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弓箭吧 关注:23贴子:113
  • 12回复贴,共1

中国传统弓箭的发展历程(转载)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早期的单体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7-08 11:22回复
    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当时的原始人类使用打制过的石块、削尖的木棒等向各种猎物投击,但投掷距离毕竟有限。后来,人们发现木制棍棒被外力弯曲变形,而外力一经消失突然恢复原状会产生较大能量,于是选取有弹力的木材或竹材用坚韧的弦弯曲固定,制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弓箭类武器。对于当时以狩猎为主的原始氏族部落,弓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意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7-08 11:22
    回复
      2025-07-23 00:49: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根据目前的考古学证据,一般认为弓箭出现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可惜由于弓箭的材质原因,大多数留下来的只能是箭头。古语中通常叫做镞。1963年,我国山西的峙峪遗址出土了一批距今2.8万年的石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7-08 11:23
      回复
        跨湖桥遗址发现的“漆弓”,与跨湖桥文化遗址属于同一地层,编号为T0512⑨A:17。这件弓(残)长121厘米。截面扁圆,宽约3.3厘米,厚2.2厘米;两端(残)略细,宽3厘米,厚2厘米。中段(长17厘米)截面亦为扁圆,扁侧方向与弓身其余部位相左,拟为柎(抓手)的位置,柎宽3.2厘米,厚2.2厘米。除了柎手位置,均见有漆皮,漆皮带皱痕,局部脱落。弓材为桑木之心材。由于两端已残,弦未存。可能是长期淹埋,弓体出土时并未弓曲,而是呈挺直状态(见图)。据日本考古专家中村教授对漆皮的理化分析,确认为天然漆。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这把漆弓,是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漆弓,这件漆弓将中国漆工艺的历史上推至8000年。
        新石器时代弓箭更多地被用作战的武器,由打猎用的生产工具转变为军事作战用的武器,由战胜猛兽转向同类之间的竞争。随着部落战争的增多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原始弓箭的性能有所提高,于是出现了战壕和高出地面的围墙。
        如属于龙山文化(公元前 3000 年至前 200 ( )年)遗址的河北磁县下藩汪居住地四周,就挖有两条平行的壕沟;河南安阳后屯和内蒙古包头阿拉善居住地四周,就砌有厚为 2 一 4 米的土围墙和厚为 1 . 1 一 1 . 2 米的石围墙。它的主要作用,是遮蔽敌人的箭矢,隐蔽自己的行动和迟滞敌人的行动。
        在原始时代,兵器的杀伤力对战争的胜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易·系辞》中证论弓箭的武器效能时说“弧木为弓、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这说明在缺少有效防护的原始时代,锋利的箭矢是无法抵御的,谁掌握了弓箭力量上的优势,谁就能征服天下。
        角弓的出现
        先秦时期,中国的弓箭种类开始丰富起来,出现了新的弓形-反曲弓,也就是角弓。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7-08 11:27
        回复
          斯基泰弓因其使用者斯基泰人而得名,斯基泰人是希腊古典时代活跃在欧洲东北部,东欧大草原至中亚一代的游牧民族。其随居地从今日的俄罗斯平原一直到中国的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沙漠,是史载最早的游牧民族。斯基泰人所使用的蛇形角弓,在古希腊人的艺术作品中较为常见,同时在我国西部的干旱地区有不少实物出土。
          据考证,斯基泰弓是用北亚独有的北山羊的弯曲的羊角制作,整把弓的角的部分由两段组合而成,然后和若干段插接而成木质弓干结合在一起,外铺筋腱。这种弓有内凹的宽大弓把,窄而厚的弓臂,和利用羊角梢部的天然卷曲做成的反曲弓梢。它的形变部分也是接近弓梢部分。因此这种弓的拉距较小,用的箭也比较短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7-08 11:33
          回复
              春秋战国时期,在周王朝不断衰微的同时,各大小诸侯国相互混战争霸。在这样的背景下,弓箭的制造工艺有了较大进步。
