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祸水吧 关注:7,967贴子:690,418

回复:『[红颜祸水]-->:便合江山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继续更文啦


IP属地:江苏20楼2016-07-07 08:53
回复
    第四章
    我以一个十岁孩子的常识保证,每个孩子看起来最乖的时候,其实都是最可怕的时候。
    姜绍显然是不知道这个于情于理的事实,所以自信满满地点头:“公孙问便是。”
    殷襄朗声:“众所周知,国以德立,每个国家的兴盛都有过英明的君主,如夏后,如大周武帝,如姜太公,对吗?”
    被夸到自家太太太太太太太祖母,姜绍的脸上有掩饰不住的笑容,还礼尚往来回了一句:“那是自然,前朝盘羹也是一位明主。”
    殷襄深揖:“姜太师所言甚是。国以明德而立,以失德而亡,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其明主的功劳,虽后世盛极必衰,也不能抹杀前人立国时的功绩。像太师这样的大周重臣尚怀念前朝盘羹,身为盘羹后裔,襄更不敢忘先祖迁家殷地而中兴我族之伟绩。”
    殷襄没有辜负我的重望,就这样让姜绍跳进了挖好的坑。不过我不明白,明明是迁都和中兴前朝,为什么他要说成迁家和中兴子姓一族。


    IP属地:江苏21楼2016-07-07 08:54
    回复
      2025-07-28 07:25: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姜绍终于意识到了殷襄的可怕,不过为时已晚,只能抚掌讪笑:“公孙少年英才。”
      殷襄有样学样笑了回去:“多谢太师指点。”
      我正想发表一下观点,母上的手已经伸到玉案下边,扯着我的腰带将我重新拽到了怀里,还不忘低声警告:“别在质子面前丢人!”
      我扶正歪在一边的发箍,满不在乎地撇嘴。
      母上挺直腰,恢复了作为天女应有的威仪:“质子初来洛阳,一定有诸多不惯之处,应当有一个同龄人陪伴才是。诸卿家中有年龄相近的孩子可陪侍者,尽可上奏。”


      IP属地:江苏22楼2016-07-07 08:54
      回复
        我当然知道母上怎么想,殷襄快到议亲的年纪了,留在洛阳予一个不起眼的官职,过几年再指给哪个大臣家的女儿,临时的质子就变成了终身的质子,还能用殷襄前朝皇族的高贵血统笼络一个大臣,这才是充分发挥殷襄的价值。
        果不其然,文武百官纷纷开始自报户籍。
        司徒说:“臣家中有一个十三岁的女儿,与公孙年岁相当,且还没有议亲。”
        虎巨冷笑:“谁不知道大人家的女儿十一岁就开始强抢少男了,大人让陛下如何放心?”话锋一转,“陛下,臣的姊姊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较公孙稍长,必然更知体恤。”
        “哼,两位大人难道不知女男之防吗?陛下,臣家中有一男孩,今年九岁,虽然年幼了些,却比女人终究多了几分方便。”
        ……


        IP属地:江苏23楼2016-07-07 08:54
        回复
          余光里,我看到殷襄笑了,那是和我一样的,属于孩子的笑容:“襄愿侍奉帝姬殿下。”
          母上冲我挑了挑眉,显然她是不相信这么短的时间内我就能征服一个男人的,不过,君无戏言,她只能明知故问:“蒙天地福泽,朕共育有两位帝姬,不知公孙说的是哪位呢?”
          为了证明魅力,我提着裙子从座基上直接跃下去,头上的各类金饰散落一地也全然不顾,拉住殷襄的手高高举起来:“当然是我!”
          下一刻,殷襄粉嫩的小脸像崔胜寒那样红了起来。经过仔细思考,我迅速抽离了跟他握在一起的手,微微背过身——非礼勿握。
          母上还是不甘心,打算刨根问底:“公孙说的可是朕这个二帝姬?”
          我很想说“当然是我”,却被座基那边传来的凛冽寒气打压得低头垂手不敢说话。
          殷襄红扑扑的脸蛋上满是笑容:“回陛下,襄刚才所言正是二殿下。”说着,朝我挤挤眼睛。
          母上说,在大庭之上是不允许做鬼脸的,不过现在我是不会告诉他的,反正以后我们会有很长的时间相处,一切都来得及。
          我对殷襄回之一笑,就听母上说:“公孙一路舟车辛劳,暂且先回驿馆休息,明晚朕在宫内设宴,与群臣为公孙接风洗尘。”
          殷襄拜谢:“襄谢陛下体恤。”
          于是,殷襄在陪同使者的护送下向外走去,剩我孤零零站在大庭中央。
          母上又说:“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这就代表我也可以向外走了。虽然我不知道驿馆在什么地方,只要打听到就可以去找殷襄玩了。可是,当我走到大庭门口时,丹青的笑脸撞进我眼里:“殿下该进学了。”


