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吧 关注:249,088贴子:2,340,761

回复:兰州刻葫芦杂谈,随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外也可以直接和刻葫芦的联系,订制,根据客户的需要订制画面,字,落款。或者委托贩卖者订制。


26楼2016-11-25 21:34
回复
    因为刻葫芦门槛较低,所以从事的人员也是形形色色的,农民、无业人员、有些之前还是街头流浪的、卖房子的、跑保险的,还有一些美术老师、画画的等等。


    27楼2016-11-25 21:3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兰州刻葫芦葫芦的选取,最多的是鸡蛋葫芦,通过打皮,晾晒,配对,压制,盘玩后进行针、刀刻,然后着墨。此外,亚腰葫芦,棒子葫芦,异形葫芦,墩子葫芦,疙瘩葫芦,蝈蝈罐子,茶叶罐,手串、夹板葫芦都可以刻制。配对主要是为了刻制后,在手中盘玩。
      此外还有很多自制的葫芦制品也可以,以前王小弟就擅长在自制的葫芦上刻制,如自制的碗,茶壶等用品上都进行过创作,但现在兰州这种自制葫芦品上刻的比较少,因为喜欢的人少,不好销售。所以更多的还是刻在鸡蛋葫芦原始葫芦载体上。


      29楼2016-11-25 21:56
      回复
        审美,喜欢也在不断变化,以前很多葫芦刻后,中间穿孔,穿绳选挂或挂在文玩架子上,现在这种作品在兰州刻葫芦中已经很少了,因为这样加工后,在兰州根本,卖不出去。所以现在刻葫芦都是保持葫芦最原始的状态。


        30楼2016-11-25 21:59
        收起回复
          小小一枚鸡蛋针刺葫芦,承载着太多,有历史的、人文的、高雅的,粗浅的、还有葫芦艺人的情怀,更有盘玩者的细心呵护,有黄变红,包浆的过程,也在慢慢享受这种乐趣。


          31楼2016-11-25 22:13
          回复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刻葫芦“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的”问题,
            具体情况见百度百科:http://www.baike.com/wiki/兰州刻葫芦
            附文节选如下:
            到2011年为止,甘肃省内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历届当选人数已经达100多人,这个数量已经超过北京、江苏、浙江等等几个工艺大省的大师人数的总和(数字统计来自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官网),很多俗手混迹其中,本来文化修养低下,作品更无艺术水准。专业水平不够的手工技艺人员也被评为“工艺美术大师”、非从事工艺美术专业的人员也被列入“工艺美术大师”队伍等现象,将鼓励更多的人铤而走险,为获得荣誉称号而采取各种手段,弄虚作假,严重影响到工艺美术行业自身的发展和延续,造成不良的社会风气,让更多人对“大师”称号和政府评审丧失信心。而那些创作水平、作品品质、社会影响力均次之的创作者,反而获得了称号。政府所谓“支持行业发展”的这种手段确实还要冷静的推敲。有关机构的评审活动只是在做样子,暗箱操作很常见。如此下去,这门手艺面临着如何发展和传承的严重问题。
            “工艺美术大师”只是一种称号。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师,如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李可染等,并没有得到过任何部门的评定,也没有取得任何认证证书。然而,经过历史的检验,他们的作品得到社会的认可,他们的故事被人们传诵。一位真正的大师,无论是从事工艺美术的,还是从事纯艺术的大师,其人品、艺品才是最重要的、最本质的要素。真正的大师不应想着如何获得“大师”的称谓,而是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手工技艺和艺术修养,毕其一生结出累累硕果,献身于工艺美术事业,为国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所以在兰州买针刺葫芦非常方便,可以看到实物,可以在同一个作者,同一个题材的作品中,选择相对比较好的,先到选选,挑剩的继续贩售或者发到外地,或者通过网络销售。还是那句话,多关注作品,少听葫芦贩卖者乱吹,擦亮眼睛。


            32楼2016-11-25 22:23
            收起回复
              下面是网络几个邱临俊先生的作品,对兰州刻葫芦的创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33楼2016-11-25 22:38
              回复
                齐鸿民先生,兰州刻葫芦的推广者,深入学校,庙会很多地方推广兰州刻葫芦,在最近结束的聊城葫芦节上,又见到了齐先生的身影。齐鸿民先生的字非常漂亮,画面配合诗文,很有美感。









