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吧 关注:15,977贴子:139,313
  • 6回复贴,共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应用性创新,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应用性创新,但不是对基本理论的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成了封闭的学科,成了自娱自乐的工具,成了理论八股,成了教条,成了不变的经典,成了压制创新者的挡箭牌。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悲哀。在天之灵的马克思会痛心疾首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2-27 17:20回复
    还说,一般来说,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当时还是相信的。现在当然不信!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2-28 20:50
    回复
      2025-07-27 15:12: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说的很对。哲学的统一是对立统一,不是双方的完全相同。比如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利益是对立的,但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上达成了统一。矛盾的双方互相依存,资产阶级消失了无产阶级也同时消失。而同一则不同,同一了是重合了,是1+1=2的关系。再如,电子绕原子核转的离心力和质子对电子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平衡,是对立统一的,一旦失去了电子,原子就变为带正电的离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2-28 23:49
      回复
        意识本来有正误之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2-29 00:18
        回复
          反映对了,正确了当然是唯物的,反映错了当然是唯心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2-29 00:20
          回复
            因为人有价值取向,客体未必符合人类的价值取向,一旦人的主观选择稍有偏差也就无意中犯了唯心的错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2-29 01:01
            回复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离不开认识论,脱离了认识论,就割裂了主体和客体的联系。所以,列宁对物质的定义是和意识的关系来表达的,也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表达。客体是先与主体不依赖于主体而存在的。随着实践的深入,客体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主体的认知和实践也越来越深入,二者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主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向高级的无限发展。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2-29 01: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