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吧 关注:6,687贴子:91,674

回复:【山有扶苏】勿复相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偌大的竹林没有他人,只不时传来几声啁啾鸟鸣,扶苏也不觉得寂寞。
他还发现,跟老和尚说了这麼久话,桌上那壶里一直都还是冒著白烟,
这令他好奇不已,想来此处应是仙境无疑,方才那师父说了,
「一应所需唯心所造」!这下可有趣了……
事实上,大秦时期佛教未兴,
一般人遵从神仙方士之说,迷信巫术占卜,就连始皇帝亦然。
始皇帝一生追求方士炼丹之术,期能获长生不老,
却仍在盛年之时离世,令人不胜唏嘘。
扶苏公子不知他所遇见的这一老一少,就是在后世里被称做和尚的出家僧人,
更不知那殊胜之境者,乃因应他自己的仁心所感而生之处。
即便老少二僧者,莫不也是唯心所造也。
存乎不存,不在实质,心之所向,运之所生,皆在一己之心念。
扶苏在老和尚面前许下了豪愿,
为百姓生,为百姓亡,
因此仁德大愿力所致,他在累世的转生之中皆为良将宰辅,
为国为民,积累了功德,也修为了自己,
终於成就了自己的宏愿。
然,有大愿力者实未超脱,依旧处於六道轮回之中,
此间的众生不能免於七情六欲所牵绊,贤者如扶苏,也不能例外。
扶苏此刻只是一缕魂魄,不知饥饿寒暑为何物,
有时心之所想,食物随即现前,当真是无忧无虑。
但扶苏得在竹屋里待多久?老和尚并未明言,扶苏自然也不知。
因缘所生感在一念之间而已,
他的任一个念头皆据以决定他在此地停留的时间与将来的去向,
然扶苏尚未明白此点,每日在竹林里等著老和尚来领他呢!


34楼2015-07-16 17:06
回复
    此地虽尘世俗念无所由生,
    可扶苏本非无情之人,如何更能忘却其情?
    闲来无事,扶苏不由得思念起妻、子、家人,
    然这一起心动念,诸般业缘便应念而起,围之绕之,
    不能免的,就又进了轮回大沼泽里打滚一番方可。
    一日,扶苏信步闲逛,在竹林深处忽见一大池塘,
    他正自沉吟,他已在竹林里多时,却不知这竹林里何时有这麼个池塘,不知不觉便已走近。
    池塘本也无甚奇怪,只见一些乱石层叠在池边,
    只是扶苏却觉得此景依稀见过。
    扶苏一时心血来潮,一个低头,
    果然在石头缝里见到了一只闪著红光的奇怪生物,这生物令他颇感熟悉。
    扶苏已许久未语,忍不住对著那生物说起话来,
    「你这小东西怎麼落了单,独自在此处?也不寂寞吗?你的同伴呢?」
    那红色生物回应似的扭了扭身子,扶苏又说,
    「你这是在回答我吗?可我却不懂你的语言!
    哎!老和尚让我在这儿等候,可不知要等多久,
    这些日子来都没人陪我说话,你这小东西竟是我在此遇见的第一个生命呢!
    偏偏你我又无法沟通。
    也罢!至少现在我不觉得孤单了,感谢你的陪伴。」


    35楼2015-07-16 17:09
    回复
      2025-07-25 09:48: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小生命身体长长的,头部有对小小的眼睛,
      那对眼睛虽小却晶亮有神,此刻,那小眼睛似乎也正回视著他呢!
      扶苏说,
      「小东西啊,你真是美丽极了,不知你是何方神圣,
      我又该如何称呼你才不致亵渎了你呢?
      这可伤神了,待我好好想想。」
      扶苏蹲下身细细端详,须臾他说,
      「瞧你这小东西,这双眼睛炯炯有神还颇具灵性,彷佛听得懂我的话,
      不如这样吧!我就叫你灵儿!
      灵儿!嗯!这名儿还暗合此处之意境,灵气!真是不错。
      我说灵儿啊!我怎麼越看你越觉得你总是一副古灵精怪的模样呢!
      要是你能跟我说说话多好!
      哎!这地方就你我二人,看来咱俩要相依为命啦!」
      扶苏说罢,那小生物又扭了几下身体。
      他觉得有趣,把它拾起,放在掌心上,
      「这样吧!你我相遇也算有缘,要不,你跟我回去吧!咱俩做个伴也好。」
      小生物静静待在他的掌心里,竟不再乱扭。
      扶苏心里高兴,只当它是愿意的了。
      正当扶苏举脚欲往回走之时,忽然瞥见那池面上有了些微异样,
      他心生好奇,手上还捧著灵儿,人却往池塘边靠近了些。


