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忧殇吧 关注:6贴子:3,336

回复:[哲理故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
有一个人从小双目失明,懂事后,他为此深深烦恼,认定是老天惩罚他,感到这辈子都完了。后来,一位老师对他说:“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    他很受鼓舞,从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钟爱,开始振作起来。若干年后,当地传诵着一位德意双馨的盲人推拿师的故事。    上帝知道这件事后,笑道:“我很喜欢这个美丽而睿智的比喻,但要声明一点;所谓缺陷是生理上的。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是烂苹果,不是我咬的,是虫蛀的。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你的丑陋不是因你前世有过错而受到惩罚,相反,你曾经是上帝最钟爱的人,不要因为你的某种缺憾而懊恼,今天的你也许并不出众,也许明天,你就是美丽的彩虹!所以说,外表并不存在美丽和丑陋,那些只是人们的个人观点罢了,而真正能够决定你美丽和丑陋的人,应该是你自己。只要对自己充满自信,加上善良的心灵。你,没有理由不是最美丽的,至少,你发现了最完美的自己……]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1-22 22:25
回复
    对着大山喊话的孩子    有一个孩子跑到山上,无意间对着山谷喊了一声:“喂……”声音刚落,从四面八方传来了阵阵“喂……”的回声。大山答应了。孩子很惊讶,又喊了一声:“你是谁?”大山也回音:“你是谁?”孩子喊:“为什么不告诉我?”大山也说:“为什么不告诉我?”    孩子忍不住生气了,喊道:“我恨你。”他哪里知道这一喊不得了,整个世界传来的声音都是:“我恨你,我恨你……”    孩子哭着跑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孩子说:“孩子,你回去对着大山喊‘我爱你',试试看结果会怎样,好吗?”    孩子又跑到山上。果然这次孩子被包围在“我——爱——你,我——爱——你……”的回声中。    孩子笑了,群山笑了。    男孩不解的、迷惑的摇摇头。
    [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抱怨着别人的态度太冷漠、情绪太不好,却不知你自己是对方一面最好的镜子——如遇到这样类似的情况,不妨问问自己做了什么——想让别人爱你,你得先去爱别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01-22 22:26
    回复
      2025-07-28 01:06: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鲨鱼与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耐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尝试那美丽的滋味,每天仍是不断的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的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他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很多人像这条鲨鱼一样,在多次的挫折、打击和失败之后,就逐渐失去了勇气。激情死了,梦想死了,剩下的只有黯淡的眼神和悲伤的叹息,无奈,无助和无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1-22 22:26
      回复
        宽容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它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对别人的失意、挫折、伤痛,不宜幸灾乐祸,而应要有关怀、了解的心情。要有宽容的心!]


        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1-22 22:27
        回复
          “帕帕德罗斯博士,生命的价值是什么?”
          嘲笑者们又像往常一样笑了起来,人们喧闹着要走。帕帕德罗斯举起手。示意教室里的人安静然后。他凝视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似乎在审查我是否严肃。从我的目光中,他看出我并不是开玩笑。
          “我会回答你的题。”他从他的裤兜里掏出钱包,在一个皮夹子里授出一块小圆镜,大小与硬币差不多。
          而后,他说:“战争时期,我还是个小男孩时。家里很穷,我们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有一天,马路上,我发现了许多小镜子碎片。曾有一辆德国摩托车在那发生事故。
          “我试着把所有的碎片找齐,再拼起来,但是无法做到,所以我只留下了那块最大的碎片。在石头打磨成圆形以后做成了这个样子。我开始那它当玩具,发现自己用它能把光线反射到黑暗的地方:深洞,裂缝,漆黑的壁橱等太阳无法照亮的地方,所以,我非常喜欢它,把它当成一种游戏-------把光射入我能找到的最隐蔽的地方。
          “这块小镜子我至今仍保留着,并且,随着自己慢慢地成长,空闲的时候,我还会把它拿出来,继续这种赋予挑战的游戏。等我长大成人以后,便懂得了这不仅是游戏,更暗示我的人生价值。我知道自己不是光芒。但是真理和知识这些光芒就在那里,如果我像镜子一样去反射他们的话,便会照亮更多黑暗的地方。
          “我是镜子的碎片,尽管整个镜子的式样和形状我并不知道。但是,我竭尽所能地反射光芒,照亮世界是那些黑暗的地方-------照亮人们心灵的的阴暗处-------让一些人有所改变。或许他看了后也会跟我做同样的事。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1-22 22:28
          回复
            给 予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  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1-22 22:29
            回复
              爱人之心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老人深陷在沙发里,满目忧郁,是的,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他是不会卖掉这栋陪他度过大半生的住宅的。  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  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完成梦想,不一定非得要冷酷地厮杀和欺诈,有时,只要你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就可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16-01-22 22:30
              回复
                养牛之道
                我们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 “老公公,你为什么不把喂牛的草放在地上,让它吃?”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得着的屋檐上,它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16-01-22 22:30
                回复
                  2025-07-28 01:00: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并不是你想象中那样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6-01-22 22:31
                  回复
                    简单道理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 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 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 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 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 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6-01-22 22:32
                    回复
                      抉 择
                      一个农民从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却被淹死了。事后,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做得对,因为孩子可以再生一个,妻子却不能死而复活。有的说他做错了,因为妻子可以另娶一个,孩子却不能死而复活。 我听了人们的议论,也感到疑惑难决:如果只能救活一人,究竟应该救妻子呢,还是救孩子?