                34楼2016-11-25 22:4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阮琳是兰州阮氏刻葫芦的第三代传人。她说,自己从小是泡在葫芦堆里长大的。“小时候,家里到处都是父母刻的葫芦,它们就是我的玩具。”阮氏葫芦以针刻为主,阮琳的祖父阮光宇是阮氏微雕的创始人,父亲阮文辉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她的兴趣就是在从小耳濡目染中培养出来的。




                  第4代,子女也从事葫芦雕刻


                  37楼2016-11-25 23:38
                  回复
                    牛宝珍,西部猫王,画家,有很好的绘画基础,其刻制的作品中,尤其以“猫”最为出名,其代表作猫,是每位兰州针刺葫芦玩家收藏首选的。
                    绘画作品




                    针刺葫芦:






                    38楼2016-11-25 23:41
                    收起回复
                      陈氏葫芦,陈唯一,1925年生于兰州,2008年辞世,1996年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1999年被评为“德艺双馨”文艺家。
                      其女陈红,陈兵也从事兰州刻葫芦。
                      陈氏刻葫芦,以刀马人物见长,书法更是一绝。其创始人陈唯一发明的三角刀刻,独辟蹊径,推陈出新,开创了陈氏先河。他与别人合作的《红军长征万里图》一出世就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所收藏。1991年他在两个直径不到4厘米的葫芦上刻成了5000多字的书法作品《道德经》,轰动了1991年甘肃工艺美术博览会。1995年他又和女儿陈红同台献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别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39楼2016-11-26 00:07
                      回复
                        唐占鸿,1961年生于临夏,甘肃省著名工艺美术家,甘肃省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自幼喜爱绘画,1982年毕业于临夏师范学校,师从孔德良先生学习中国画,对山水、人物绘画、书法等造诣深刻。1982年从事美术教学工作。1984年开始自学雕刻葫芦。1987年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阮文辉先生的指点,结合自己深厚的绘画及书法功底,创作出风格独特的作品。
                        兰州刻葫芦山水题材作品里面,以唐占鸿的最为出名。




                        人物刻葫芦中,其受画家范曾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刻葫芦人物带有很浓的范曾的风格


                        41楼2016-11-26 06:46
                        回复
                          李文斋是生于清朝末年的一位穷秀才,家境贫寒,生性傲慢,为人孤僻,曾作过短期的“师爷”。辛亥革命后先住桥门街即今兰州市西关什字至黄河铁桥一带),后迁官驿(即今贡元一路一带)。他落落寡合,中年丧妻,在穷困潦倒之中拿起刻刀,开始雕刻葫芦。
                          李文斋雕刻葫芦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是,吸取了中国画中不脱“形似”,强调“神似”的传统表现手法,画面主题突出,简单明了。画人物,寥寥数笔,栩栩如生;画山水花卉,疏淡有致,情意盎然;蝇头行书及小草,点缀成行,飘洒自如;自作诗词,堪称佳句。
                          下面是几个网络图片,真假不知:



                          42楼2016-11-26 06:54
                          回复
                            张作良,男,汉族。生于甘肃省临夏县,甘肃省临夏州葫芦雕刻艺术协会会长,甘肃省临夏县葫芦种植协会会长,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临夏县政协委员。自小酷爱绘画,自学雕刻葫芦专业。将葫芦依靠传统的绘画技艺,在葫芦上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绘画、雕刻及创作经验。能在自然生长的葫芦上,将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刻入画面,供人欣赏。表现题材多为中国吉祥图案。一般以细、微雕刻为佳作,不同形态的葫芦构思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张作良雕刻的侍女最为出名,代表作有敦煌飞天,金陵十二钗等
                            白衣右侧为张作良
                            作品






                            43楼2016-11-26 07:01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马耀良,男,回族,1927年生,临夏市人,初中文化,民间雕刻艺人。1993年入选《中国民间名人录》;1997年被甘肃省二轻局授予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5年被甘肃省工艺美术协会评选为甘肃省工艺美术特级大师。2008年5月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马老先生的作品不能和现在的技艺相比,但是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兰州刻葫芦带到了临夏,推广了兰州刻葫芦,让更多人从事刻葫芦。



                              马老先生的作品不能和现在的技艺相比,但是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将兰州刻葫芦带到了临夏,推广了兰州刻葫芦,让更多人从事刻葫芦。



                              百鸟朝凤,画面,字和现在的作品没法比,但是马老对于葫芦的传承和发展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44楼2016-11-26 07:10
                              回复