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08,532贴子:26,937,009

【原创】 150518新“战国时代”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世界地图镇楼


1楼2015-05-18 20:12回复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是并非简单的重复。兄弟读史,偶生一念,猛然发现现在的国际形势是如此的熟悉,仿佛回到了种花兔崛起的原点,昔日大秦帝国一统江湖,拉开了种花第一帝国——秦汉帝国——的序幕。曾经有人评论,现在的种花正处在第四帝国的上升期,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不管别人怎么看,我相信了这个伟大的预言,透过历史的迷雾,我依稀能看到一轮朝阳正从东方冉冉升起,其势不可挡,其辉不可掩,任何挡在她前面的绊脚石,都会被历史的车轮碾成粉碎。


    11楼2015-05-18 20:23
    收起回复
      2025-07-27 05:06: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插得好快,菊花一紧,小弟抓紧更,手残党,打字较慢,各位兄弟莫怪


      12楼2015-05-18 20:24
      收起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也可能是第二、第三、第四次,但是鉴于上古的历史记载并不十分详细,对后世造成的影响也远远小于春秋战国时代,所以姑且把春秋战国作为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乱)大动荡,王室衰微,各地豪强并起,诸侯混战,周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战争连绵不绝,百姓苦不堪言。伴随着激烈的混战,是种花思想的第一次大解放大争鸣,各种学说和思想在种花大地上激荡,史称“百家争鸣”;生产力也达到了第一次大解放,种花帝国从此步入了铁器时代。


        21楼2015-05-18 20:28
        收起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开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整整五个半世纪(也就是550年),其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可谓是前无古人,可能也只有地理大发现后的世界近现代史才可以超越。虽然后来种花帝国也有两次大动荡,也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但是无论从持续时间还是思想解放上,都没有春秋战国时代精彩。个人意见,不认同的小弟也不争论,因为与本文主题关系不大。


          24楼2015-05-18 20:33
          收起回复
            世界近代史从1640年约翰牛(英)资产阶级大革命开始,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加上从地理大发现到资产阶级革命的过渡,正好持续时间和春秋战国时期相差无几,约翰牛的崛起类似于齐桓公第一次称霸诸侯,号令天下,然后高卢鸡(法)、汉斯猫(德)、贼头鹰(美)、大毛熊(俄)相继称雄,脚盆鸡(日)也曾短暂称雄一方,经过两次激烈的混战和兼并(two world wars),终于奠定了群雄并起的局面,随着历史的发展,种花兔(中)、阿三象(印)也加入了这一地图升级游戏,最终奠定了当代版“战国七雄”的历史性时刻。


            28楼2015-05-18 20:41
            收起回复
              齐国,面山临海,地理位置优越,贼鹰,两面临海,地理位置比齐国还要更胜一筹,而从国土面积、人口和自然资源上来说,贼鹰比齐国更是强了百十倍,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贼鹰是超级加强版的齐国。


              49楼2015-05-18 22:27
              收起回复
                齐国的崛起开始于齐桓公,也就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种花历史记载以来,第一次开始了实行国家行政干预经济运行的措施,而且开了汉武帝“盐铁官营”的滥觞,也就是国营经济的初级阶段,其影响之深远,可谓大矣。事实证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是加快国家经济发展的最有力的手段,鹰熊猫兔等的崛起之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贼鹰真正崛起也开始于小罗斯福的新政,直白的说,和管仲两千多年前实行的差不多,当然,广度和深度管仲还是差了很多的。


                56楼2015-05-18 22:49
                收起回复
                  2025-07-27 05:00: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管仲治齐之后,齐国经济飞速发展,一跃成为诸侯之首,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制盐和冶铁两大行业。食盐,相当于古代的石油,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是食盐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绝对不亚于现在的石油,毕竟没了食盐很多人都活不下去,盐税也是古代最主要的税收之一(与此同时,国营垄断行业的高价低效在古代就已经显现无遗),所以古代私盐贩子络绎不绝,深刻的影响了种花历史的进程,唐、元、明的灭亡都和盐贩子关系颇深。齐国临海,制盐方便,这就相当于贼鹰控制了中东,获利之大可想而知。小弟才疏学浅,目前没有看到过历史记载齐国制盐业的外贸进行的怎样,但就我个人揣测,应该还是帮助很大的。


