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606,284贴子:41,826,305

回复:【聊聊考研的道】全面回顾一年考研历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找工作那些事1】
咳咳,前天把三方协议寄出去了,工作也算是告一段落了吧,回过头来总结一下整个的面试和录用过程。由于前半年对比强烈的实习体验,所以目标很明确:地产,国企,北京。好吧,这个条件很苛刻,为什么这么定条件呢,听我道来(相信大家工作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1:工作城市。
经历过河南惨无人道的高考升学体验之后,使我深深的明白,在相同努力的情况下,机会比努力重要的多的多。所以,肯定是要离开河南的,去哪呢?北京,大概大二大三时就决定去帝都发展了,想留北京发展,凭我一个中南大学的本科加上排名20开外的专业是远远不够的。怎么办?考研。考哪?离北京近的,专业排名前4的,于是乎来到了天大。当然,除了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外,医疗、眼界、生活质量、历史,这些都是吸引我的因素,所以,目标是很早就定下的,接下来都是怎么实现而已。
2:城市选择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追求,有喜欢二三线城市的轻松,有喜欢一线城市的繁华,这个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你真的想透彻了吗?我的想法是,从大城市往小城市跳很容易,反过来基本不可能,所以,我会给自己留后路,做法就是先挑最难的去做。当然,不管在哪,自己活的舒服的同时,还得为以后想想。
3:企业性质
无非国企和私企。业内的话是,图钱去私企,图稳定去国企,猛一听大家都以为好像私企是奋斗的地方,国企是养老的地方了。实际呢?不是这样的。私企,给你的每一份工资都会转化成你的劳动量,所以龙湖地产经常这么说,拿2个人的钱干3个人的活,所以私企的高工资是用类似996的工作强度换来的。某设计院给我们这届研究生开出年薪22万+的条件,去了之后差不多就是周末都没有,10点下班算早下班的状态。国企呢,工作不累,工资中等,还稳定,按人力的话说是“我们时薪高”,即便跳槽,履历也会非常好看。所以,选了国企。不仅要挣钱,也得享受生活不是。
4:为什么是地产?
因为地产是甲方,甲方又称甲方爸爸,是给钱的人。我在某国字号设计院实习了3个月,每月800实习工资,食宿行全没有,最后3个月结束花了大概8000毛爷爷,同时,还经常9点后下班,周六上班,对,这只是实习,正式员工第一年年薪8万不到。然后在某国企地产实习两个月,每天100工资,实习期间老板请部门吃了3顿大餐,带出去玩两次,每天管两顿饭(午饭的水平相当于市面上50左右的自助餐),正常是6点下班,正式员工第一年约12万年薪。这么一对比,招聘我就全投地产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5楼2017-12-01 13:33
回复
    【找工作那些事2】
    有了上面那些铺垫,开始投投投。按面试顺序分别是:中海地产(北京),招商蛇口(北京),华润置地(北京),鲁能地产(北京),保利地产(北京),还有我实习的那家北京市市属国企的地产,总共6家。其它万科,恒大,碧桂园这些的我就不参和了,人不能太贪,得给别人留机会,我并不认为拿太多的offer很自豪,我只想要2、3个我想要的而已。如果把别人挤掉又不去那家公司,不太厚道。
    1:中海地产
    前几年刚收购了中信集团(中国4大财团)旗下的中信地产,现在全国排名前5,北京我这个专业大概要4个人。因为是第一个投的,所以关注比较多,全国开了12场宣讲会,收到了5万多份简历,应聘全国的400多个岗位。第一步,简历筛选,剩5000个进一轮面试,差不多想过简历这关,硕士学历至少是985,没办法,谁让人家厉害呢。第一轮,网上性格测试和智商测试;第二轮,60秒自我展示;第三轮,5小时专业笔试;第4轮,人力面;第5轮,部门经理面;然后签约。我走到了第4轮,为什么没成功呢,因为人力总来天津专门开了场动员会,大意就是,北京的那几个岗,本硕双清华才可以,让我们往二三线去,想去二三线立马签约。这个没办法,愿赌服输,虽然人家很强,但咱也不差嘛。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同学要嘀咕了,你这双985都不好使了,我们还怎么办。我的话就是:工作要多找,机会要争取,毕竟人家就要3、4个人,他们要双清华的我也没任何办法啊。所以肯定要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的。