      36楼2015-07-16 17:10
      回复
        那池塘水面风生波起,而后渐渐平歇,
        没想那水面上竟出现了些模糊的景象,
        当那画面逐渐清晰后,
        扶苏似乎见到了一群人正钤前后后的互相追逐,
        那些人虽模糊不清,可扶苏心里却漾起了一股熟悉感,
        受到吸引似的,扶苏不由得再靠近一些,一脚已经踩在池塘边了,
        他一直无法看清影像中人们的脸,直到水面终於无波。
        可不见便罢,这一见扶苏心里却忽然一紧,鼻头也一酸……
        扶苏的身体因为情绪波动而忍不住有些颤抖……
        手里的小生命灵儿似乎感受到了他的激动,也跟著扭了几下身体。
        那池面上究竟是什麼?扶苏为何激动?


        37楼2015-07-16 17:14
        回复
          ………………..
          年轻美丽的少妇追著小扶苏跑了大半个花园了,额上冒了几滴汗,娇软的声音喊著,
          「苏儿,娘累了,跑不动了。仔细脚下滑,你也别跑了吧!」
          她停了下来,一边擦汗,一边喘著气,身后一干侍女也跟著停了下来。
          「好吧!娘歇歇,苏儿不跑了。」
          小扶苏说完,在母亲脚边一个大石头上坐了下来。
          跑得久了,额头上冒了汗,小扶苏一身手往那汗水抹去,不想他的手上沾了尘污,这一抹,一张俊俏小脸顿时成了大花面了。
          那少妇见状微微一笑,带著满满宠溺的神情,拿出手绢温柔的帮小扶苏把脸上的汗水与污垢一并拭去,她温软的嗓音说道,
          「苏儿累了吧!肚子可饿了?吃点点心可好?绿茱,拿点心来。」
          一个模样清秀,名唤绿茱的小侍女提著食盒走了过来,
          「夫人,公子,点心都这儿呢!」
          「娘,您先吃,苏儿不饿。」
          小扶苏很懂事,接过绿茱拿在手上的小点心就先递给母亲。
          「乖孩子,咱娘儿俩一起吃,如何?」
          「嗯!好。」
          母子俩就这麼互相让著,你餵一口,我餵一口的吃了起来。
          两人就这麼说说笑笑,度过这美好温馨的午后时光。
          绿茱在一旁看著,心里不禁想,
          人家常说母慈子孝不就是如此吗!
          难得公子小小年纪这般懂事,夫人将来必是有福的了。
          画面中,母子俩就像模子刻出来一大一小的两张脸,极为相似的脸型与眉眼,偏偏那两张脸都长得那麼美好,令人看了就不忍移开目光!


          43楼2015-07-26 20:31
          回复
            …………….
            竹林水塘边的扶苏此刻心里正充满著孺慕之情。
            记忆中的母亲一直都是这样和颜悦色,即便他犯了什麼错她也从不厉声苛责。
            扶苏不知不觉对著手里的灵儿说了心里的感触,
            「灵儿你看,那美丽的少妇就是我的母亲。记得那一年我才四岁,整日里无忧无虑的。母亲在我面前总是微笑亲切,我从不曾见过母亲愤怒或指责下人的模样,记忆中的母亲总是那麼快乐。可是如今这般看著,我倒觉得母亲眉宇之间似乎藏著些忧郁,或许当时我的年纪小,没经历过世事,不懂的母亲纠结的眉头背后有些什麼心情吧!」
            灵儿的小眼儿晶亮亮的看著扶苏,彷佛能体会他的心境似的。扶苏心里感动,想了想,他说,
            「灵儿,你真聪明,看来你似乎真的听懂我的话呢!对了,你可想知道我的故事?」
            灵儿的眼神看起来热切,扶苏受到了鼓舞,抬起眼望著水面,眼神深邃又迷离,一会儿,他磁性的嗓音开始娓娓道出那些发生在二、三十年前的事。
            这儿本是幻境,此刻,令人讶异的,随著扶苏的思绪,水面上也上演著他正在诉说的故事,扶苏边说边看,边看边说,其中有些事的细节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甚了了呢!
            那灵儿看著水面,又看著扶苏,已分不清是分享了扶苏的回忆,亦或欣赏了水塘上的故事……