                  61楼2015-05-18 23:30
                  收起回复
                    桓公曰:“鲁粱之于齐也,千榖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行而可?”管子对曰:“鲁粱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之,民从而眼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桓公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不赋于民,财用足也。鲁梁之君闻之,则教其民为绨。十三月,而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郭中之民道路扬尘,十步不相见,绁繑而踵相随,车毂齺,骑连伍而行。管子曰:“鲁梁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公宜服帛,率民去绨。闭关,毋与鲁粱通使。”公曰:“诺。”后十月,管子令人之鲁梁,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应声之正无以给上。鲁梁之君即令其民去绨修农。谷不可以三月而得,鲁梁之人籴十百,齐粜十钱。二十四月,鲁梁之民归齐者十分之六;三年,鲁梁之君请服。


                    64楼2015-05-18 23:46
                    回复
                      大意就是:鲁梁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很关键,是一个军事要地,好比湾湾之于大陆,于是齐桓公就想攻占鲁梁这个国家,于是向管仲问计。管仲就出主意说,鲁梁这个地方的民众喜欢穿绨。绨是个什么东西呢?绨就是一种粗厚光滑的丝织品,也就是说,在战国时代,种花已经有丝绸了,可见丝绸之国、瓷器之国的名号不是没有来由的。可想而知,绨这种东西应该比较高档,不是一般人能穿的,而且生产不易,其他地方不大容易生产,可能鲁梁这个地方正好养蚕业比较发达,属于优势特色产业,是对外贸易的优势产业,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65楼2015-05-19 00:05
                      收起回复
                        于是管仲利用自己的经济学本领,给齐桓公出了一个经济侵略的阴招。管仲建议齐桓公穿绨,“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管仲利用齐桓公做了一次鲁梁之绨的模特和形象代言人,而且是免费的,上泰山走了一次T台,果然非常华丽有型,高端大气上档次,亮瞎了齐国人民的钛合金狗眼,所以齐国的民众纷纷效仿,这就好比前些日子习(你懂得)太出国访问挎了个民族品牌的包包,于是国产包包大卖。我们不得不叹服,早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已经深刻的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懂得做广(告)的巨大威力。


                        67楼2015-05-19 00:15
                        收起回复
                          管老二还是很讲信用的,不像某些无良商贩,把树苗卖给农民,结果到时候根本没人收购,害人匪浅,管老二和孔老二一样,都是非常讲信用的人,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说什么也不能失去。到了第一年收获的时候,管老二把鲁国和梁国人民生产的绨全部购买了,运输的车队非常长,成火车皮的往齐国拉,络绎不绝,而且给的价格非常高,鲁国和梁国人民真的赚了大钱,收入翻倍的往上滚,个个眉开眼笑。看到高端西装制造如此热卖,鲁国和梁国人民太兴奋了,一激动,决定把赚来的钱继续投入这个有钱途的行业,扩大再生产。


                          71楼2015-05-19 00:51
                          收起回复
                            昨晚睡得有点晚,继续开更


                            81楼2015-05-19 08:08
                            回复
                              2025-07-27 04:54: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国特使和管老二的会谈经过
                              管老二面有难色,告诉两国特使,我们也要对自己国家的纳税人负责,而且余粮也不多了,实在不好意思无偿援助。两国特使一听,拍着胸脯道:“不要紧,你忘了,我们两国前段时间卖西装发了一笔,有的是钱!”管老二马上接道:“那就好,只要拿钱来换,我们还是能挤出一批粮食滴。因为我们也是省吃俭用挤出来的,所以价格可能比较高。”两国特使一听,煤老板的架子一端,高叫道:“你就说多少钱吧?我们有的是钱!”管老二一脸不好意思伸出中指,小声道:“这个数,一块钱!”两国特使一听,哈哈大笑,道:“这个价格不贵啊,和国际价格持平,兄弟你真够意思,行,就按这个价格,一块钱一斤,我们要一百万斤。”管老二微笑着摇摇头,还是举着中指,道:“这个数,一块钱!”两位特使有点傻眼,才明白自己好像领悟错了,仔细一想,确实是自己错了,人家管老二明明告诉自己价格会提高,自己还按照原价报,人家会同意才怪,再一想,干笑两声,小声问道:“哥们,不会是一块钱一两吧?这也忒狠了点,涨了十倍啊!能不能便宜点?”管老二莫测高深的继续举着中指道:“一块钱,不二价!”两个特使彻底傻眼了,小心翼翼的问道:“哥们,你这竖个中指到底啥意思?”管老二这才回答道:“一块钱一粒,而且是小米,爱要不要!”两位特使吐血,但是自己老板还要活,最后只好割肉买了一些,只够老板吃,至于两国的农民,只能靠老天保佑了。


                              88楼2015-05-19 09: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