          IP属地:江苏25楼2016-07-07 08:55
          回复
            等我坐着四人的步辇回到寝殿时,崔胜寒已经正坐在西边的坐席上。六月的天气里他不再穿着厚重的冬装,一身单衣勾勒出他少年人清瘦挺拔的线条。今天的崔胜寒似乎有什么不同,苍白的脸上难得多了一些红晕,可是我又觉得这跟他身体的康复完全是两个原因。
            他垂着长长的睫毛,嘴角是微微上扬的。还保持着早朝时那份谨慎的我用尽可能庄重的步子走过去,没等我走到坐席边上,崔胜寒忽然傻笑起来:“嘿嘿嘿……”
            我无辜地看了丹青一眼,丹青也同样无辜地看着我。很明显,我俩都没对崔胜寒做什么。
            崔胜寒终于注意到与丹青面面相觑的我,语气里多了几分尴尬:“殿下回来了……”
            我撇嘴:“先生要我去上朝,自己却失信了。”
            崔胜寒周身一僵,似乎在回避什么:“殿下……今天开始,臣要为殿下讲述治国之道。不过在此之前请殿下告诉臣,今天朝会殿下听到了哪些消息,殿下觉得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
            “宋国的质子殷襄来的,是真的。”
            “为什么是真的?”
            “因为我见到殷襄本人了呗。”我翻了个白眼。
            “……咳咳,其他什么消息呢?”
            “司徒家有个女儿,十一岁就开始强抢少男了。假的。”
            “……为何不是真的?”
            “两个人吵架自然会不遗余力诋毁对方,尤其是强抢少男这种事,司徒那么在意名声,真有被抢去的男孩子,肯定都给她女儿收作小郎了,母上是查不到强抢的罪证,但是也不能说真就没抢过嘛。”一口气说完,我给自己倒一盏茶水,一饮而尽。


            IP属地:江苏26楼2016-07-07 08:55
            回复
              “殿下,茶不能这么用,茶要细品,殿下这是牛饮。”崔胜寒微微蹙眉。
              我耸肩:“渴了就要饮嘛。”这时,我的肚子用它独特的语言告诉我,我需要吃东西了。
              丹青难得这么体贴,自觉开始传膳。很快,书案上摆满了菜肴,我伸箸夹起一根荇菜放进嘴里,含浑不清地跟崔胜寒说话:“先生用过早膳了没,没有的话和我凑合一下吧。”
              “臣用过了,殿下自己用就好。”很快,他的眉头又蹙了起来,“殿下不能只吃两道菜!”
              我莫名其妙:“我只喜欢荇菜和鱼脍。”
              “那也不行!殿下可知道,皇宫之中每次用膳都菜肴众多,就是为了让有心之人看不出陛下与各位殿下的喜好,在菜品上动手脚!”崔胜寒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看着坐在席上吃饭的我,“凡古之礼制,必有其合理之处。殿下如果无法改变礼法,那就应该遵从,免受咎责。”
              我抬眼看了他一眼,叹着气放下箸,用手指着按上的菜品:“这道豚肉羹是丹青最喜欢的,这道红烧卷耳是……”
              崔胜寒提了口气,像是要对我发表长篇大论,最终还是泄了气般坐回到席子上,微微侧头,似乎不想看到的样子:“小惠难以服众,殿下要做的,该是惠及万民功在千秋的大事。”
              我扯住他的袖子,想用以外的方式卖个乖服个软便逃过去:“可是我还是个孩子!”
              崔胜寒回过头,嘴角一抽:“孩子?那么殿下知道臣十岁时在做什么吗?”
              “我不听我不听!”我捂住耳朵,“先生是天生的奇才,可我只是一个庸人!”


              IP属地:江苏27楼2016-07-07 08:55
              回复
                “殿下大概忘记了,昨晚答应臣什么事。”崔胜寒只是垂着眼,带着诡异红晕的脸显得更加苍白,“也许是……臣不该逼殿下。”
                我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捡起箸,快速扒几口饭,噎得眼泪都出来了,便让丹青撤膳。
                崔胜寒倒了一盏茶水,递到我眼前。
                我再次一饮而尽,止住了喉中的阻塞感,无从开口,只是低头看着他手中的盏。
                “殿下既然用膳完毕,现在臣开始讲学。臣知道殿下不喜欢古人的长篇大论,”崔胜寒却不以为意,“那便从今日宋国遣质入周开始说起,殿下认为,宋国遣质的意图何在?”
                我抬头看着崔胜寒,他的依旧瘫着一张脸,眼角眉梢却有着极力掩饰的温柔颜色。这样恰到好处的温柔,为他平添了几分神采。不过,更多的,则是一种壮志初酬的得意之情。这样的他,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和他较劲,但是顺从他的思路回答一定不是我要的,于是我说:“我不知道宋国为什么送孩子过来,但是我知道,如果不把孩子送过来,大周不会借兵给宋国。”
                崔胜寒果然眉头一蹙:“殿下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才能明白对方的想法。不然,无论殿下的考量多么精妙,都是一厢情愿的,也就是错的。”
                在未来悠长的岁月里,我体味到了这句话的深意,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源于对疯子的恐惧,现在的我只想跳过这个话题:“宋国当然为了显示诚意,不显示诚意如何借兵。”
                “宋国所以立国多年,自然也有其智慧,怎么会一味被动遣质?”崔胜寒不厌其烦地引导我。


                IP属地:江苏28楼2016-07-07 08:56
                回复
                  2025-07-28 07:19:2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沙发


                  来自iPhone客户端30楼2016-07-10 20:50
                  回复
                    楼主好厉害


                    来自iPhone客户端31楼2016-07-10 21:31
                    回复
                      感觉自己好像老了好几岁


                      IP属地:江苏32楼2016-07-12 08:55
                      回复
                        最近在重温老九门和盗墓,然后发现看的有点乱,都没有一点思路


                        IP属地:江苏33楼2016-07-12 08:56
                        收起回复
                          刷一下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4楼2017-10-18 13: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