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吧 关注:17,009贴子:1,001,367

回复:【论】冒浣莲对纳兰容若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冒浣莲一摔之后,猛的醒起,自己已扮成男子,却还不自觉的露出女儿本相,岂不可笑?纳兰容若又道:“我有一位书僮,也像你一样,既解词章,亦通武艺。你有没有功夫?我倒想叫你和他见一见面。”冒浣莲大喜,连忙答应。纳兰容若洒脱异常,携着她的手,步下小桥。他是把冒浣莲当朋友看待,以相国公子和“看园人”携手同行,在当时可是个震世骇俗之事。冒浣莲见他纯出自然,就让他牵着自己的手,走出亭子。
------------《七剑下天山》第十三回 一剑败三魔 宝玉明珠藏相府 清歌惊远客 澄波碧海赞词人
冒浣莲开始不让纳兰容若拉手,后来又让了,为什么呢?她听到纳兰要带她去见张华昭,这正是她此行的目的所在。而且她这时男人打扮,不想引起对方疑心,怕见不到张华昭了。这哪是爱上纳兰容若了?


66楼2016-06-29 17:22
回复
    爱这种感情本身无关立场,你爱一个人,爱的就是他这个人,而不是其它任何身外之物,比如他的立场、金钱、地位、人脉、等等,你若因为这些因素而与一个人在一起或者不与他在一起,这只能说明你不爱他。


    来自iPhone客户端70楼2016-07-15 15:03
    收起回复
      2025-07-24 14:57: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充其量算是喜欢吧,可若只是喜欢,何必夸张成爱


      来自iPhone客户端71楼2016-07-15 15:03
      回复
        梁羽生七剑小说原文中写冒浣莲对纳兰容若是友情。
        后来梁羽生在某次采访中又说过两人互相爱慕。
        于是有的读者认为,梁羽生在后来采访中说的话,比梁羽生在七剑下天山小说原文写的字句更符合书中角色,所以冒浣莲应该是爱纳兰容若的。
        对此,我要说两点:
        1、“爱慕”一词在字典中的释义是喜欢羡慕,并不完全等同于“爱情”这个概念。
        2、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誉为“近代物理学之父”。然而他晚年却将天体运动归因于上帝的推动,并试图用神学解释一些科学定律。嗯,“牛顿三大定律”是牛顿总结出来的,牛顿说了算,所以大科学家后来说这定律是上帝的支配,就定然比他当年用科学给出的解释更加符合真理?这样的逻辑,我实在不敢苟同。
        综上,我认为七剑小说原文的内容还是比后来在某次采访中的谈话要更符合书中角色,所以原文中写到的“冒浣莲对纳兰容若是【友情】”还是要比访谈中提到的“两人互相【爱慕】”描述更加准确。


        来自iPhone客户端72楼2016-07-23 23:27
        收起回复
          可靠性与符合度:小说原文>采访谈话


          来自iPhone客户端75楼2016-07-25 13:45
          回复
            有些读者的逻辑真挺奇怪的
            冒浣莲和纳兰容若谈词说赋就是单纯的心灵碰撞
            一旦拉手就是不单纯的暧昧出轨
            甚至于还能由此联想出他们被捉奸在床的不堪画面
            鲁迅先生有云:“……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77楼2016-07-26 23:01
            收起回复
              真要按照那种逻辑
              我与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异性朋友别说接触了
              就连说话都不应该
              最好连她的微信朋友圈我都不要点赞
              不然万一让她男朋友或者老公知道了
              是不是还会质问她
              为什么不先分手或者离婚
              然后再跟楼主互赞朋友圈?


              78楼2016-07-26 23:10
              收起回复
                楼上的想像真跃进,为楼上对书中原文多次提到的友谊的怒吼点个赞。即便作者是个现代人,作者笔下角色的一切思想也都必须深深为封建礼教所束缚,不能表达任何现代人的观念。异性间的友谊这种事在封建礼教的有色眼镜看来,都变成了大逆不道,是封建礼教的讨伐对象。即便是作者原文里多次指出的友谊,经过这层有色眼镜一看,也只剩下了不堪入目,定为封建礼教所不容。楼上誓死捍卫封建礼教对人的思想压迫的精神令人佩服。


                来自iPhone客户端81楼2016-07-27 10:07
                收起回复
                  2025-07-24 14:51:0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有的读者总是过分纠结于冒浣莲在新婚之夜曾经想起纳兰容若,认为她在精神上对桂仲明“不贞不洁”。
                  七剑小说原文中,冒浣莲在心里将纳兰容若的情况,跟桂仲明与自己的情况进行了一下比较,并得出结论:“得婿如此,夫复何求!”然后便同桂仲明共入洞房。
                  这有什么可黑的?为什么有的读者会因此YY冒浣莲在洞房里对着桂仲明喊出纳兰容若的名字?


                  来自iPhone客户端88楼2016-07-27 16:46
                  收起回复
                    爱是满足客体的需求,喜欢是满足主体的需求,从心理学定义上就能分辨出冒对桂是爱情,冒对纳兰是喜欢。强行说冒爱纳兰,把自己想象出来的东西加到书中角色身上,是唯心主义。


                    89楼2016-07-27 17:20
                    回复
                      有的读者非要强行认为如果纳兰容若是汉人的话,冒浣莲就会选择嫁给他而不是桂仲明。这里引用星云大神一段原话:纳兰如果不是满人,就不会生存在那种环境中,自然就不会孕育出那种气质和魅力,那就更不会成为冒的知己。这种假设,都改变了人物形象,又怎么能得出你要的结论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97楼2016-07-28 08:43
                      收起回复
                        其心不正,观他人言行皆谓之苟且。


                        来自iPhone客户端100楼2016-08-23 00: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