            44楼2015-07-26 20:31
            回复
              首先,就在赢政即将出生之时,赵国有数十万俘虏被秦国所杀,邯郸城一片愁云惨雾,仇秦之声浪足以淹死在邯郸的秦人,当时子楚与吕不韦还能侥幸逃回秦国实属不易。直到五年后子楚继位为秦王,有了实际的权力这才著人寻找赵姬跟嬴政,并把他们接回秦国。因此,六岁以前的赢政与母亲赵姬在赵国过著隐姓埋名的逃亡日子,有一餐没一餐的,还得担心万一泄漏身分会遭人生吞活剥,他的童年没有快乐,只有恐惧与压抑。
              其次,即使脱离了颠沛流离回到秦国,他一时却也无法适应王宫里的烦琐,出入都有人跟著简直要把他逼疯了,甚至,他的母亲赵姬与仲父吕不韦之间种种的暧昧与传言从没有停过,连他的身世都备受怀疑。身为一个太子,面对种种流言蜚语,嬴政连自己的父亲是谁都不确定,该是如何的难堪啊!偏偏他还不到亲政的年纪,对这两人的肮脏事那叫一个无可奈何,可想而知他究竟是有多憋屈的了。
              有这麼个不堪的母亲真是让他颜面尽失,身为一个王,他还能不压抑吗?可所有朝政与决定权都在母亲与仲父手里啊!虽然他已经著手规划攻打六国的事宜,但事情并非尽如他所想,空有抱负却无力实现,秦王政的那个郁闷啊!简直已经到了即将炸开锅的边儿了。


              46楼2015-07-26 20:32
              回复
                秦王政虽然拥有众多女人,但却唯独她一个受封为妃,
                其他那些来来去去的女人虽多,也不乏美艳者,
                但他却不曾上心,从没想过要给谁名分。
                有时候,他可连她们的名儿都唤不上的,那诚意姬蓼是感受得到的。
                虽然见到他临幸别的女子时心里不免有些怅然,
                但她知道夫君秦王对她的爱不曾稍减,对她的孩子扶苏也另眼相待。
                过去的一年多来她得到了他满满的宠溺,
                这麼长时间的专宠对年轻的秦王而言已经是难能可贵,
                因此她告诉自己不要去想夫君今晚在哪儿过,
                当他想她时便会来寻她,
                他若不来时,她全部的世界就是她的儿子扶苏了!


                53楼2015-08-08 16:31
                收起回复
                  2025-07-25 09:42: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
                  依惯例,二十二岁的嬴政於秦旧都雍城举行冠礼,之后便要亲政。
                  然而就在这时,独揽大权的嫪毐竟然在咸阳城里举兵叛乱。
                  嫪毐与太后赵姬秽乱宫廷已经不是一日两日的事了,
                  嫪毐号称巨阴者,唯独他能满足赵姬无止尽的淫欲。
                  两人连孩子都生下了,还不只一个呢!
                  秦王政因为顾虑母亲是太后的关系一直隐忍此丑闻,
                  就像隐忍之前一直困扰他的那个传言一样,……
                  传闻他是吕不韦与赵姬的私生子,
                  传闻吕不韦已经封侯拜相,
                  与赵姬还是暗中有染……
                  秦王政个性深沉,不到最佳时机,没有十足的把握,他可不会自乱阵脚。
                  就在举行冠礼之前,他知道自己即将要亲政了,
                  这件事如此龌龊自然非得优先处理不可。
                  他命人彻查嫪毐与太后之间的事情。
                  嫪毐知道纸包不住火,事情真相即将被挖出来,
                  一旦让嬴政找到证据回到咸阳,他嫪毐哪还有活命的机会?
                  他只好先下手为强,组织了一批平常就与他交好的人,
                  趁著嬴政与众大臣还在雍城时叛乱,攻占咸阳城。


