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怪力乱神
---------------------------
如寂睁开眼时,四周已非广厦明堂。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远处有一线光亮。他站起身来,不紧不慢的前行,脚踏地的感觉十分古怪——不像是泥土,软绵绵的,像巨兽正在呼吸的肚皮。
蹲下来,薅了一把,又细又长又软又冷,如寂没有摸过女人的头发,但此时他能想到的,只有那种乌黑勾人的红尘青丝。
伸手不见五指中抹黑前行约莫一炷香,那一线光亮犹如轻纱一般展开,渐渐如同着火一样越发浓丽,最后光亮一片,从远处似一只巨大的触角,延伸至如寂脚下,蔓延去身后。此时放眼一瞧,有无数焰火般妖娆艳丽的花朵在风中招展,一会儿幻化成妖媚的女人伸展四肢舞动,一会儿化成百兽,咆哮嘶吼。
头顶似是夜空,却无半颗星辰。天际十分明亮。如寂望着光走,毫无畏惧的踩着那些诡异的花朵。
那铺陈开去的花海之路,明明望不见尽头,如寂不用一炷香的时间,却走到了头,来到一条十分宽阔,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河旁。
水流无声无息的,清澈可见底。如寂站在岸边,只一眨眼的功夫,就有一艘轻巧的小船飘在水面,一个窈窕的身影撑着船,离近了,可见对方头上戴了一个竹笠,垂下的纱帘恰到好处的遮了半张脸,只露出尖下巴和樱桃般大小的红唇。
船娘撑住竹竿,轻声道:“长老,可要上船去对岸?”
如寂问:“对岸是何方地界?”
船娘格格一笑道:“问那么多干嘛?去了不就知道了吗?”
船行至中央,本来除他二人之外,空无他人的水面,突然出现数只同样的小船,俱是一个窈窕的船娘和一个渡河的行人。那些表情各异,有呆愣的,有痴迷的,有惊恐的,有愤怒的…….各不相同,唯独一个动作相同——他们都死死的盯着河面,好像水面之下,有什么让他们难以移开视线的东西。
如寂凝视水面,他看到的除了清澈的水与倒影,再无其他。
那船娘见他毫无异样,突然出声道:“好和尚!”
如寂抬头,河面的船只没多大变化,船上的人却莫名少了许多。他细看水面,似乎有人在其中浮沉呼喊。佛家以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此地诡异非常,如寂还是毫不犹豫的跳下船,向离他最近的一人游去。
船娘见此,叹了一声:“傻和尚!”
水里挣扎的人,在距离他指尖不到一掌宽时,突然消失。如寂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观察四周——宽阔的水面,除他之外,再无第二人,更无先前的小船。水面波光粼粼,空寂几乎能化为实质来积压人的心脏。
人在河中央,望不见对岸。如寂仍旧面不改色,他稍作思量,向有光的方向游去。筋疲力尽时,他心中亦无惧无怖,而就在这时,河岸忽然出现在离他三步之外。
一座巨大的城池依山而建,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层层叠叠。如寂爬上岸,远望城池紧闭的高大森严的城门。
无人守门,十步之处,遍开不知名黑叶红花。
如寂走近一些,到能看清城门上的刻字——丰都城三字一映入眼帘,他双手合十,唱了一声阿弥陀佛。
丰都城,阴司地府。
如寂不知道他为何会到此处,可他并不会惊慌失措的去探寻。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该他明悟时,自会明悟,无须强求。
身周红花黑叶迎风舞动,露出根部滋养它们的东西——无数白骨堆叠,每朵花皆从骷髅头的两个大眼眶里长出。
忽然不知从何处飘来儿歌声。如寂循声望去,只见莫名出现许多小孩——有没脑袋的,有没手脚,有缺了半个身子,有浑身无皮的……各有各的惨状。
