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意思是:
上古时代,人们居住在洞穴里,
后来圣人教会人们建筑房屋来居住,
上有栋梁,下有椽檐,以避风雨。
这取法于大壮卦的卦象。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这段话的意思是:
古时埋葬死人,只用木柴厚厚的覆盖,
没有坟封盖,也不种树,
服丧也没有规定的日期,
后代的圣人教人们用双重的棺椁代替。
这是取法于大过卦的卦象。
棺,本义是棺木。
椁,本义是棺材外套的大棺。
《周易》中提到过“汤武革命”,
打的口号是“吊民伐罪”,
“吊”字的甲骨文这样写:,一个人背着一个弓箭。
“吊”的本义是用绳索将人绞死,
在这里引申为安抚之意。
这个“吊”就包含了古代丧葬的形式,
古代的丧葬方式是这样的:
人死后,把尸体放在野外,
然后用柴草盖起来,
他的亲人担心野兽把尸体吃掉,
就背个弓箭在旁边守护他,
这种行为其实是为了安抚活着的死者的亲属。
后来说的“吊孝”,
其意义是在于对生者的安慰、安抚。
所以“吊民”就是安抚人民。
“吊民伐罪”,
就是惩罚那些有罪的人从而安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