                  54楼2015-08-08 16:32
                  回复
                    不过叛军本来就是乌合之众,
                    加上昌平君兄弟与吕不韦临危受命,率兵平乱,
                    嫪毐很快就兵败被擒。
                    秦王政命人将之处以车裂之刑,并将太后赵姬幽禁,还杀了赵姬与嫪毐偷生的两个孩子。
                    囚禁太后,对一个王而言实在是大不孝的事情,群臣纷纷上奏阻止。
                    秦王政愤而杀了不知道多少阻止的声音。
                    然而秦国政局上本来有几股势力互相拉扯著平衡,
                    如今太后代表的赵系失势,华阳夫人背后的楚系势力有壮大的迹象,
                    出於平衡的需要,秦王政不得已只好迎回赵姬,表面上做到母子俩言归於好的样子。
                    隔年,一直被秦王政被尊为仲父的吕不韦以失职之名也被放逐了。
                    秦王政实权在握,秦国终於真正掌握在他的手中了。


                    55楼2015-08-08 16:33
                    回复
                      那一年,小扶苏才刚四岁。
                      咸阳城里发生了什麼惊天动地之变於四岁孩童而言并无意义,
                      他当然不会知道他其实才刚躲过一场危险而已。
                      他的母亲姬蓼却是心惊胆战,
                      从嫪毐叛军进攻咸阳开始,直到秦王政回到王宫,
                      她的一颗心才算落实了。
                      小扶苏精力旺盛,除了各种学习之外,就爱玩乐追逐。
                      身为母亲,在扶苏的成长过程中姬蓼事必躬亲,
                      陪著他习字、念书,陪著他跑步陪著他玩,牵著他的小手散步,
                      教他唱歌,教他懂得爱惜生命,不论是自己的或是别人的,甚或是动物。
                      扶苏能有一颗仁善之心姬蓼功不可没。
                      这时的姬蓼生活重心就是儿子扶苏,一副有子万事足的模样。


                      56楼2015-08-08 16:33
                      收起回复
                        姬蓼著实为儿子感到欣慰,
                        她知道她的扶苏只要没有其他变故,肯定会是下一任的秦王。
                        难得儿子自小得众人如此爱戴,那麼他将来的王者之路定会相当顺遂。
                        而仁慈的扶苏一旦当上了秦王,卫国定能安然无恙……
                        当时秦王政已经开始与大臣们筹划吞并六国的事宜
                        ,每每谈及此事,他便眉飞色舞,意气风发,彷佛百万雄师就在眼前任凭挥洒。
                        姬蓼听著看著,总是忧上心头,甚至是胆战心惊。
                        卫国只是秦国的附庸国,关东六国任何一国规模都比卫国还强盛,
                        如果一切真如秦王政所设想,他们都无力与之抗衡,
                        那麼卫国终究也难逃一劫,虽然秦王的计画中从来没提起过卫国……
                        有可能是因为她的关系吗?
                        秦王政不说姬蓼当然无从得知,
                        但秦王政是她的夫君,她的天,
                        一旦他决心要灭了卫国,她无力阻止,即便有力她也绝不会违抗或忤逆他。
                        届时,她又如何对得起先祖、父兄?
                        把希望寄放在扶苏身上自然是相当遥远的,且也许根本来不及,
                        但除此之外,她却别无他法。
                        想起她的夫君秦王政处理嫪毐跟吕不韦的手段,姬蓼总会一阵哆嗦。
                        他是那种想做什麼就一定会做到的人,
                        明知卫国迟早会是他的目标,她又怎麼高兴得起来?
                        姬蓼看著儿子的眼神里总是藏著深深的忧虑,
                        夫君啊!可别在孩子来不及长大之前就……


