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吧 关注:800贴子:3,982

回复:晒晒先天愚型儿子的成绩,我们的孩子一样很聪明!加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骂孩子就是在骂你自己,
你不要对孩子生气和愤怒,
因为这样只能证明这个父母亲是非常自私的,
你认为孩子丢了你的脸你才出气,
本身就是修养不够,
对生命要尊重,
那就叫修养。
要懂得,
孩子是借我们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上,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孩子培养好,
奔向远方。


125楼2018-06-01 10:29
回复

    不要以为自己很伟大,
    否则会变得非常渺小,
    被他人看不起。
    把握好这条底线,受益无穷;
    把握不好,
    轻则受辱,重则一生受累。
    ~14
    愚痴的开始就是听不进别人的规劝,
    失败的开始就是自以为都是对的,
    烦恼的开始就是认为
    凡事自己都应该拥有一份。
    ~三15
    一种赌博的人生,
    心态永远不能获得解脱。
    学佛人要把人间看成锻炼自己心智、
    积福积德的地方,
    把人间看成是累积功德的旅游点,
    旅游结束之后,
    一切名利得失均会失去。
    ~三16


    126楼2018-06-02 08:44
    回复
      2025-07-25 10:44: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一位香港商人在印度,因班机延误,就在机场等候。他旁边坐了一位印度僧人,他们于是便聊开了。话题转入电子,僧人就讲解电子的问题,商人就问他怎么会知道这么多关于电子的东西。僧人答:我以前是英国牛津大学的讲师。商人觉得知识分子出家也没什么稀奇聊啊聊,话题又转入珠宝。僧人又说如果拿印度的红宝石去香港买,能得到多少利润,从香港带钻石来印度买又能賺取多少。这回香港商人可呆了,就问僧人怎么知道这么多关于珠宝的买卖。僧人答说他没出家之前是珠宝商。商人于是就问僧人:你学识渊博,又这么富有,为何你要出家?
      僧人就问商人:你现在还玩不玩玩具?
      商人答:我已经长大了,不玩玩具了!
      僧人回答:我也长大了,不玩珠宝了……


      127楼2018-06-03 09:16
      回复
        知足心常存,就是我们知足的心要常存在世间里,心 里要常常感觉很知足。
        不良的好胜心要常灭,知足心常有, 好胜心常灭,安闲自在。你不去好胜,不去争斗你就非常 安闲自在。
        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
        《化人身为法身,在人间主宰自己的灵魂》


        128楼2018-06-04 08:21
        回复
          学佛不是叫你出家,也不是让你变成一个奇怪的人。真正的佛教徒是什么?真正的佛弟子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懂得利用佛法降伏自心,消除傲慢、嗔心等烦恼,成为社会上最好的那个人。在你的岗位都把自己工作做好,做人们的榜样,一切为众生着想,你就是官员菩萨,商人菩萨,工人菩萨,农民菩萨


          129楼2018-06-05 10:31
          回复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在佛法上叫“大 雄”。
            人家不能做的我去做;人家讲我,我不能容忍的 我一定要容忍。许多寺庙都有“大雄宝殿”,里面都有 许多的佛菩萨,佛菩萨的一个基本点是什么?就是忍人 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人学佛之后,如果你远离了 恶习,不去做坏事、不去动坏脑筋,你就离幸福近了。
            你想幸福吗?你想越来越好吗?那就改掉你身上的恶 习,你就幸福了。
            《节制欲望,忍人所不能忍》


            130楼2018-06-07 10:53
            回复
              该你得到是你自己应有的东西,
              那是福气;
              贪求过多不属于你的东西,
              当你得到了,你就是引火烧身。
              170225开示


              131楼2018-06-09 14:21
              回复
                智慧是了解真相,了解宇宙的本真、本然,是了解一种人的本性。一个人不会害人,也不会害自己,那才是有智慧。
                智慧已经接近觉悟了,就是你能够了知了悟。这个了知了悟已经超过了个人的意识。也就是说,一件事情,你看到了之后你不一定能够理解,不一定能够解释,但是了悟就是你看到了这件事情之后,你就马上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智慧就不是一般的聪明,而且经过本性和对外界外尘的一种感应,所产生的内涵,能够分辨意识——对和错,这个就叫智慧。
                BHFF20171116


                132楼2018-06-11 10:00
                回复
                  2025-07-25 10:38: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有两种病:
                  一是肉体病要看医生。
                  二是灵性、业障病,医生看不好的,反复的发作的!如忧郁症,恐惧症,神经病是典型的灵性病需要念经才可以彻底好的!
                  如一个人杀生太多坏事做的太多,他的灵魂上就很多灵性和黑气让他不顺利倒霉生病,心情不好!
                  打针吃药,只能治疗已经被灵性搞坏的肉体,而通过念经学佛行善,请走灵性才可以根除病因,彻底痊愈!
                  师父告诉你们:
                  ️消业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用你的肉体不断地去吃苦,去还债;
                  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念经、许愿、放生来转换自己的恶因和恶业。


