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3』
人间有味是清欢
“细雨斜风作晓寒 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将午盏
蓼茸高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初读此阙词 只因看了于丹的《人间有味是清欢》 好的标题自然是会吸引人 之后特地去翻阅资料 才知于丹这本书的书名取自于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苏轼作为豪放派的代表词人 其词风一扫前花间词的风花雪月 矫揉造作 以豪放 收放自如为主要风格 但也不乏如此阙一般清新淡雅的词让人眼前一亮 不得不心生好感 苏轼这一生 可谓是宦海沉浮 历经坎坷 但却能在此中品出寡欢之韵味 当真是到达了一种心境
在南山饮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 配着春日山野的粗茶淡饭 山珍野菜 这样简朴却又不失欢愉的生活啊 让人觉得 这就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如此想想 倘若现在置身于一座寂寥无人的茶馆 与好友共同品着茶 而耳畔边是涓涓流水流淌的声音 是风吹拂过竹叶时的窸窣声 是林间一声悦耳的鸟鸣 深吸那一口空气 空气中 正是那“清欢”
然而生在这个时代 每日如滚滚红尘般 急促且又浮躁 似乎很难寻觅这所谓的“清欢” 走马观花地过完每一日 被凡尘所累 心已然无洁沉静 更无法去享受清欢 曾阅读过白落梅一篇关于清欢的文章 里面说“所谓清欢 是一种由繁到简 由简到繁 由浓到淡 由淡到浓的过程” 心中颇有感触 唯有那心灵的沉淀与宁静 方可品出清欢
清欢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的豪放 也不同于“一壶浊酒尽余欢”的悲凉 它更多地写出了一种对心灵的需求 对于朴素且又清淡的生活的热爱 对世事浮华的舍取
清欢寡欲这个词同样也诠释了这个种心态 这并非是让你不食烟火 像陶潜一样做到归隐山林 远离尘世 清欢是寡淡的 是浅的 品一壶茶吟一首曲 淡然的欢 淡然的喜 “庭前花开花落 坐看云卷云舒” 静下心去观赏那庭院中的一花一草 抬头看那一朵云的姿态 多么有味儿
只道是 人间有味是清欢
阮秋瓷
写于二零一五年九月 出于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