                      于是我去拜访那个农民,问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答道:“我什么也没想。洪水袭来,妻子在我身过,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游。当我返回时,孩子已经被洪水冲走了。”归途上,我琢磨着农民的话,对自己说:所谓人生的抉择不少便是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16-01-22 22:32
                      回复
                        河边的苹果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人人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相对。师傅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了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唯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过不了的河。过不了的河掉头而回,也是一种智慧。但真正的智慧还要在河边做一件事情:放飞思想的风筝,摘下一个“苹果”。历览古今,抱定这样一种生活信念的人,最终都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和超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6-01-22 22:33
                        回复
                          扁鹊的医术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管理心得: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而往往是即使请来了名气很大的“空降兵”,结果于事无补。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16-01-22 22:35
                          回复
                            一个老和尚养了一盆兰花,他对这盆淡雅的兰花呵护有加,经常为她浇水除草杀虫。
                            兰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长的十分健康,出落的清秀可人。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会友,便把这盆花托付给小和尚,请他帮忙照看。
                            小和尚很是负责,象老和尚一样用心呵护兰花,兰花茁壮地成长着。
                            一天,小和尚给兰花浇过水后放在窗台上,就出门办事了。
                            不想天降暴雨,狂风把兰花打翻砸坏了。
                            小和尚赶回来,看到一地的残枝败叶,十分痛心,也很害怕老和尚责怪他。
                            过几天老和尚回来了,小和尚向他讲述了兰花的事情,并准备接受他的责怪。
                            可老和尚什么也没说。小和尚感到很意外,因为那毕竟是老和尚最心爱的兰花呀。
                            老和尚淡淡一笑,说道:“我养兰花,不是为了生气的。”
                            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我们工作不是为了生气的,我们相爱也不是为了生气的。
                            用心付出的东西一旦无法挽回,也不用再怨什么,悔什么。
                            拥有的时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时候淡然处之,无愧于自心便好。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心胸豁达,
                            处事淡然,
                            为人和气,
                            看事入骨!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16-01-22 22:35
                            回复
                              2025-07-28 00:54: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腰处一根横出的树干,人吊在半空,但崖壁光秃且高,爬不回去,而下面是崖谷。樵夫正不知如何是好,一老僧路过,给了他一个指点,说:“放!”
                              既然不能上,既然惟一能够想象活命的可能途径已经证实没可能,半天吊着肯定只能等死,那就只有往下跳了。
                              也许可以顺着山势而下,缓和一点冲下去的重力。也许半途能够有另一棵树,那么就可以再减掉一次冲力。也许没有,也许真的得死,但还有一个可能性,也许不会死。
                              这故事给人们最大启发是人们对未知的态度。
                              做人常有进退两难的场面,与其夹在中间等死,倒不如别浪费支撑的精力,将全副精神付诸一博,跌下去会死,但已经无法爬上去了,就算博个万分之一希望,毕竟还是一线生机。
                              很多时候,犹豫不决真要比堕落还要消极。我亲眼见过不少人就在犹豫不决的边缘,唉声叹气,半死不活,人格恒常处于分裂状态之下耕牛了一生。这些“惯于凌空”的人,最熟悉的恐怕就是自己一脸无奈的表情,和那些多余的自我解释,但生命总有个期限,谁能跟生命玩角力?
                              教人跳下悬崖找活路,是不是疯了?
                              假如每一回你都当那一次决定的行动是你最后的一线生机,那你可以做到许多他人无法做也无法想象的事。你的生命有自己一套专属的价值观,你会有另一个思维足以自由闯荡的空间。凌空摆荡,浪费时间而仍然不会有结果。最后谁都不能在半空中撑上多久,既然使劲保持半天吊,倒不如趁自己头脑还清醒,体力还能多赌一次的时候,好好控制自己的命运。
                              跳下去,不一定就活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16-01-22 22: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