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对了,你还不曾告诉我,你被追杀的缘由。”
耀娴熟地将捉得的小鱼串在棍上,敏锐地察觉到菊顿住的手,又及时补充了一句“若不愿讲不强求的。”
“在下手上……有一些他们所忌惮的消息。”
“仅是如此怕不必杀人灭口吧。”
王耀淡淡地答,顺手将架子上的烤鱼翻了个身,余光瞟了一眼,示意菊废话不必多言。
“没错——”
菊也不恼,只对着耀投过来的一眼大大方方地回视过去,沉吟半晌揣摩着话语的份量,左右顾而无人,才微微蹙了眉头压低声音:
“长华剑,是事关长华剑的消息。”
王耀握着烤鱼的手狠狠抖了一下,半路才想起什么赶快抬手阻止烤鱼掉进火里,才免了两人今夜饿肚子的不幸。这个出乎意外又断然是在情理之中的理由让王耀不住地摇头感慨,末了盯着本田菊好久,露出一个无奈的神情来:
“既是长华……那也难怪了。”
长华一赦,天下止戈。
这偌大天地,总有些高人独避风雨不问世事,待得某年某月忽然现身一鸣惊人后,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还隐藏着这样一个高手。然而无论是行走江湖八面玲珑的侠士,还是归隐山林出尘脱俗的隐者,都不会不知道这样的一把剑。原因却不仅在于它是武林奉为至宝的圣物,更是本朝开国皇帝开疆辟土时,身上所佩的宝剑。于皇室而言,也是不得不尊之敬之的宝物。有传闻几十年前两国战争僵持之际,正是有人将长华剑祭出喝令双方终止战争,才有了如今这天下太平日子。
可以说,只要长华剑在手,便意味着拥有武林和皇室的都不得不给予的三分忌惮。
遗憾的是自两国战争结束后,长华剑就不知所踪。有传闻是供在太庙之内,也有说正藏于武林禁地,于长华剑真正的去处,众说纷纭互不肯罢休地争执了许久,还是近些年才渐渐平息下来。不想今日本田菊忽却有了新的消息,也难怪会遭人追杀了。
“既然知道你手握长华剑的消息……怎的还要灭口呢,要我肯定留了活口带回去审讯。”
“那也要建立在在下肯说出这消息的基础上。”
透过少年傲然坚毅的面容,王耀仿佛看见了当年仅凭一己之力、却妄图对抗整个江湖的红衣少年的些许风姿。
“长华一赦,天下止戈。”
三言两语,王耀就将本田菊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掂着烤好的鱼,他琢磨是多给自己留一些还是对半分给本田菊。内心一番痛苦挣扎后,最终还是对了半,眼见菊陷入忧思,挑了挑眉毛不置可否地坦白自己的担忧:
“不过……先不说成功找到长华的可能性。就算是找到了,你真的以为仅凭一把不知去向的剑就能终止两国战争?那个传闻也只是说说的而已。你也晓得目前两国形势不容乐观,或许不久之后一场战争无可避免呢……”
“有长华在,他们好歹有个忌惮。”
本田菊心里当然再明白不过了。他并不是那类凡事都只依托于理想之辈,相反,他相当不信这一套。若非无路可走,想来也不会冒这样大的风险。
“不管如何,总得试一试。”
少年抬起头,古井无波的眸子,难得泛起了些许波澜。
“耀君不必苦恼,在下并不奢求耀君出手相助。先前客栈一事,在下已然万分感激。在下会将这些消息告诉您……一是处于对先前救命之恩的报答,二是……您是一个值得在下信任的人。”
素来拘谨的少年说出这样直白的话来,倒也委实不易了。其实撇开那些过节,二人对彼此的信任,似乎已然达到一种不言自通的程度。纵算无法否认彼此内心对对方有着怨恨,然而并不影响大事当头,两人对对方的选择。
王耀清亮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记得我那天晚上说过什么?再不会放心让你这么独行下去。何况这种大事……王某我,也总想凑个热闹。”