                        60楼2015-08-08 16:38
                        回复
                          ………………
                          竹林里的微风拂乱了水面,那画面停在母亲的愁容,扶苏心疼极了。
                          他说,
                          「原来如此,灵儿,我现在终於明白母亲眼睛里的忧郁从何而来了。
                          想她一介弱女子,居然背负了这麼些重大的心事,
                          她要期待父皇,要陪伴我成长,还要把卫国的命运系在自己身上,
                          原来母亲这麼辛苦,而我以前竟然以为她一直都很快乐,真是愚钝之极。
                          若是早知她的这番心思,我必多多承欢膝下,
                          而不是随著师父四处游历,甚至行侠仗义。」
                          看到灵儿的眼神里有著疑惑,扶苏心想,
                          是了,灵儿一定猜不透我明明身为皇子,怎会去什麼行侠仗义?
                          扶苏微哂,因为那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待续……….


                          61楼2015-08-08 16:38
                          收起回复
                            第二章 【贤哉扶苏】 (3)习武
                            随著年龄渐长,扶苏读的书多了,诸子百家之中,以儒家的学说最吸引他,
                            可这一点与他父亲的期许是有出入的。
                            秦王政亲政之后,延续商鞅的政策,基本上是以法家的重法思想做为施政的依归,
                            加上李斯虽出荀师之门,却笃从法家的理念,君臣二人意见一致,
                            且在上过谏逐客书之后,秦王政对李斯便另眼相看,逐渐重用李斯,
                            他所提的许多意见都让秦王政如获至宝,一时李斯成了秦国的大红人,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彼时秦国吏治相对清明。
                            但扶苏却更喜欢儒家的仁民爱物与宽恕之道。这
                            与李斯的主张有些格格不入。李斯是个高瞻远瞩的人,
                            他知道秦王政对扶苏的期待,知道扶苏肯定会是未来的秦王,
                            尽管现在秦王政对他李斯宠信有加,但拉拢扶苏才能替未来铺路,
                            这件事成了首要之务。正当他绞尽脑汁想破头,
                            找不出个好办法来打动这个年纪虽轻,
                            表面上看起来软弱没有脾气,骨子里却藏著择善固执的扶苏。
                            他无意间想到了两年前的一件事,
                            而这或许是个可以思考的方向。虽然他本来是绝不愿意这样想的……


                            62楼2015-08-12 19:57
                            回复
                              2025-07-25 09:36: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李斯想起了这件事,忽然觉得这会是一条路,
                              虽然他一直以来告诫孙女不要招惹秦王政那些儿子,
                              不过扶苏不一样,那是他必须拉拢的人,如果……
                              想到这儿他的嘴角渐渐上扬,得意尽现。出岫的年纪正好与扶苏相配!
                              话说扶苏身为秦国的太子,怎麼会有这麼好的身手?这话得要从头说起。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不但重农抑商,还实施富国强兵的策略,
                              依军功授爵,以首级易功,爵位甚至可做为免罪之依据,
                              因此秦国士卒无一不敢战,人人奋勇争先。
                              一直以来,秦国都偏安於西陲,自函谷关以外尽是秦人的天下。
                              春秋时期因为秦晋之间时而交好、时而交恶,以致秦国无缘东进,遂回头经营西陲。
                              昭襄王时,包括西戎、义渠等塞外异族都归附於秦,
                              且秦国大将白起在十多年间打了无数的胜仗,
                              在郢之战与鄢之战后夺取了大片楚国的疆土与人口,在长平之战后甚至俘虏了四十万赵军。
                              一时,秦国国势大好,真可谓是威震天下!
                              后来昭襄王逼死周赧王,占据王畿,实质的灭了周朝。
                              野心勃勃的秦国除了有武勇过人的兵力,还拥有威力强大精良的弩弓,
                              那弩箭的杀伤力连北方的匈奴皆闻之色变。
                              秦人民风勇悍,善於骑马、养马,训练有素的骑兵团骑射之精所向披靡,令人闻之色变。


                              66楼2015-08-12 19: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