              当时,各诸侯国都设有专门的兵器制造部门,并制定了官方标准,用于指导兵器生产,以获得更多的规格统一的精良兵器。不过,保留至今、记载有关弓箭制造标准的只有齐国的《考工记》了。该书详细描述了制造弓与箭的选材、工艺流程等。明确指出制造弓所需的六材是干、角、筋、胶、丝和漆,“六材既聚,巧者合之”,只有六材都准备好了才能合制成弓。对于六材的选用标准,书中也有较详尽的规定。如列举了选取弓干的7种原材料,并排定了它们的优劣次第:“凡取干之道七:柘为上,檍次之,桑次之,橘次之,木瓜次之,荆次之,竹为下。”认为7种树中,以柘木为制弓的最好材料,而最差的是竹材。选取角时,要注意杀牛的季节(最好是秋高气爽时宰杀的牛,这时的牛角最厚),牛的老幼强弱。选取的角应是“青白而丰末”,“角长二尺有五寸,三色不失其理,为之牛戴牛”(三色是指角的根部白,中部青,端部丰满。而牛戴牛是指一对好牛角的价格就相当与一头牛的价格)。对于胶,要求颜色越深而且越干燥越好;筋越精细而且越长越好;漆要清澈得仿佛见底;丝要光泽鲜明。
              至于将六材合制成弓,也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完成的,不同的工序需选取不同的季节,以保证弓的质量。“凡为弓,冬淅干,而春液角,夏冶筋,秋合三材,寒奠体,冰析爵”,即在第一年的冬天将完全干透的弓干削制成型;春天将牛角制成大小合适的块;夏天将筋梳理成型,再经酒蒸、锤打、拧紧、手撕,使之不再收缩成为细条;到了秋天,在弓干的外侧粘贴筋丝,在弓干的内侧贴上角;冬天则把丝精细地缠绕在弓节上;到极寒的时候上漆;第三年春天被弦。这样算来古代工匠制成一张良弓,连选材在内共需要4年的时间。其间工匠所耗费的精力可以想见,而制造当时诸侯王所使用的良弓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则更多,所以当时的诸侯对良弓的珍视程度并不亚于宝剑。据史料记载,楚灵王酒醉之后将楚所藏之宝弓“大屈”送与鲁侯,酒醒之后追悔不已,不顾将背负不信之名,派遣使臣将弓索回。在诗经《小雅·角弓》中有一句“骍骍角弓,翩其反矣。兄弟昏姻,无胥远矣。”(译文:角弓精心调整好,弦弛便向反面转。兄弟婚姻一家人,不要相互太疏远。)可见当时角弓的珍贵以及人们对角弓的喜爱之情。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弓箭制作水平已经十分成熟,由弓箭衍生出了另外一种远程射击武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7-08 11:34
            回复
              汉代尼雅弓复原图
              PS:虽然汉代有长稍弓出土,但是更多的出土文物弓箭都是单体木弓,可见无论是短稍的角弓还是长稍的角弓,在汉代前期和中期都并未普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6-07-08 11:35
              回复
                个人认为,汉代长稍弓的出现,很可能是受匈奴弓的影响。汉朝长期与匈奴对抗,匈奴人善骑射,使用一种上下不对称的长稍弓,也是最早出现的长稍角弓。
                也许是角片不够长,又想满足大拉距的原因,使他们采取了这种长梢的设计,又也许是因为要在马上骑射,所以他们发明了这种上梢长的不对称弓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7-08 11:36
                回复
                  2025-07-23 00:43:2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汉代长梢弓的特点是长梢很直,长度较长,弓梢上下粗细较为一致,弓形为上下对称弓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7-08 11:37
                  回复
                    蒙元弓主要为两种样式,一是五段插接, 长稍弓,另一个最特殊-七段插接方式,蒙古螃蟹弓-短小精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7-08 11:39
                    回复
                      清弓的特点是,弓体巨大,弓梢长而反向弯曲,弓梢根部有明显弦垫,巨大的弓体可以在弓臂变形小的情况下增大对箭的推动力和推动距离。长弓梢虽然增大的弓臂负担,但是杠杆作用更明显,更加适合使用重箭。这种设计相对于明弓而言是为了长弓大拉距射重箭而设计,弓身稳定,可以长时间上弦,大拉距。而效率低的缺点则可通过使用重箭和大拉距来弥补。
                      清弓使用的箭为流线型的-俗称掏挡子箭,也是又长又重,配合重清弓使用,短距离内威力巨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7-08 11:40
                      回复
                        明清时期,随着近代火器的发展,直到清朝后期,弓箭在军事上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7-08 11:40
                        回复
                          文章转自传统弓箭微信平台,对作者表示感谢。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7-08 1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