    2:招商蛇口地产
    属于招商局集团(中国4大财团之一),市场主要分部在南方。工作轻松,年薪15~18万。第一轮简历筛选;第二轮,150人(只是华北大区)进笔试,笔试包括800字中文写作和200字英文写作;第三轮,80人进小组面试;第四轮,40人近人力总面;第五轮,12人进总部座谈;第六轮,华北区设计总裁面试。这个我最终收到offer了,大概到第5轮的时候,我们这专业就剩我1个了,然而,北京没有我这个岗,由于表现不错(三轮面试,每一轮都给面试官展示了自己的学识,当然,都是去地产实习的那两个月学到的),最后破格给了一个北京的岗。
    3:鲁能地产
    属于国家电网(世界500强第二)全资子公司,北京我这专业招2个。这个比较猛,第一天简历筛选,第二天小组面,小组面后人力单独面,问我跟双清华的比有什么优势。过了一周,直接给offer了。当然,没去,因为执行的是国家电网的薪资,国家电网在小城市很爽,一线就有点难过了。
    4:华润置地
    中国4大财团之一,北京招3个。第一轮,简历筛选;第二轮;小组面;第三轮,人力面;第四轮,北京总部专业面和人力总面;第5轮,给结果。这个也收到offer了,工作地点在二环内,离什刹海走路10分钟。
    5:保利地产
    也是4大财团之一,全国前5,北京大概要3个人。没参加任何面试的情况下,进行了两次网上笔试(题很变态),最后让去北京专业面。因为和实习单位在一栋楼上,所以没去参加。
    6:实习单位
    实习表现良好,领导答应直接留用,所以也是我参加其它面试的底气所在。
    最先拒我的是中海,因为听我说非北京不去后就没下文了,当然,同学中有几个签了天津中海之类的;然后拒了鲁能,因为面试感觉企业很固化,工资不说准,不解决户口;然后拒了保利的终面,因为和实习单位合作太多,本想去实习单位的;然后拒了招商,因为没户口;然后拒了实习单位(本来是第一选择),因为没户口。
    最后去了华润,没错,那个大超市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6楼2017-12-01 14:27
    回复
      2025-05-14 05:12:12
      广告
      【找工作那些事3】
      情况汇报完了,开始讲方法。
      这样一路走来,我的最大感触就是,实习太重要了,因为在面试时表现的这么好,完全得益于我在地产实习的那两个月,虽然不深,但是该了解的都了解了。又由于在北京,所以各种新政策,新思想,全都知道,所以收益匪浅。所以大家一定要去实习啊!
      1:小组面技巧
      大多是8~10人一组,然后留下3~4个人进下一轮。有辩论形式和讨论形式,最终要挑一个人做汇报。这一轮面试跟任何专业知识都无关,想脱颖而出,怎么办呢?大概这么3种人会胜出:想对策的,理思路的,做总结的。因为是现场看题现场解答,所以很考验综合能力。比如我一次都没有总结过,但全部都过这一轮了,因为每次我都是那个想对策的人。之所以能想出来对策,因为实习时有所了解啊,就这么简单。至于提醒时间的,抢别人成果的,人力可不一定喜欢。
      所以这轮要胜出,表达能力和礼貌是基础,此外一定要有点储备,而储备可以通过实习快速增长。Ps:在此之前我就参加过研究生复试的面试,说明面试技巧不是绝对重要的,在人力面前,我们都是学生,都是储备人才。所以有时候态度和修养也很关键,保持微笑,穿着得体,举止端庄,挺胸抬头,与面试官眼神互动,声音洪亮,自信,这些不经意的行为,都有助于过关。
      2:人力单面
      可能会问挫折啊,自豪啊之类的。如果编的好就编,编不好就真诚一点。比如问我人生最大的挫折,答:没有啊,因为从一时的不顺中总结出经验教训,挫折就不存在了啊。问你的优势,一定不能说自己是张白纸,这个说法我大一时用过,但没人会鸟你。有专业技能就说专业技能,没专业技能就说性格优势,没性格优势就说工作优势。都研究生毕业了还白纸,恐怕是啥也没学到吧
      3:专业面
      这个一般是部门负责人来面的,展示下你的成果和你对行业的理解,或者说你有什么想法都是可以的。不犯低级错误就行。
      4:性格测试和智商测试
      一般合格就行,这个刷下去的不多,性格就是一个词:大局观,要为集体利益出发。智商差不多就是找规律和简单计算,可以做做这些题,都差不多。
      5:面试规则
      一定别迟到,穿着得体,男生头发别太长,胡子刮了,女生长发扎起来。正装看情况,最好穿。
      差不多就这些吧,有不懂的可以问,我见到的了解的都会跟大家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7楼2017-12-01 14:51
      回复
        这都能敏感词汇,醉了,上图。
        -------------------------------------