小鬼们排成一圈,围着如寂边唱边跳。那儿歌一重叠一重,让人分不清在长什么,只觉这些孩子们似乎很高兴。
唱了约莫半盏茶,有个健全的孩子走出来,冲如寂伸开手,似乎是要抱抱。
那小孩面上本来笼罩了一层淡淡乳白光,这会儿散开,能看清他漂亮的五官,像年画上的童子,若在寻常,这般的孩子定是惹人喜爱,可在这诡异之地,就显得十分令人忌惮了。
如寂应那孩子所求,直接把他抱入怀里。
“你很喜欢孩子。”
背后突然传来陌生的声音。如寂转头,便见一个素衣人站在离他五步远之处。
那人乌黑披散,面貌朦胧,像罩了一层白雾。如寂单手搂着孩子的腰,一手行礼道:“小僧如寂。”
那人亦行礼道:“荣頫,字怀玉。”
对方动作优雅,深含大家贵族的气韵。如寂听这名字耳熟,稍稍一想,终于想起荣頫是谁。
京城高门贵族中的领头羊——定国公府二十年前已逝的大公子,前些日子纠缠他的荣二郎的兄长。
荣頫见如寂似乎是认出他了,也不觉他这个已死之人突然出现会不会吓到人,继续笑吟吟的道:“这些小鬼在此间游荡百多年,心怀怨恨,久久不能转生,前些日子跑出去淘气,幸亏遇见大师,否则事情闹大,被城主知晓,他们呀,恐怕得魂飞魄散。”
如寂抱着鬼孩子的手,稳如泰山。他跟对待普通人一般,平平静静的道:“稚子无辜,他们能得到解脱,小僧亦替他们高兴。”
荣頫道:“我素日也喜欢读佛经,不过现在要送这些孩子去轮回,改日再向大师请教佛法。”
如寂面不改色的答应。
本要离开的荣頫,这下好奇了,他问:“大师难道就不问问我,你能到这里,究竟是生还是死?”
如寂闻言一笑,并不言语。
荣頫放弃追问,又道:“大师果然心性非比常人,若非今日不便,我倒想带大师入丰都城一游,见见这地狱。”
说罢,他对赖在如寂怀中的孩子招招手,道:“小瞳,别调皮了,大师的生魂不适合长久逗留此间,跟我走吧。”
那孩子搂着如寂的脖子,闻言,先是一笑,然后忽然张大嘴,露出獠牙,一口咬在如寂的脖子上。
******
---------------------------
如寂睁开眼时,四周已非广厦明堂。四周一片漆黑,只有远处有一线光亮。他站起身来,不紧不慢的前行,脚踏地的感觉十分古怪——不像是泥土,软绵绵的,像巨兽正在呼吸的肚皮。
蹲下来,薅了一把,又细又长又软又冷,如寂没有摸过女人的头发,但此时他能想到的,只有那种乌黑勾人的红尘青丝。
伸手不见五指中抹黑前行约莫一炷香,那一线光亮犹如轻纱一般展开,渐渐如同着火一样越发浓丽,最后光亮一片,从远处似一只巨大的触角,延伸至如寂脚下,蔓延去身后。此时放眼一瞧,有无数焰火般妖娆艳丽的花朵在风中招展,一会儿幻化成妖媚的女人伸展四肢舞动,一会儿化成百兽,咆哮嘶吼。
头顶似是夜空,却无半颗星辰。天际十分明亮。如寂望着光走,毫无畏惧的踩着那些诡异的花朵。
那铺陈开去的花海之路,明明望不见尽头,如寂不用一炷香的时间,却走到了头,来到一条十分宽阔,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河旁。
水流无声无息的,清澈可见底。如寂站在岸边,只一眨眼的功夫,就有一艘轻巧的小船飘在水面,一个窈窕的身影撑着船,离近了,可见对方头上戴了一个竹笠,垂下的纱帘恰到好处的遮了半张脸,只露出尖下巴和樱桃般大小的红唇。
船娘撑住竹竿,轻声道:“长老,可要上船去对岸?”
如寂问:“对岸是何方地界?”
船娘格格一笑道:“问那么多干嘛?去了不就知道了吗?”
船行至中央,本来除他二人之外,空无他人的水面,突然出现数只同样的小船,俱是一个窈窕的船娘和一个渡河的行人。那些表情各异,有呆愣的,有痴迷的,有惊恐的,有愤怒的…….各不相同,唯独一个动作相同——他们都死死的盯着河面,好像水面之下,有什么让他们难以移开视线的东西。
如寂凝视水面,他看到的除了清澈的水与倒影,再无其他。
那船娘见他毫无异样,突然出声道:“好和尚!”
