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吧 关注:156,245贴子:1,237,647
  • 2回复贴,共1

关于“倒地老人无人敢扶更是道德的悲哀还是法治的悲哀”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几天看到有人问这个辩题,碰巧今天在别的地方正好有人问到我这个问题,对方先问的正方立场,后问的是反方如何应对,粗浅的想了一下,把想法说一下吧:
正方:
倒地老人无人敢扶,问题不是道德上不想扶,而是不“敢”扶,内心的道德准绳还是存在,但是现实的残酷才让你不敢扶的。这个现实的残酷是什么?是对于讹人碰瓷这些现象从法律上没有给予足够的惩罚,才使得人不敢扶,所以关键在于“不敢”,法治的不健全导致了“不敢”,所以是法治的悲哀,而如果真的内心都“不想”,那才是道德的悲哀。
反方的应对:
敢不敢扶这个问题,我们是把道德和法治放在天平的两边在内心做一个衡量。先看法治的一边,不是所有的碰瓷和讹人都不会受到惩罚(这个新闻上有报道),同时,实际上新闻的目的是揭露丑恶,如果不讹人就不会成为新闻存在,其实现实中大部分扶老人的人并没有被讹,碰瓷的只是少数,再看道德的一边,老人摔倒扶一下这几乎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观,除了极少数情况以外,扶人几乎是道德上的绝对正确。最后来看,左边是道德上绝对正确,右边是担心法治上可能的漏洞和少量的碰瓷,这种天平衡量下,你放弃了道德去规避极少可能出现的危害,难道不是道德的悲哀吗?


IP属地:浙江1楼2015-10-13 19:28回复
    一个很不错的证据: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10/17/content_159563.htm?div=-1
    核心观点:其实老人倒地不敢扶怕的不是被诬陷,而是没有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个调查正好告诉大家,自2004年以来,149起因扶人引发纠纷的案例中“冒充好人的撞人者32例,诬陷扶人者84例”,证据不足的案例只有33起,只有20%左右。而最近两年,随着探头等设备的普及,真相查明率已超过九成。2014年以来的21个案件,有20个案件的事实真相通过监控或证人证言得以发现。


    IP属地:浙江2楼2015-10-17 23:29
    回复
      2025-05-13 01:49:04
      广告
      站在反方的角度再多说几句。
      我们口头上常说的悲哀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对不可改变的固有规律心存悲哀,就像我们为花开花谢而悲哀,为月圆月缺而悲哀,这种悲哀其实是一种无病呻吟,而不是真正的悲哀,既然我们无法改变它,能做的无非就是去适应它,人性中的恶永远都会在为他人谋利和为自己避害中优先选择避害,这是一种几千年来客观存在的现实,也是我们种族繁衍的本能,我们为这种道德的现实去悲哀,与悲花哀月式的无病呻吟有什么区别呢?何必呢?又何苦呢。
      另一种是对可以改变的社会现实却不去改变而心存悲哀,这才是真正的悲哀,我们明明有能力做,却不去做,这是何等的愚蠢。正如社会的法治,我们明知道在一些其它法治国家,这种碰瓷讹诈行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我们仍然没有去用足够的现实的法治手段(比如监控,比如树立法治意识,比如立法,比如严格执法等)去改变碰瓷的这种社会现状,我们能做到却没有去做,这才是真正的法治的悲哀。


      IP属地:浙江4楼2015-10-18 02: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