        IP属地:北京1270楼2017-12-01 23:38
        回复
          【工作100天后-1】
          小可爱们,好久不见。
          从15年3月28发第一帖,到现在18年7月,竟然已经3年多过去了,可真的是快啊。最近有不少学弟学妹咨询我工作的事,估计有的同学也有这方面的困惑,再加上对我这届的同学了解的还行,那就跟大家分享分享相关经验啦。
          -------------------------------------
          一.前期规划
          之前已经说过想工作的话实习的重要性了,可以说,只要不是内定,实习就至关重要。实习的目的无非三种:比较好的情况是通过实习拿到内定名额,避开校招的惨烈厮杀;其次是通过实习掌握工作经验及行业动态,为校招季打下基础;再其次是通过实习排除这家单位。当然,不同规划的同学对实习的需求不太一样,比如继续深造的话出校交流比实习重要,考公务员的话应该也需求不大。但那些想工作的人啊,导师的要求不去就不去了?还是懒呢?还是怕脱离温柔乡呢?因为我是走了工作那条路,所以说的大部分也都是针对要工作的学生。如果大家看了之后能坚定自己的想法和意志,那恭喜,有自己的想法了,这是最好的。怕就怕明明就啥优势没有还选择逃避啊。
          1.导师不让出去?这种现象有很多,确实有很多导师认为短期的出去实习一两个月学不到什么东西,也的确是学不到多少东西,但是呢,事情不是看表面的啊,那些对公司的了解、对行业的了解、对招聘动态的了解、对工作性质形式的认知在实验室是永远了解不到的啊。对此,我的处理办法是,研一和研二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实验室服务、为实验室做贡献;研二上同时也要逐渐的引导研一同学做事(研究生本来就是一个工作模式的循环,没有什么离了你不行,该交接就交接);研二下(每年的上半年),对不起,工作跟实验室相比,我的未来更重要,况且,之前一年多的奉献我没愧对导师,于情于理,导师也没必要阻挡我的未来。我想,只要让导师认为再逼着你留下会影响到你的未来,导师就没理由不放你出去了。导师一般要求的都是没主见、盲从的学生而已,因为放这类学生不管,他们也不会自己找事情做,还不如摁在实验室呢。好了,知道这个原理,就知道该怎么办了吧。我第二个实习是从2017年7月10号开始的,之前的一个星期还开了一期为期一周的软件培训班,我主讲。我是两年半制的,所以每年的10月10号左右要进行盲审,12月初答辩,盲审的话差不多论文就完稿了。7月10号到10月10号,按90%的学生和100%的导师来讲,还出去实习啥啊,写论文更重要啊,甚至好多同学从5月份就认为已经没有时间实习了呢。当时我是对第一份实习非常不满意,所以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面试了第二家,结果经历了3轮面试进去了,机会难得。于是我在临去之前跟导师这么说,大意是这样:1、这家单位很好,实力雄厚;2、有很大的发展平台,前景不错;3、我经历了3轮面试,非常不容易,错过可惜;4、实习期间我会定期汇报论文工作,争取实习回来时能写完1-2万字。把前因后果、风险、计划全说清,估计就没理由不让你去了吧。我们1月份毕业的比较紧张都能这么干,6月份毕业的还担心什么呢?第二个实习是9月1号结束,在9月1号到10月10号这一个月里,天天跟考研节奏一样去自习室,每天写2000字左右(还是很轻松的啊),在10月10号拿出了4万字的论文一篇。盲审结束后,10月15-11月15,经历了一个月跑东跑西的校招季。
          我对我整个实习经历的总结就是:万幸万幸我遵循自己的想法对一个不甚了解的单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试了一把,正是因为这次尝试,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积累的足够多的经验去10月的校招季无往而不利。
          2.自己懒
          无解
          3.怕陌生环境
          这个全在自己怎么看吧,给大家上一张图。

          这是我本科住的寝室,某次下雨后的走道。即便是这样的生活环境,我曾经也觉得比哪都好,也想着课后赶紧回到寝室去,并不会觉得它有多差。这就是惯性思维,每个人都喜欢安定的环境,即便是很多口口声声说喜欢不断挑战的人,也是出于锻炼或成长或结识等等其他附加因素的,内心还是希望有个稳定的地方。所以,认识到这个特性之后,陌生环境还有那么可怕吗?
          别在还能主动出击的时候选择逃避,等到最后就只能疲于应对了。被动的去找工作,被动的面试,被动的去陌生环境,被动的适应,当所有都是被动时,能找到好的才怪。


          IP属地:北京1272楼2018-07-08 13:03
          收起回复

            为了这张小绿票票,着实不易啊,啊,啊……


            IP属地:北京1273楼2018-08-16 21:51
            回复
              【图片】【聊聊工作后的见、闻、思】-逆向思维分析为什么考研_考研吧_百度贴吧 http://tieba.baidu.com/p/6351757792?pid=128441490478&cid=0#128441490478
              又开了个新帖,5年了,应该能说明一些问题了吧,真的说明有很多想法是经得住沉淀的。有兴趣的可以移步。


              IP属地:北京1274楼2020-02-17 1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