如寂抬头,河面的船只没多大变化,船上的人却莫名少了许多。他细看水面,似乎有人在其中浮沉呼喊。佛家以慈悲为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虽然此地诡异非常,如寂还是毫不犹豫的跳下船,向离他最近的一人游去。
船娘见此,叹了一声:“傻和尚!”
水里挣扎的人,在距离他指尖不到一掌宽时,突然消失。如寂抹了一把脸上的水,观察四周——宽阔的水面,除他之外,再无第二人,更无先前的小船。水面波光粼粼,空寂几乎能化为实质来积压人的心脏。
人在河中央,望不见对岸。如寂仍旧面不改色,他稍作思量,向有光的方向游去。筋疲力尽时,他心中亦无惧无怖,而就在这时,河岸忽然出现在离他三步之外。
一座巨大的城池依山而建,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层层叠叠。如寂爬上岸,远望城池紧闭的高大森严的城门。
无人守门,十步之处,遍开不知名黑叶红花。
如寂走近一些,到能看清城门上的刻字——丰都城三字一映入眼帘,他双手合十,唱了一声阿弥陀佛。
丰都城,阴司地府。
如寂不知道他为何会到此处,可他并不会惊慌失措的去探寻。万事万物有因必有果,该他明悟时,自会明悟,无须强求。
身周红花黑叶迎风舞动,露出根部滋养它们的东西——无数白骨堆叠,每朵花皆从骷髅头的两个大眼眶里长出。
忽然不知从何处飘来儿歌声。如寂循声望去,只见莫名出现许多小孩——有没脑袋的,有没手脚,有缺了半个身子,有浑身无皮的……各有各的惨状。
小鬼们排成一圈,围着如寂边唱边跳。那儿歌一重叠一重,让人分不清在长什么,只觉这些孩子们似乎很高兴。
唱了约莫半盏茶,有个健全的孩子走出来,冲如寂伸开手,似乎是要抱抱。
那小孩面上本来笼罩了一层淡淡乳白光,这会儿散开,能看清他漂亮的五官,像年画上的童子,若在寻常,这般的孩子定是惹人喜爱,可在这诡异之地,就显得十分令人忌惮了。
如寂应那孩子所求,直接把他抱入怀里。
“你很喜欢孩子。”
背后突然传来陌生的声音。如寂转头,便见一个素衣人站在离他五步远之处。
那人乌黑披散,面貌朦胧,像罩了一层白雾。如寂单手搂着孩子的腰,一手行礼道:“小僧如寂。”
那人亦行礼道:“荣頫,字怀玉。”
对方动作优雅,深含大家贵族的气韵。如寂听这名字耳熟,稍稍一想,终于想起荣頫是谁。
京城高门贵族中的领头羊——定国公府二十年前已逝的大公子,前些日子纠缠他的荣二郎的兄长。
荣頫见如寂似乎是认出他了,也不觉他这个已死之人突然出现会不会吓到人,继续笑吟吟的道:“这些小鬼在此间游荡百多年,心怀怨恨,久久不能转生,前些日子跑出去淘气,幸亏遇见大师,否则事情闹大,被城主知晓,他们呀,恐怕得魂飞魄散。”
如寂抱着鬼孩子的手,稳如泰山。他跟对待普通人一般,平平静静的道:“稚子无辜,他们能得到解脱,小僧亦替他们高兴。”
荣頫道:“我素日也喜欢读佛经,不过现在要送这些孩子去轮回,改日再向大师请教佛法。”
如寂面不改色的答应。
本要离开的荣頫,这下好奇了,他问:“大师难道就不问问我,你能到这里,究竟是生还是死?”
如寂闻言一笑,并不言语。
荣頫放弃追问,又道:“大师果然心性非比常人,若非今日不便,我倒想带大师入丰都城一游,见见这地狱。”
说罢,他对赖在如寂怀中的孩子招招手,道:“小瞳,别调皮了,大师的生魂不适合长久逗留此间,跟我走吧。”
那孩子搂着如寂的脖子,闻言,先是一笑,然后忽然张大嘴,露出獠牙,一口咬在如寂的脖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