                  134楼2018-06-13 09:50
                  回复
                    师父讲故事:
                    “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一个妇人给全家人煎薄饼吃,她总是多煎一个,留给饥饿的路人。
                    她将多余的薄饼放到窗台外边,凭谁路过自取。每天,一个驼背老乞丐都来取走它。但,他不仅不感恩,还会在离开时自言自语底咕哝:
                    “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这样日复一日,驼背老乞丐拿了薄饼,嘟囔着“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就离开了。
                    妇人有些恼火。
                    “连个谢字都没有!” 她自言自语到。“这老驼背每天哼叽着这些,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终于有一天,她怒火中烧,决心摆脱他。“看来我必须彻底甩掉这个老驼背”。然后她做了什么?她在薄饼里下了毒!
                    就在她准备把薄饼放到窗台上时,她的手开始发抖。“我这是在做什么?”她立刻将薄饼投到火里烧掉,重新做了一张,放到窗台上。驼背老乞丐如常来到,如常取走了饼,如常哼到:“所做之恶,存留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他这样做的时候,十分地快活,根本没有意识到妇人脑海里翻江倒海的挣扎。
                    其实,每次妇人将薄饼放在窗台时,她都会献上一个祈祷——为她在远方谋生的儿子。儿子一连几个月音信全无。她祈祷儿子能平安归来。
                    那天晚上,有扣门声。打开门,她惊奇地发现儿子站在门廊。儿子很瘦,衣服像碎布条似的,他饿坏了,虚弱不堪。
                    看见母亲,他说:“妈,我能站在这里是个奇迹。在离家一英里远的地方,我饿得昏倒在地。我肯定是要死了。这时,一个驼背老人路过。我求他给我一小块能吃的东西,哪怕是些碎屑。他好心地给了我一整张薄饼!”
                    “给我饼时,他说:这是我每天的食物,今天我把它给你,因为你更需要它。”
                    听到这里,妇人脸色苍白,她靠在门上,支撑住自己,想到了早上她做的那张下了毒的薄饼。如果她没有投到火里烧掉,那么吃掉毒饼的就是她的儿子。儿子必死无疑。
                    直到这时,她才明白了这些字的含义:
                    “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
                    这是个很棒的故事,带着能量满格的人生经验。它的寓意是:
                    行善,不要在任何情况下放弃或停止行善,即便这些善行一时间并没有得到赞赏或悦纳。
                    记住他人的好,让感恩时时装在心里,你就能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135楼2018-06-14 11:00
                    回复
                      人之所以烦恼,
                      因为我们不能忘记过去,
                      有记忆;
                      人之所以活得很累,心累,
                      因为我们天天忧郁;
                      人之所以在进一步,
                      因为我们懂得感恩别人;
                      人之所以快乐,
                      因为我们想得通;
                      人之所以成熟,
                      因为我们看得透这个事物的真实本性;
                      人之所以宽容别人,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慈悲的良心;
                      人之所以能够舍去,
                      因为我们懂得能舍才能得,
                      所以叫“舍得”;
                      人之所以充实,
                      因为我们理解别人;
                      人之所以能够成功,
                      因为我们努力,
                      加上我们拥有的智慧;
                      我们人为什么能幸福,
                      因为我们知足,我们才会幸福;
                      人为什么会法喜,
                      因为我们闻到了佛法!


                      136楼2018-06-17 17:00
                      回复
                        知道怎么说话,知道何时说话,知道不乱说话,是一种智慧的软实力。
                        一个人的轻和重、贵与贱,绝不是自己能够定下标准的。平静谦和,不贡高我慢,才是你最重的分量
                        最伟大的善业就是不取也不舍。什么叫最伟大的善业?最伟大的善业就是你所从事的这个善业,我们学佛也是善业,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善业,我们不想索取任何回报,我们今天付出了这么多,从来不想索取的,但我也不舍去,这叫不舍,我不舍去我所追求的这条学佛之路。

                        戒律是什么?是该做的做,不该做的不要做。信因果,如果我做这个事情有不好的因,那我就不能做,做下去一定会有果的。尽心力,就是尽心尽力去做任何事情,你一定会有求必应的。
                        不要去责怪今天的不公平,多去看一看三世因果。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要懂得我们要想未来变得越来越好,必须从今天就要开始好好地修心学佛。
                        如果在家里突然之间觉得“今天不舒服嘛,好像阴气很重”,赶紧轻轻地放大悲咒。


                        137楼2018-06-19 18:19
                        回复
                          要让别人对你尊敬,
                          先要尊敬别人;
                          要别人爱戴你,
                          要先爱别人。


                          138楼2018-06-20 09:39
                          回复
                            【佛言佛语】
                            我们要多学一分让步,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我们只知道讨人家便宜,实际上就是增加自己的享用。
                            道理很简单,你今天占人家便宜,你就等于享用人家了;你多一分享用,你就减少了一分福德;你多用一点,你的福就少了一点。
                            ——BHFF7.2


                            139楼2018-06-22 09:39
                            回复
                              2025-07-25 10:32: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人生的苦与乐都是自己控制的,
                              当你看到明媚的阳光,
                              快乐的感觉也就随之而来,
                              因为阴天的时候毕竟是少数。
                              那为何偏偏有那么多人只看消极而无法控制眼前的烦恼呢?学佛人要看破放下,因为我们活着就是成功的开始。


                              140楼2018-06-23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