“对了,你还不曾告诉我,你被追杀的缘由。”
耀娴熟地将捉得的小鱼串在棍上,敏锐地察觉到菊顿住的手,又及时补充了一句“若不愿讲不强求的。”
“在下手上……有一些他们所忌惮的消息。”
“仅是如此怕不必杀人灭口吧。”
王耀淡淡地答,顺手将架子上的烤鱼翻了个身,余光瞟了一眼,示意菊废话不必多言。
“没错——”
菊也不恼,只对着耀投过来的一眼大大方方地回视过去,沉吟半晌揣摩着话语的份量,左右顾而无人,才微微蹙了眉头压低声音:
“长华剑,是事关长华剑的消息。”
王耀握着烤鱼的手狠狠抖了一下,半路才想起什么赶快抬手阻止烤鱼掉进火里,才免了两人今夜饿肚子的不幸。这个出乎意外又断然是在情理之中的理由让王耀不住地摇头感慨,末了盯着本田菊好久,露出一个无奈的神情来:
“既是长华……那也难怪了。”
长华一赦,天下止戈。
这偌大天地,总有些高人独避风雨不问世事,待得某年某月忽然现身一鸣惊人后,世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还隐藏着这样一个高手。然而无论是行走江湖八面玲珑的侠士,还是归隐山林出尘脱俗的隐者,都不会不知道这样的一把剑。原因却不仅在于它是武林奉为至宝的圣物,更是本朝开国皇帝开疆辟土时,身上所佩的宝剑。于皇室而言,也是不得不尊之敬之的宝物。有传闻几十年前两国战争僵持之际,正是有人将长华剑祭出喝令双方终止战争,才有了如今这天下太平日子。
可以说,只要长华剑在手,便意味着拥有武林和皇室的都不得不给予的三分忌惮。
遗憾的是自两国战争结束后,长华剑就不知所踪。有传闻是供在太庙之内,也有说正藏于武林禁地,于长华剑真正的去处,众说纷纭互不肯罢休地争执了许久,还是近些年才渐渐平息下来。不想今日本田菊忽却有了新的消息,也难怪会遭人追杀了。
“既然知道你手握长华剑的消息……怎的还要灭口呢,要我肯定留了活口带回去审讯。”
“那也要建立在在下肯说出这消息的基础上。”
透过少年傲然坚毅的面容,王耀仿佛看见了当年仅凭一己之力、却妄图对抗整个江湖的红衣少年的些许风姿。
“长华一赦,天下止戈。”
三言两语,王耀就将本田菊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掂着烤好的鱼,他琢磨是多给自己留一些还是对半分给本田菊。内心一番痛苦挣扎后,最终还是对了半,眼见菊陷入忧思,挑了挑眉毛不置可否地坦白自己的担忧:
“不过……先不说成功找到长华的可能性。就算是找到了,你真的以为仅凭一把不知去向的剑就能终止两国战争?那个传闻也只是说说的而已。你也晓得目前两国形势不容乐观,或许不久之后一场战争无可避免呢……”
“有长华在,他们好歹有个忌惮。”
本田菊心里当然再明白不过了。他并不是那类凡事都只依托于理想之辈,相反,他相当不信这一套。若非无路可走,想来也不会冒这样大的风险。
“不管如何,总得试一试。”
少年抬起头,古井无波的眸子,难得泛起了些许波澜。
“耀君不必苦恼,在下并不奢求耀君出手相助。先前客栈一事,在下已然万分感激。在下会将这些消息告诉您……一是处于对先前救命之恩的报答,二是……您是一个值得在下信任的人。”
素来拘谨的少年说出这样直白的话来,倒也委实不易了。其实撇开那些过节,二人对彼此的信任,似乎已然达到一种不言自通的程度。纵算无法否认彼此内心对对方有着怨恨,然而并不影响大事当头,两人对对方的选择。
王耀清亮的眼眸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记得我那天晚上说过什么?再不会放心让你这么独行下去。何况这种大事……王某我,也总想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