。我会喜欢私底下说他们是熊孩子,可是没有人真的知道,我有多爱他们。
《一年级》不得不说,是一档很有情怀的节目,正是这份情怀,深深的打动了我。而冬冬和小花,他们在做老师的这条道路上,让我学到了很多,有些共鸣,有些感动,有太多感同身受。
记得有一期,陈老师有一段独白,他说:“老师一定是一个有魔力的字眼,任何姓名与他排列组合,都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而孩子们的变化和成长,也让我第一次觉得,陈老师,这三个字,会是我人生路上,最与众不同的经历,最独一无二的归属。”
是的,在我的心里,孩子们,也是我独一无二的归属。
最后,第七期了。舍不得《一年级》那么快播完,希望后面还有很多期。
最最后,谢谢《一年级》和陈老师教会我的。谢谢这一年十月我成为了陈学冬的粉丝。
最最最后,我相信,有一天我可以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做自己想要的教育和自己的书法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