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吧 关注:39,220贴子:779,752

回复:【原创】长城失祭长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杨嗣昌走出乾清宫,侍者也都被我赶走。孤坐整整一日,想到这些年的种种经历:千辛万苦搬倒魏忠贤,调兵遣将镇压各处民变,内忧己让我焦头烂额,满洲偏又跟着捣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弄得我心力交瘁。早已数不清多少个夜晚不得安眠了。
门外宫灯被风吹得直摇晃,影子映在殿中地面上,交叠错落似鬼影。我来到外面,靠着汉白玉石柱坐下。夏日夜风终于凉了一些,吹在身上舒服极了。我闭着眼静享凉风之惬意,忽然想到一直将自己浸在军国大事中,何曾意识到要吹吹风、透透气?又想到今后再能像今天这样,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头欹在汉白玉石柱上,斜望天发愣,真的羡慕盛世之君了。我有福气做盛世之君吗?这话问得自己都不知做何回答,只痴痴的想着。
过了许久,王承恩居然到这里了,我让他立即传杨嗣昌入宫,他试探地问道:“陛下您都知道了?”我不解,问道:“知道什么?”
“杨大人在宫门外站了一天,现在还没走。”
“站了一天!?”我不可思议地抬头惊道。
他重重点头。
我实在猜不透杨嗣昌的意图,便说道:“宣他进来。”不一时,杨嗣昌到了,他正欲行礼,我抬手道:“不必。”说罢,又意示王承恩退下。
夜色中只有我们两人。我对他说道:“文弱,坐我身旁,我想和你说说话。”
“这有违君之礼,不太好吧。”
“君臣?”我笑了,说道,“我现在只当你是我兄弟,兄弟说话还要这么多礼数,岂不是生分?况且我连自称都免了,你还当我是君主吗?文弱,过来坐吧。”我边看着他边拍一旁的玉阶,示意他坐过来。我一直笑望着他,他终于迈步上了玉阶。我与他并排坐在一起,可,半晌无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5-07-18 11:45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5-07-18 11:45
    收起回复
      2025-07-25 10:27: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天更新的较晚,各位读者勿怪~
      另外,我在写文时一直有一个疑问,就是朱由检和杨嗣昌他俩的攻受问题,一直困扰我至今,各位读者能不能帮我看看他俩谁攻谁受~心泪在此先谢过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15-07-18 12:04
      回复
        同感理不清…【好像都差不多…【不过老朱家有朱杨的传统…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60楼2015-07-18 12:42
        收起回复
          午好~


          IP属地:安徽61楼2015-07-18 13:18
          收起回复
            更得好勤呀


            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15-07-18 15:22
            收起回复
              来晚了      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逝,沧海桑田!
                     --来自卿卿吾君客户端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15-07-18 22:18
              收起回复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世事漫随流水,算来梦里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我望着玉阶下的石板地,慢慢念出这首词,打破尴尬的宁静。
                “怎么忽然想起了李后主的词?”
                “亡国之音哀以思。”
                “国还未亡,便先有亡国之音,这可不是好兆头啊。”
                “文弱,你说……如何才能不亡国?”
                我说罢等了长久,都不见他回答,还以为他睡着了,转头看时,发现他脸侧向一边,也不知在看什么。看着他这样子,忽而明白了何为“静若处子”,我抬胳膊碰碰他,笑问道:“看什么呢?”“没什么。”他淡淡开口,头转过来,却看着地。
                “我刚才的问题,你还没回答。”
                “臣怕说出来,陛下会生气。”
                “这里没有臣子,没有陛下!兄弟但说无妨。”
                他仍是停了半响,才说道:“还是那句话,议和。”


                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5-07-19 08:59
                回复
                  2025-07-25 10:21: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尽力控制住自己,说道:“告诉我理由。”
                  “攘外必先安内。春秋齐桓公之尊王攘夷;西汉晁错力主削番;东汉初年,光武帝派遣和亲公主入匈奴;我朝忠臣于谦有《急处粮运以实重边以保盛业疏》。”
                  他举了很多例子,但每个例子都只说了前半节,而后半节不讲我也明白,内忧除了,安心对付外患,最终平定天下,开创盛世!而此刻我心心念念的不就是天下太平吗?如今这么好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真的不想错过。低头沉思良久,说道:“此事你暗中去做,切不可外泄。”他点头答应。
                  此时,我忽然想起一件事,问他道:“你在宫门口站了一天,是吗?”“嗯。”他点点头。
                  “若我不宣你进宫,你打算站多久?”
                  “能站多久就站多久,实在撑不住了就在宫墙外睡一觉,接着站。”
                  “你……何苦如此?我又没罚你。”我听罢心疼地望了望他。
                  “是,你没罚我。而我也只是想劝你,大丈夫能屈能伸。”他说着话终于看向我,目光坚定,“而且,此事由我来做。”
                  那一刻,我感动不已,人生得此知己,足矣!


                  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15-07-19 09:0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15-07-19 09:08
                    收起回复
                      来啦
                           人生正如夜间行船,黑暗之中时而光华满目,时而不见五指。然而灯会熄灭,船会停止,时岁与生死本是凡人无法可想、无计可施。
                               ——来自卿卿吾君客户端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15-07-19 09:27
                      收起回复
                        来了!你又分不清攻受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15-07-19 09:34
                        收起回复
                          心泪加油~


                          IP属地:安徽70楼2015-07-19 15:35
                          收起回复
                            次日朝堂上,他刚提出议和之事,立即引来满堂指责,群臣众口一词的骂他,而且越说越难听,我坐在龙椅上听着那些话心里一阵阵苦涩,这些污言秽语本不该由你来承担啊!迟了片刻,我赶忙宣布退朝,我已听不下去了,更何况这些话字字针对他。当日,我的龙案上堆满了奏疏,写的都是:“我大明天朝上邦,怎能与蛮夷议和?此有损国颜之举,万不可行”;“南宋尝称臣于金,若准议和之事,宋时之辱将现于今日”;“此卖国行径!杨嗣昌目中无君无父,此不忠不孝之徒,枉为人臣人子!”
                            “太过份了!太过份了!”我看了几篇,气的浑身颤抖将奏疏摔在案上。议和之事是我同意的,这些奏折岂不是在变相骂朕不忠不孝?侍立一旁的高起潜见状,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您可是累了该歇息了?”“朕不累!”我怒道,说罢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再次怒道:“茶怎么是热的?换杯凉的!”“是,是。”高起潜赶忙接过茶杯,又换了凉茶递到我手里。
                            冬日,清冷茶水进入我体内,仍是浇灭不了满腔怒火。而这些奏折也全被我扔了,看着心烦。


                            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5-07-20 10:11
                            收起回复
                              2025-07-25 10:15: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几日后,杨嗣昌告病不能上朝,群臣又讥讽他:“干出这种事早该滚回家了,死赖着不走还有脸装病?”我在朝堂上替他辨护,势单力薄终堵不住悠悠之口,只好说道:“既是众卿不信,那今日朕派御医到杨尚书家中,首辅随朕一起去,为杨尚书和朕做个见证。”
                              退朝后,我带了太医院最好的太医到杨嗣昌家里。当我看到他脸色惨白的站在院中接驾时,心被狠狠地刺痛。我快步到他面前扶住他,既心疼又埋怨,小声说道:“朕已传旨让你不必接驾,你为何不听?你这是抗旨你知道吗?”他看着我,只笑了笑,说道:“陛下亲自来看望微臣,臣心中感念圣恩,不敢不迎驾。”“贤卿快快请起。”我说罢悄悄扶他起来。
                              到房中卿医诊脉后,写了一些东西交给我,我看完又递给首辅刘宇亮,他看罢向我轻轻点头。我又看向杨嗣昌,说道:“这些日子贤卿就在家中养病,王御医也留在你府上,待病好了再上朝。”“是。”王御医应道。
                              “多谢陛下关怀,臣感激不已。”
                              “贤卿为朕分忧、为国尽忠,朕来看你是应该的。”
                              闲聊一时,我看到他不断向我示意要我走,而我也明白他的意思。最终我在他的“催促”中带着人离开杨府。
                              在宫门口,我问刘宇亮道:“杨尚书的病你也看到了,该怎么说还需朕教吗?”他答道:“是,微臣知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72楼2015-07-20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